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钓鱼岛危机: 台湾和大陆要协商进驻问题

(2010-09-20 16:25:04) 下一个
2010-09-20 05:16:06 季北群

中国渔船船长詹其雄10日拘留期已过,在中国政府系列措辞强硬的抗议声以及中国民众反日情绪高涨之中,日本法院19日批准将詹其雄的拘留期限延长10天至29日。这意味着,日本已经在事实上完成了对钓鱼岛撞船事件的执法,在法律上证明了其拥有钓鱼岛的合法性。有评论人士认为,钓鱼岛事件绝非一个小事,它如同当年的甲午海战一样,在某种程度上,可能成为决定中国国运的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在主权领土这一最至关重要的问题上,如果北京继续采取“留待后人解决”政策而无所作为的话,将会给中国的崛起之路带来无穷的后患。

中国面临坐失钓鱼岛危机

在日本宣布将中国渔船船长詹其雄再次拘留10日之后,中国外交部一如既往地抗议,称“日方如一意孤行,错上加错,中方将采取强烈反制措施,一切后果由日方承担”,措辞强硬,同时中方第六次召见日本驻华大使丹羽宇一郎表示愤慨和抗议。并在派渔政执法船前往出事海域、推迟中日东海问题谈判等动作之后,以强硬的姿态暂停中日双边省部级以上交往,中止了双方有关增加航班、扩大中日航权事宜的接触,推迟了中日煤炭综合会议。

不过,在另一方面,对于这起事件引发中国多个城市9月18日举行了反日示威,中国官方虽未阻止,但还是严防势态扩大,显示北京不愿意事态升级,以免激化国内民众的反日情绪。此外,在钓鱼岛事件中,竟然听不到能真正产生出威慑力中国军方的声音。相较而言,美国在与其他国家进行博弈的时候,永远都是军方立场强硬,大唱黑脸,然后,政府发言人再轻描淡写地说一下:“某某司令的观点不代表白宫观点。”加之议员们常常发出惊人言论,这种多元化的声音,让与其博弈的国家摸不清美国政府的真实意图,产生出相当大的威慑作用。中国在这些方面缺少灵活性。

清华大学国际问题研究所教授、日本问题专家刘江永指出,本次的事件涉及到中日之间始终未解的客观领土争端,两国政府的立场、国家尊严与民族情绪,以及钓鱼岛海域的战略利益问题,多种因素的交织使问题的解决殊为不易。他指出,中日撞船事件虽然事出偶然,但它的发生符合日本当前需要,因而也有必然性,而且将越演越烈。他分析说,日美今年因冲绳美军基地而出现矛盾时,中日出现争议恰好可以缓解日美矛盾。再者,日本民主党计划在今年年底通过一项在很大程度上针对中国的防务计划大纲,钓鱼岛事件正好有助于统一党内的意见。

谈到中日这场争端,北京大学客座教授、日本龙谷大学名誉教授卓南生受访时形容撞船事件同时涉及渔权、主权与东海油气田争议,性质十分敏感。日本的用意究竟是为了宣示主权,或是为给东海油气田的谈判增加筹码,目前仍难以判断。但是他提出,日本援引国内法处理钓鱼岛海域的争端,使冲突上升到主权争端的层面,中国是被迫采取强硬反应,否则就可能坐失钓鱼岛主权。

另有评论人士表示,在主权领土这一最至关重要的问题上,如果北京继续采取采取“留待后人解决”政策而无所作为的话,将会给中国未来的崛起之路带来无穷的后患。该人士认为,现今,中国大国崛起之风正盛的情况下丧失领土是极其危险的,执政者应该全力以赴,誓死捍卫钓鱼岛,切莫做历史罪人。

实质有效控制才是硬道理

日本与中国、俄罗斯、韩国都有岛屿争执。但在岛屿的领土问题上除了占中国便宜外,在库页岛与北海道间的北方四岛,及在日本海的竹岛都是吃亏的。俄罗斯至今迟迟不肯归还四岛,日本只能望洋兴叹;韩国也霸着竹岛,令日本无可奈何。这里牵涉到俄罗斯同韩国皆是实质有效控制了这些岛屿,日本最多只有国际法或是历史上的依据。

今年6月,俄罗斯国防部宣布在北方四岛中的择捉岛举行军事演习。时日本外相冈田克也要求俄方不要在北方四岛进行军演。俄罗斯外交部的态度非常明确:“军演是俄罗斯的事,我们有在自己认为合适的地方实施军演的权利。”如果说俄罗斯强大日本惹不起,那么,韩国就是另一个典型例证了。韩国军力不及日本,但韩国在有争议的独岛立场上毫不示弱,在独岛部署着警察、海警和海军三方守备力量,近年来还不断增强巡航力量,相继把5,000吨级“三峰”号、1,500吨级“济民—11”号警备舰投入独岛水域。而且,韩国民间机构开展了“泛国民户籍转移独岛运动”,截至2010年1月底,已有2,204人拥有独岛户籍,并长年保持有10多名居民在岛上居住。

俄罗斯手握日本的北方四岛,韩国直接在独岛上安家落户,这些似乎令日本领悟到实质有效控制才是硬道理,而日本对钓鱼台主权的问题也更加坚定,宣示主权的手法也日趋露骨:派自卫队在钓鱼岛周边海域巡逻,宣布将包括钓鱼岛的25个离岛“国有化”,12月将在东海举行代号“夺岛”的军事演习,凡此等等,不一而足。在钓岛撞船事件发生的前两天,日本首相菅直人与前日本民主党干事长小泽一郎都高调宣称,“钓鱼台没有一天隶属过中国”。在钓鱼岛主权问题上,日本连谈判的机会都不给中国,一直坚称“在东海,领土问题根本不存在”。

邓小平于1978年访日期间,为促成《中日和平友好条约》提出“搁置争议,共同开发”,由后人解决的立场。1984年10月22日,在提到南沙问题的时候,邓小平说:“南沙群岛,历来的世界地图都是划到中国的,属中国,现在除了台湾占了一个岛之外,菲律宾占了几个岛,越南占了几个岛,马来西亚占了几个岛,将来怎么办?一个办法是我们用武力,统统把这些岛收回来。一个办法是把主权问题搁置起来,共同开发。这就可以消除多年积累下来的问题。”

但是,后来者,只记住了排在后面的“搁置起来,共同开发”,却忘记了排在前面的“用武力,统统把这些岛收回来”;只看到了邓小平说过的“搁置争议、共同开发”,没注意到邓小平的“该出手时就出手。”1988年,中国利用在南沙建立联合国海洋观测站的机会,名正言顺地进入南沙;1988年3月14日,中越赤瓜礁海战爆发,中国收复岛礁6个,成功的在南海插上了楔子。北京观察人士认为,中国在经历了多年高速发展后,“韬光养晦”的思想也需要及时反省,及时调整。

遥想当年,邓小平针对英国撒切尔夫人的“三个条约有效”论,用毋庸置疑的强硬语气非常明确地表示:中国在主权问题上“没有回旋余地”、“主权问题不是一个可以讨论的问题”。邓小平在会见撒切尔夫人的原话是:“如果15年后还不收回(香港),人民就没有理由信任我们,任何中国政府都应该下野,自动退出政治舞台。”

钓鱼岛问题不是一朝一夕能够解决的问题。钓鱼台主权之争,中日互不相让,处理失宜,小则擦枪走火,大则东亚剧变。所以,钓鱼台一事须从长计议,谋定而后动。从中国大陆或是台湾来看,实质有效控制才是硬道理。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