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美股指期货经验:是避险工具也是市场助推器

(2010-06-12 14:55:17) 下一个

  股票指数的出现距今已有上百年历史,但以股票指数为交易标的物的股指期货却只有三十年的发展时间。上世纪80年代初,美国作为全球率先推出股指期货的国家,成功地将美国股市现货市场和期货市场打通。此后,股指期货在全球范围内的发展速度惊人,到目前为止,世界上已有近40个国家和地区拥有股指期货产品,股指期货的推出对这些国家和地区的证券市场乃至整个经济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1982年2月,在美国股市走出低谷前6个月,世界首个股指期货指数合约在美国堪萨斯市交易所(KCBT)正式推出。此后,股指期货的受欢迎程度也随着美国股市的牛市一同增长。据美国期货业协会统计,股票指数期货交易量从1990年的1480万手到1998年增加了3倍至4240万手。期权交易量从1990年的170万手到1998年增至560万手。同期,S&P500指数期货和期权的成交量也增加了3倍。从美国市场来看,股指期货的推出似乎也带动了股票现货市场的交易量增加。

  美国市场推出股指期货交易的主要功能是运用其对冲功能回避或者降低股市投资人的风险。投资者运用期货和期权工具,可组合出近三十种策略以控制风险。股指期货的推出为做市商提供了一个在不抛出其所持有股票的情况下,规避其投资风险的工具。做市商在降低风险的同时也在现货市场上缩小了股票买入和卖出之间的差价,使股票的价格更合理,、成交量和流动性更大。股指期货的推出不仅为证券市场提供了避险工具,而且有效地提高了期货和现货价格之间关系的稳定性。

  在中国,庞大的个人散户是投资股市的中坚力量。但在美国市场,很难看到散户千军万马亲自上阵的局面。资料显示,美国的机构投资者与散户比例基本是8∶2甚至9∶1而中国却恰恰相反。

  股指期货这一避险工具产生以前,基金经理们在很大程度上是以阶段性行情的涨跌作为买卖股票的依据,而不是以这些上市公司业绩表现为交易依据的。由于他们反复地买入和卖出股票,这些基金经理们被认为是短线投资者。然而,在股指期货推出的一段时间后,基金经理们开始大量地通过股指期货来调整投资组合的风险,而不再是频繁地换股,因此短线的炒作明显减少了。股票买卖决策可以结合股指期货来完成,所以长期投资于目标公司的基金数量明显增多了。

  目前,很多美国投资者选择请专业交易员代其交易。这样做节省时间,也相对减小损失。从国际经验来看,一个新的期货品种刚刚推出时,交易往往不是很活跃,市场风险也相对较大。

  值得一提的是,在美国,很多股票和期货交易是通过计算机程序来完成的,当股价或期货价格触及到交易者预先设定的点位时,计算机就自动通过下单系统执行交易命令,这会产生助涨助跌的作用,并导致恐慌心理。另外,组合投资管理人,如基金管理人,都会为其持有的投资组合购买一些对冲风险的产品,如期货、期权等,以防股价下跌。若在股票价格下跌时,投资管理人很可能会卖空股指期货和卖出股票,由于这些组合投资管理人管理的资产往往很庞大,他们的抛售会引起其他投资人的跟风,投资组合管理人对行情的单边买卖可能使市场波动加大。

  目前,美国监管层对期现套利交易也有一定规定,即只能在股市上涨时抛出股票,在下跌时卖入股票。经实践证明,这是一项有效的稳定股价的规定。美国在1987年股灾后,联邦政府立即成立了由美国商品期货监管委员会、证监会,联邦储备局和财政部组成的针对金融市场的“总统工作组”,对金融市场进行联合监管和治理。该工作组的一些措施和新立的制度和规则,对恢复美国股灾后的经济尤其是证券市场的健康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