sky-fly的博客

昨天也看了,听到那个也只能摇头,国家没有公平权益的前提,公民必然不会有此概念~
个人资料
正文

爱情的定义

(2010-09-13 11:36:16) 下一个
(1) 愛情的定义(来自: 维基百科)

愛情在不同時代有不同的定義。现代定义为兩個人基於一定的物質條件和共同的人生理想,在各自內心形成的對對方的最真摯的仰慕,並渴望對方成為自己終生伴侶的最強烈、最穩定、最專一的感情。但在遠古的母系社會、古代的父系社會,愛情有另一種體驗,並不是單純的一夫一妻制。

Image


科學模型:

愛情=《吻》,
古斯塔夫·克林姆所畫生理學上愛是哺乳類動物的意慾表現,就如飢餓或口渴。心理學上愛是社交與文化的表現。其兩者皆有可能是正確的,愛肯定是受到荷爾蒙(如催產素)與外激素影響而產生的表現,但同時人們對愛的想法與行為亦受到其對愛的信念影響。

Image

愛情==吸引與依附

由天鵝組成的愛心,很多人視這為兩人相愛的象徵生物學觀點普遍認為愛有兩種主要意慾,性魅力與依附。成人間的依附被假設為共同協作以孕育下一代,並讓其依附其父母。

Image

2006年2月,該期的國家地理雜誌的封面文章《愛:化學反應》討論了愛與化學反應的關係。其作者史雷特解釋了部份關於此領域的研究,部份重點為:

化學觸發反應可以表示為熱烈的愛,長期的依附的愛則要雙方互相參與而非只是單人參與。
沉醉在愛河時的血清素效應(serotonin effects)擁有與強迫觀念-強迫行為症相似的化學表現(這解釋了為何沉醉在愛河的人無法想到其他人)。因此亦有人主張若患有強迫觀念-強迫行為症的精神病人服食血清素再回收抑制劑或其他抗抑鬱藥,其墮入愛河的能力會被阻礙。舉例:
“ 我知道一對夫婦在離婚邊緣,那位妻子在服食抗抑鬱劑。但當其停止服食後,其能再次享受性高潮,感到其對丈夫的性魅力得到更新,而其夫婦兩人亦再次與對方相愛。 ”
—Helen Fisher[1]


當剛開始時期的熱愛消失後,便會轉為長期依附的愛,這是因為催產素等化學物的影響。按摩與做愛可以幫助觸發催產素的作用。
為了觸發吸引力,進行費神的活動如駕駛雲霄飛車很有作用。即使只是做了十分鐘的工作,亦可使其對他人的吸引人增加,這是因為其心跳加速與其他生理反應加速。


友愛與熱愛
傳統心理學的觀點認為愛是由友愛與熱愛組成。熱愛是強烈的渴望,通常陪隨著生理激起(呼吸急促、心跳加速,如墮入愛河)。友愛是由緊密的行為而引起的愛慕與感覺,但不陪隨著生理激起(如君子之交)。


愛情三角理論
在1986年,心理學家史登堡在《心理評論》(Psychological Review (Vol. 93, No.2, 119-135))裡發表了其著名的「愛情三角理論」,對愛作出幾何學的假設。根據愛情三角理論,愛由三部份組成:

1.「親密」——包括了緊密感、聯絡感與約束感。
2.「激情」——包括了驅使人戀愛、互相吸引與進行性行為的動力。
3.「承諾」——包括了短期的愛戀與長期的愛的維繫。
對其他人的愛的程度主要是看這些組成部件的絕對強度;而對別人的愛的種類則是看這些組成部件的相對強度。這三個組成部件可當為三角形,互相影響,使得愛出現很多不同類別。三角形的大小代愛的程度,越大代表越愛對方。而三角形的形狀則代表愛的種類,普遍分為「:
激情階段:(三角形傾向右方)、
親密階段:(正常三角形)、
承諾階段:(三角形傾向左方)。
這三個元素可以構出七種不同的愛的組合:

親密 激情 承諾
好感或友誼 x
迷戀或深戀 x
虛愛 x
浪漫之愛 x x
友伴愛 x x
熱愛 x x
圓熟之愛 x x x


愛的階段
費雪提議愛有三種主要的狀態:情慾、吸引、依附。愛通常會由情慾狀態開始,主要著重激情而忽略其他元素。此階段最基本的推動力是基本性本能、如外表、氣味與其他相似的因素是選取伙伴的主要因素。然而隨著時間的流逝,其他元素可能會增多而激情則減少,但這卻是每個人皆不同。在吸引階段,人們會將注意力集中在其對對方的影響上,而此時忠兆顬橹匾?
[ 打印 ]
阅读 ()评论 (1)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