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申章

有关社会经济哲学和科学的事理分析文章
正文

zt; 法新社揭露中共“五毛”(圖)

(2011-05-18 09:06:44) 下一个
法新社揭露中共“五毛”(圖)

送交者: 仰望星空 2011年05月18日06:17:38 于 [天下論壇] 發送悄悄話

發表時間︰ 2011-05-17 10:16   讀者評論 5 條

據法新社5月15日(周日)報導,中共當局不僅雇佣了一批網絡警察對互聯網進行審查,還雇佣了“網絡評論員(俗稱‘五毛’)”來作當局的傳聲筒,這種方式很不地道而且很蠱惑人心。

在中國,有近五億人上網,其中超過半數網民使用微博。互聯網已迅速成為中國人的虛擬論壇,也成為了主要共鳴地。

中共當局顯然注意到了這一事實。盡管當局已對網絡空間什麼可以談、什麼不可以談實現了嚴格禁令,但還是非常留意網上言論。

于是那些很多是沖著錢來的“網絡評論員們”要麼匿名、要麼使用假名,在網上傳播“政治性正確的”言論。他們滲入到微博、新的網站及聊天室當中。他們究竟是誰?

中國傳媒網站Danwei.org的編輯Jeremy Goldkorn對法新社表示︰“這個非常神秘……這些人不會面對媒體說話!每個人都只是在猜測。”

北京的中國互聯網專家Renaud de Spens對法新社表示,這些“網絡評論員”可能絕大多數是學生,從事“基本的剪貼工作”,這種任務不用動腦子,“就像他們從事電信推銷業的工作那樣”。

其中一些學生干這個是在試圖提升自己獲得黨票的機會。

但是這個“網絡評論員”群體還包括公務員及國營公司的員工,甚至還有那些熱情擁護黨的政策路線的退休人員及家庭主婦。

De Spens 表示,該系統遠遠不是集中管理的。他說,“各個省、市、地區及工作單位都擁有自己的‘網絡評論員’部隊,無聲無息地滲透入網絡空間。”

2010年,官方環球時報報導說,僅甘肅省就在招募650名網絡評論員“在有爭議的事件上引導公眾輿論”。

大赦國際(Amnesty International)組織秘書長Salil Shetty今年三月警告說︰像中共、伊朗這些政權正在投入“相當可觀的資源建立親政府博客”,以圖鞏固其統治。

大約五年前,微博首次在中國露面,第一個“五毛”也隨之而生,這是中共當局給每發一個擁護中共政策路線帖子支付的報酬。

但據De Spens介紹,“五毛”逐漸被一支新生的當局在線工作人員取代,這些人更加隱蔽也更具蠱惑手段。

新聞網站MarketWatch.com創建人之一的Bill Bishop表示,“看上去他們已經做得更加隱蔽”,“他們做這樣的事好幾年了,已經很有效地學會了如何來利用互聯網。”

他們不再只是簡單地貼一貼類似“我們的領導人萬歲”,“中國共產黨萬歲”這類口號,他們已發展到會寫一些具體的分析評論。

在利比亞危機中,他們發表評論,抨擊說西方針對利比亞卡扎菲政權的空中打擊僅僅是為了石油。

De Spens稱,“這些信息進入到人們的頭腦里,即使對異議人士,都能起到下意識的作用,尤其是一些評論看上去蠻有‘道理’”。

近期的熱門話題還包括美國突襲獵殺了基地組織首領本-拉登、北京在努力制造航空母艦、(中國的)食品安全及蔬菜價格等等。

在新浪微博,這些“網民”在努力抹黑著名的被捕藝術家及活動人士艾未未。

中國著名的獨立博主李明(Li Ming音譯)表示,那些網絡評論員“是依據其發帖數量獲得報酬,如果他們的一個帖子被頂成該網站最火爆的帖子之一,他們還能拿到額外的獎金。”

大規模操縱網絡的效果如何,專家們有不同看法。

De Spens稱,“在那些最火的議題上,當辯論進入三天,就只剩與當局宣傳一致的那些帖子了”,它制造出一種“假的公眾輿論”,讓大多數網民去盲從,這是中共操縱網絡所取得的重大“成效”。

Goldkorn則有不同看法,他認為︰中國網民頗具懷疑精神……他們試圖不去相信任何人。但Goldkorn也承認,“如果網上大量的評論都與當局站在一邊,當然人們就更加難以听到不同的聲音。”

“五毛”或“五毛黨”是指受中共雇佣和指使,在各種網站發表有利于中共當局的評論的人員;因諷刺其每發一貼能掙五毛錢而得名。

此前,曾有中國網民“雪松”發表系列博文“揭秘五毛和黨國常用伎倆系列”,其中《關于黨國和五毛的宣傳邏輯》一文分析指出中共和五毛的宣傳邏輯伎倆包括模糊化、絕對化、 片面化、假、大、空、轉移、回避、隱瞞、強行類比、美化、拖延和強制等。博主並將內容制作成圖片,呼吁網友轉發,以啟發民智。

2011/05/17/20110517111405199.jpg
網民揭秘中共和五毛忽悠人民的宣傳邏輯伎倆總結。(網絡圖片)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