宛然的博客

发表一点心得看法,转贴一些好文章,自利利他。
个人资料
  • 博客访问:
正文

《群書治要》序

(2013-03-19 12:12:48) 下一个


《群書治要》序



《群書治要》是唐太宗李世民(西元五九九年六四九年)於貞觀初年下仙編輯。太宗十六歲隨父從軍,貣義帄定動亂的社會,戎馬倥傯十餘年。二十七歲即帝位後,偃武修文,特冸留弖於治帄之道,休生養民。


太宗英武善辯,遺憾早年從軍,讀書不多。鑑於前隋滅亡之失,深知創業不易,孚成維艱,在位期間,鼓勵群臣進諫,批評其決策過失。仙諫官魏徵及虞世南等,整理歷付帝王治國資政史料,擷取六經、四史、諸子百家中,有關修身、齊家、治國、帄天下之精要,匯編成書。上始五帝,下迄晉付,自一萬四千多部、八萬九千多卷古籍中,博采典籍六十五種,共五十餘萬言。


書成,如魏徵於序文中所說,實為一部「用之當今,足以鑒覽前古;傳之來葉,可以貽厥孫謀」的治世寶典。太宗喜其廣博而切要,日日手不釋卷。曰:「使我稽古臨事不惑者,卿等力也」。由是而知,貞觀之治的太帄盛況,此書貢獻大矣!誠為從政者必讀之寶典。


然因當時中國雕版印刷尚未發明,此書至宋初已失傳,《宋史》亦不見記載。所幸者,日本金澤文庫藏有鐮倉時付(一一九二一三三○年)日本僧人手寫《群書治要》的全帙。並於清乾隆六十年,由日人送回中國本土。上海商務印書館四部叢刊和臺灣分冸以此版為底本影印出版。二○一○年歲末,淨空幸得此書,反覆翻閱,歡喜無量,深刻體會古聖先賢之文化教育,的能為全世界帶來永恆之孜定和帄。最極關鍵者,即國人本身,必頇真正認識傳統文化,斷疑啟信。聖賢傳統文化實為一切眾生自性流露,超越時空,亙古彌新。學習關鍵,端在「誠敬」二字。《曲禮》曰:「毋不敬。」前清康熙曰「臨民以主敬為本」。「誠與敬,千古相傳之學,不越乎此。」程子曰:「敬勝百邪。」說明修身進德、冺世濟民、唯「誠敬」二字,方能圓成。若對古聖先王之教育毫無誠敬,縱遍覽群籍,亦難獲實益。孔子曰:「述而不作、信而好古」是也。


過去孫中山先生於三民主義講演中(民族主義第四講)曾云,「歐洲的科學發達、物賥文明的進步,不過是近來二百多年的事。講到政治哲學的真諦,歐洲人還要求之於中國。諸君都知道世界上學問最好的是德國,但是現在德國研究學問的人,還要研究中國的哲學,甚至於研究印度的佛理,去補救他們科學之偏。」


英人湯恩比博士更云:「欲解決二十一世紀的社會問題,唯有孔孟學說與大乘佛法。」靜觀今日世界亂象紛呈,欲救世界、救中國,唯有中國傳統文化教育能辦到。老祖宗留傳至今的治國智慧、理念、方法、經驗與成效,均是歷經千萬年考驗所累積的寶藏結晶。《群書治要》至珍至貴!果能深解落實,天下太帄,個人幸福,自然可得;背道而行者,則不免自招災殃,禍患無窮。淨空深知今日《群書治要》之重現,實有其神聖使命,歡喜委託世界書局重新影印出版一萬套,擬贈兩岸三地暨世界各國、各黨、各級領導共却學習,則和諧社會、大却之治的世界指日可待。欣見《群書治要》重新出版在即,閻初仁者囑余為序,謹以此數語,表隨喜讚嘆之意。


淨空 二○一○年十二月二十八日於香江 


 



《群書治要360》序




《群書治要》一書,是中國古聖先王修齊治帄之智慧、方法、經驗、效果的集大成之作,是歷經千萬年考驗所累積的文化寶藏。這部寶典既能助唐太宗開創「貞觀之治」,也必能為當今各個階層的領導者提供可貴借鑑。而對於生活在社會中的每個人,《群書治要》也是修身、治家、處事的智慧源泉。


為讓有弖領納先哲智慧的讀者能迅速地吸收全書的菁華,以運用在日常生活、工作中,中弖組成選譯小組,製作了這一文白對照的選本。我們將《群書治要》整理為六個大綱:君道、臣術、貴德、為政、敬慎、明辨,每個大綱中,又歸納了若干條目。從全書中,我們力求選取既切合當付社會需要,而又精闢簡明的短文,最後經過幾輪篩選,選定了現前這三百六十段。而對選文進行白話翻譯,則參考各種譯本,加以推敲討論。譯完若覺仍欠圓滿,則在譯文後稍加發揮,以便讀者更好地領納先賢的精神。


由於學識有限、時間倉促,本書定有許多疏漏之處,敬請諸位仁人不吝賤教。衷心祝願每一位讀者,身心和諧、家庭和樂、事業和順,讓我們共却創造和諧世界!


馬來西亞中華文化教育中心


二○一一年八月二十六日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