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坐家

一无所长,唯余文墨,一息尚存,笔耕不辍。
个人资料
大坐家 (热门博主)
  • 博客访问:
正文

探访乔州爱特瓦印第安土墩

(2016-09-15 11:14:41) 下一个

道听途说,不加审视,轻率成文,大概是许多人都有的通病。古代游记如《马可波罗游记》就被人提出质疑。我提交网络的小文,也犯了这种毛病。

几年前,我曾写过一篇《美国的印第安土墩》,其中关于乔州的爱特瓦土墩,两个数据,错了一双。当年我只是听美国朋友说那里有七座土墩,遂乘兴而去,偏赶上公园休息,闭门羹吃得好不丧气,跳脚在门外瞄了一眼,看到两座土墩,拍了几张照片。回来也没有查阅资料,便写了个帖子,误导了不少朋友。在此谨致歉意。

土墩A的复原图(现在看到的都不是原始模样)

土墩B

前几天,偶然看到了一些关于爱特瓦土墩的资料,才发现错得离谱。实际上,那里曾有六座,现存三座,呈品字形排列。为了改正错误,给网友一个交待,特意重访,并介绍一些有根有据的研究成果。

爱特瓦土墩遗址公园在乔治亚州西北,距亚特兰大不太远。如果对印第安人的历史和考古没有兴趣,这里并不是游玩的好去处,除了三座土墩和一座小博物馆,大片地方覆盖着刚刚剪短的青草,没有多大看头,一般很少游客。

然而它在美国印第安人的历史和考古中,却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是密西西比文化早期的典型遗址。

我去的时候是星期六,恰逢某中学一班学生到此参观学习,因为没坐校车,而是由家长和老师分别驾车前来,所以把不大的停车场挤得满满的,转了两圈,没找到泊车位,无奈违规停在不该停的地方。也许情况特殊,或者工作人员少,没功夫检查,无人找我麻烦(谢谢印第安老表亲们)。

小小的博物馆内挤满了人,几十个中学生们都在老师和家长的指导下,认真记着笔记,大概回去后还要做作业或测验。有一个展览橱窗的灯有问题,若不一直按着开关按钮,便熄灭。一个可爱的女学生见我看得仔细,就帮着按按钮,直到我看完。当我道谢时,她嫣然一笑,说不客气。我一感动,嗓子一滑,也不管小姑娘是否爱听,像得道老僧传授秘籍一样,张口介绍了一点心得。看到小姑娘兴奋好奇的目光,我忽然有点后悔,人老了最招讨厌的是管不住碎嘴,千万别误导了孩子,以后上大学选个历史专业,毕业后找不到能晋升富裕阶层的工作机会,让望子成龙的父母转圈拍大腿骂人,那就对不起小姑娘的热心啦。

出了博物馆,走过架在环绕遗址的防护水壕(现已干涸瘀塞)上的小桥,<br/><a  data-cke-saved-href="http://oi64.tinypic.com/15hfq5u.jpg" href="http://oi64.tinypic.com/15hfq5u.jpg" target="_blank">View Raw Image</a>遗址南缘的爱特瓦河,在此想象几百年前爱特瓦人捕鱼的情景,别有一番情趣。

进入土墩区,我才知道,上次犯错误的原因:从门口望去,只能看到土墩A和B(7·6米),最高的土墩A(19米)完全遮挡住了仅高4·5米的土墩C。

土墩C

土墩,一些印第安人称为“高塔”。A、B两座被用作神庙和首领住宅的基座,C及附近则是墓葬区。美国历史,在西班牙人来以前,没有文字记载,迷蒙混沌,所以只有考古分期。按照一般观点,大致有:

Paleoindian               14000?----8000BC

Archaic                      8000----1000BC

Woodland                 1000BC----1000AD

Missippian                 (800?)900----1500AD

密西西比文化的一大特征是建造金字塔式平顶土墩,其中最大的土墩在伊利诺伊州的卡霍基亚。美东南最大的遗址是阿拉巴马州的孟德维尔,是当时东南地区宗教和政治经济中心。大约在公元950年左右,密西西比文化传播到亚特兰大附近,一些印第安人相中了地势平坦,有渔猎种植便利条件的爱特瓦一带,建造了以土墩为中心的大型聚落。对较早建造,如今已荡然无存的D、E、F土墩,人们知之甚少,不太清楚它们的用途。另外三座土墩,也没有完全被人了解。美国考古学家坦承,对爱特瓦遗址的研究,目前陷于两个困境:1、对杂乱的各种发掘资料缺乏详尽深入的分析;2、对整个遗址仅仅发掘了9%,没有进行全面了解,至今不明其历史。

现在人们粗略知道,这个遗址大约自1000年左右开始,存在了五百多年。有迹象表明,其间可能经历了由天然的血缘组织领导中心向相对复杂的酋邦都城转变的过程。从已发掘的350座墓葬来看,有单人墓,也有几人的合葬墓,其中约20%有随葬品,有些还较丰厚。直到十六世纪后期或十七世纪初,因欧洲人带来了可怕的水痘和天花导致人口锐减,城市废弃,爱特瓦人也没有创立超出铜石并用、农业与渔猎并行经济水平的高度文明,最终停留在欧亚大陆四五千年前的发展阶段。虽然如此,仍确立了在美东南密西西比文化中具有不容忽视的代表性的重要地位。

看过希腊罗马与中南美的古代遗存,印第安土墩就是淡而无味毫不起眼的土包包。

然而,考古学家在这里还是发掘出不少光彩夺目令人赞赏的先民遗物。

右边的石斧颇像中国古代的钺。(一些陶器花纹类似中国结和秘鲁卡劳尔文化“盘绳圆”)

 

一些精美的装饰品,令人叫绝,其透雕、浮雕与线刻相结合的手法,很容易引发其中包含中亚牌饰和玛雅文化因素的联想。

 

 

 

烟斗

看到这件你会想起什么?古人对圆有一种刻骨铭心的迷恋,从北美、南美、中东、欧洲到印度、中国,都有许多圆的造型。或向心、内向(如中国),或离心、外向(如秘鲁卡劳尔),这又暗示了什么?

印第安人在烟斗上花的心思可不少

 

 

镇馆之宝,令人拍案惊奇。看旁边复原图的眼罩、露脐装,是否有穿越的感觉?不知是印第安人的原创,还是欧洲人的“杰作”?

这两件罕见的彩绘大理石男女雕像,出自土墩C东坡上的一座墓葬。发现时,已经破碎,一个压在另一个上。有考古学家认为,他们应是当时的贵族形象,可能原本放置在神庙内,由于某种未知的内乱或外来威胁原因,被打碎埋在墓里。左边女人前倾的坐姿让人想起商代玉人像。而眼部雕刻手法,又让人想起墨西哥图拉遗址神殿的武士像,如出一辙,似是同一个师傅教的徒弟。这也许暗示着爱特瓦人接受过托尔泰克人的影响。对于我来说,爱特瓦艺术家完全写实的自然主义审美观,不同于欧亚传统,尤其令人感叹。他们没有乔装美化、P图的虚荣,不追求完美,长啥样,就雕出啥样,龇牙咧嘴、鼓嘴鲍牙、脸若狒狒,又有何妨?细品其表情很耐人寻味:愚昧中透出骄横,在我们看来有点瞪眼吊脸作生气发怒状,但也许在爱特瓦人眼里则是一种优雅尊显的贵族范儿呢。前面那具鹿角人面具,牙齿外露,和这座包不住牙齿的男人雕像,似乎表明长而利的牙是贵族威严的象征。盯住正面看多了,估计晚上容易作恶梦。我还是饶了网友们吧。请欣赏背面的发式,那比人脸美多了。

男人的像中国旧时已婚妇女或老太太女人的不失优雅

对于许多人来说,爱特瓦土墩群更引人入胜的地方在于有关它的八卦传说。十六世纪,西班牙人来到美东南,发现这里的土著,普遍高于欧洲人。欧洲人平均身高1·75米左右,而美东南平均身高2米多以上,甚至最高达4、5米,姚明站在他们中间,也就是群马里的羊。据说,曾在爱特瓦发掘出14英尺(约4米多)的人骨架。还有种说法,一些爱特瓦人口生双排长牙(所以无法闭拢嘴唇),头长双角(除了人面具,还有圆形颈饰也都有显示。这显然有点忽悠大发了。鹿是爱特瓦人的主要肉食来源之一,所以他们喜欢以鹿角为装饰,而不该是真的长角),十分诡异。有人推测,这里的土墩是巨人建造的,就跟英国的巨石阵、埃及的金字塔以及中南美洲的一些建筑一样。我问过公园的一位工作人员,她摇头说不清楚。而我看有关爱特瓦土墩的考古研究(Adam·King《Etowah----The Political History of a Chiefdom Capital》),也未见提及巨人。姑且当作茶余饭后的谈资吧。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