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正文

美母牛繁殖过剩 乳贱伤农是又一"搬起石头砸自己脚"的例子

(2009-10-04 11:00:59) 下一个
美母牛繁殖过剩 乳贱伤农是又一搬起石头砸自己脚的例子。技术进步可以在刚开
始时为率先投入应用的企业带来利益。然后是先进技术的扩散和其它企业一拥而上
纷纷效仿,然后是整个行业生产能力过剩,产品在市场上供大于求,然后是价格下
跌,活不下去的企业只好出局。竞争愈演愈烈,这就是市场经济的丛林法则。

美母牛繁殖过剩 乳贱伤农
自由时报,编译陈成良/特译(取材自纽约时报)
3年前,美国酪农开始利用人工生殖性别筛选技术来繁衍更多母牛,以提高牛奶产量。
如今第一批利用这种技术繁殖出来的数万头母牛进入产乳高峰期,牛奶产量供过于
求致使价格下跌,加上经济危机影响,整个酪农产业的出口情况历经大幅衰退,就
连美国本土需求也受遏止,奶价因此大跌。在此同时,饲料费用仍高涨,酪农遭受
生产和营收双重利空夹击。
酪农如今必须忍痛贱卖牛乳,甚至不得不将剩余牛奶就地倾倒。不过业者认为,这
种科技突破长期仍为利多,但酪农产业必须先渡过这波几十年来最严重的不景气。

7月酪农牛奶每100磅的平均报价从去年同期的19.3美元大跌至11.3美元,零售市价
年跌幅也达24%。美国国家奶农协会为了提振奶价,要求酪农宰杀自家饲养的乳牛,
避免牛乳产量过剩,自1月以来,已有23万头乳牛被送进屠宰场。
专家估计,人工生殖性别筛选技术今年可望让市场多出6万3000头乳牛加入产奶行列,
明年更上看16万1000头,2011年的数量恐将成长一倍。全美920万头乳牛中,今明两
年多出来的头数将与宰杀的头数相等。
不过,在担忧乳牛生产过剩的谨慎心理下,经济学家预测,乳价将会逐渐缓慢回升。
业者也认为,只要脱离谷底,这些多余牛只可望再为市场生产牛乳。最坏的情况当
然是恶化情况没有好转,引发另一波价格下跌。
人工生殖性别筛选牛只技术关键在于Y染色体和X染色体的差异。科学家从公牛身
上取出附着混合染色体的精子,透过仪器解析出多余的X染色体,并以胚胎冷冻形
式售予酪农,藉由人工受精方式,生产较多的小母牛。
2006年,全球奶源供应吃紧,这项突破性技术问世时大受欢迎。传统荷士登乳牛繁
殖技术所培育的牛群性别比率公母分别为52%及48%,最新的性别筛选技术则可将
繁殖母牛比率提高到90%以上。小公牛市场定位为牛肉,售价较母牛便宜。酪农会
继续将小母牛培育成乳牛,以作为生财工具。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