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正文

先金丝后铁线 - 探谜哥窑

(2023-03-05 09:09:32) 下一个

哥窑,一种被称为“最”神秘的瓷器。

这种神秘之感是因为明代《宣德鼎彝谱》把它列于宋代五大名窑-“汝、官、哥、钧、定”,但是宋代所有典籍均无有关哥窑的记载。传世哥窑存世量极少,全世界大约只有一百余件,而且绝大部分是元代的产品。

近代开始对哥窑的探秘始于民间古董爱好者陈万星。他带着只在文献上看到的有关哥窑的零星片段于1928年即兴考察了龙泉镇,在龙泉大窑附近他终于找到了跟书上描述相符的瓷片:“哥窑多断纹,号曰百圾破;口足无釉处呈现紫口铁足。”

不过陈万星只是找到了哥窑碎片,国人真正对哥窑完整瓷器的认知是在1932年,九一八事变之后。当时国民政府启动了故宫文物南迁计划。一天清朝善后委员会在清点故宫文物时发现了一批从未见过的瓷器,这批瓷器以米黄、灰青、青黄为主,釉面上有大小不等的开片花纹,经过专家们通过历史文献的检索,认为这些瓷器极像史料里记载的哥窑,那些大小不等的开片花纹就是俗称的“金丝铁线”。

这件是符合“传世哥窑”典型特征的瓷器,现在收藏于大英博物馆。

(图片摘自《海外珍藏中华瑰宝-青瓷》)

由于哥窑瓷器存世的数量少,我们对它认知的时间开始的晚,所以虽然相关信息也有,但是理解起来终归不够清晰,而且汝、官、哥分清楚不容易,今天这篇小文希望给大家带来一点新思路。

首先按照时间顺序梳理:汝窑 (汝窑开烧是北宋末年,大约在哲宗元祐年间公元1090年左右,前后总共二十年)- 官窑 (因为对北宋官窑瓷是否存在的争议颇多,所以按照考古发掘的窑址来说,官窑瓷肯定是存在于南宋时期的)- 哥窑 (个人倾向于南宋末过渡到元这一个阶段,因为明代文献虽有记载,但是宋代籍典却无记载),另外《天工开物》一书中也提到了哥窑,存在于宋、元时,这个宋应该是指南宋末年。

因此汝窑瓷要早于官窑瓷,官窑瓷要早于哥窑瓷,哥窑瓷存在于元代的数量更多。

第二:在谈哥窑的时候要提到“百圾破”,也就是开片。瓷器釉面的开片一种是自然开片,一种是人为开片,汝窑和官窑都有这种人为开片的瓷器存在,而哥窑的瓷器开片完全是属于人为技术。

也正是因为是人为技术,所以用何种药方,选择何种配料就有历史的特色。也就是说即使当代瓷器也可以人为开片但是形成的开片纹理终归跟古代的开片纹理是有差别的。

下面一组图片供大家对比参考:

(图片摘自《海外珍藏中华瑰宝-青瓷》)

故宫博物院的展品把哥窑的出处标为南宋,但是瓷器形状已然失去了宋人的温婉隽秀之风,颜色也缺少了浪漫的情怀,估计这个断代目前应该在学术界还是有争议吧。

开出的纹片,专家们给出很多名称:蟹爪纹、鱼子纹、冰裂纹、梅花片、兔丝纹和牛毛纹等,但是只有哥窑的瓷器才呈现出“金丝铁线”的纹状,也就是釉面纹路有两种颜色,一种微粗如墨线,一种细小如金丝。

这种“金丝铁线”的纹理怎么得出来的呢?是先有金丝还是先有铁线呢?金丝是如何染成的呢?

《天工开物》一书给了我们提示,原来这种浅褐色如金的色泽是老茶叶煎水而得。

宋末元初的哥窑瓷烧制技艺虽已失传,但是瓷器釉面开片的技术今人已经掌握。

胚胎素烧再上釉,素烧三四次后,胎骨和釉面的收缩不同就能引起釉面的开片。

我曾有幸看到了一件年代久远的仿哥釉瓷器罐,十分奇特。这件瓷器内部呈现出金丝而瓷器外部呈现出金丝铁线,从烧制工艺来推测应该是素烧上釉后先浸泡出金丝,然后再上釉烧后侵染墨汁,这样最后才能形成金丝入骨,而铁线附表的纹饰特征。

后人仿“金丝铁线”从明朝就开始,从专业角度来说,这种仿制品应该不是哥窑,而是“仿哥釉”瓷器。

网上有文人学者推测哥窑不可能出现在宋代,因为不符合宋人的唯美主义。哥窑体现的是一种残缺美。

我觉得这种说法也有其片面性:

首先只用“宋”来说时间横跨的范围太广;

第二哥窑所用的人工开片技术在汝窑、官窑上已经发现,技术的传承有依据;

第三南宋末年到元代初期,兵荒马乱,战火纷飞。哥窑瓷器釉面的“百圾破”代笔着山河破碎,但是哥窑胎体中使用了含铁量丰富的紫金土,象征着南宋末年文人墨客的铮铮铁骨,虽然国家不完整了但是南宋人守护家国的心是坚定的,而这“金丝铁线”就是屡屡忠魂,百折而不饶。

元人虽然可以让南宋末年的窑工们按照他们的意愿来烧哥窑,但是哥窑这种外表破碎而胎骨如铁的深刻含义又怎能被入侵者理解呢?

 

原创小文,自娱自乐,请勿参照用来购买高仿瓷器。

参考资料:CCTV记录《哥窑谜案》、海外珍藏中华瑰宝《青瓷》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