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而无修无不修 悟而无悟无不悟

子曰“述而不作” 修行路上明子以学为主 博文多数摘自网络 【明子心路】栏目例外
个人资料
正文

道德经 第27章

(2010-04-09 13:34:49) 下一个

袭明章
恭闻大方无方   大用无用    大方无方者   不有去来   不有远近   不局於小大   不囿於境域   有用无用者    遇事致宜    因物处物   不显其妙    不见其迹    以一身而体天地之道    以一心而备万物之理    不待操存运用    而开者无所不开   闭者无所不闭   未尝计较谋为    而结者无所不结  解者无所不解也    此等妙处   推于人而人无不宜   施于物而物无不善   存之治己     即以治人    用之善人 即以善己     故明与明可相袭于无穷   人果能领悟   不溺于人欲之私    亦知大用之无用     堪与大方者    同其大方也
此章经旨    指出袭明五善是救人救物之妙义也

善行无辙迹
天下之车行有辙    人行有迹    是已过而不化者   如人行事    用意作为    不能因物付物    亦是过而不化    非善行也    岂能救人救物乎    惟圣人之行    非车辙足迹之可比    与万物浑化而相忘   不界藩篱    不分人我    事当行则行    时当行则行    所以行之於家国    而家国不见其行    行之於天下    而天下不知其行     山海不能限    鬼神不能测    不见其始    不知其终    经言善行无辙迹   即是此义

善言无瑕谪
言之及时    言之有本    皆善言也    瑕者瑕疵也    谪者   过谪也    如无稽之说    不根之语    或至乱德     或至败行     是为有瑕可疵   有过可谪也    惟圣人非道不言     非理不说      言不轻发     言必恰当       可立天下之明法   可为国家之楷模     语简而物晓    辞约而理尽     虽言满天下   而无怨无恶    岂非善言乎    经言善言无瑕谪  盖是此义

善计不用筹策
筹者   筹算也   策者   简策也   非筹算不能知其数之广   非简策不能计其数之多   圣人不然
圣人之道一贯之道也     圣人之心   无为之心也    以一贯之道用之于天下     则万物之数不计而自知    以无为之心用之于天下    则万事之理不较而自得   所以圣人之大机大用    有自然之理     有无为之玅      虽是不可穷之数     不能逆之事     亦坐昭无遗    始终毕见    何须筹策    故曰善计不用筹策

奈何世人   过用精神    各出智虑   虽锱诛斤两    欲尽无遗   卒不能见其始终本末    较之善计者何益乎

善闭无关键而不可开
天地之间   惟众妙之门     闭之而人不可知    开之而人不可见    是故造化之出入在于此      动静之阖闢在于此     其闭也    闭不以门     其开也   开不以户     非至神人    不能出入此众妙之门     关键者柜门之木也    横曰关   竖曰键     人皆知关键可以闭门    不知善闭者虽无关键       知进退消长之道     达利害成败之机    其中密窍      虽鬼神莫可测也    闭之以道    不闭之以门     所以无隙无间     无内无外    求其门户尚且不得     更从何处下手开之乎   故曰善闭无关键而不可开

修行人果能心不动摇     意不散乱     守真固本      养性忘机      主人公无刻不自在   七情鬼终日罔撩乱      六欲魔每时生觊觎    终不能窥其隙而开我之门     又何须关键乎

 

善结无绳约而不可解
天下之人空愁妄想      劳役身心     譬如以绳结物一般     枉费精神     终归幻化     此非善结者也    善结者  虽无绳约之用     圣不可知   神不可测    能结天地之精神   能结理数之造化   能结王道之纪纲    能结圣贤之事业

结天地之精神者  可以修身   可以立命     结理数之造化者    可知凶吉    可知变化    结王道之纪纲者    可明兴废   可辨存亡    结圣贤之事业者     可治家国   可平天下      所以无形之绳约    天地不能改    鬼神不能移     纪纲不能乱    事业不能违    此皆是圣人善结之妙处也   故曰善结无绳约而不可解

何奈世人昼结于想    夜结于梦     是非名利之端深锁於心头     恩仇好恶之念牢栓於肺腑      前结未解     后结又续     终日竟夜     身心无一时不结     寝食梦寐    自谓无一人可解    至於败露之日     弄巧成拙    不可解者亦解矣     学道之人可不知乎

是以圣人常善救人   故无弃人   常善救物,故无弃物    是谓袭明
上文所谓五善之妙    名虽有五     即圣人常善之一道也     此常善在人    为固有之德    在物为当然之理       圣人以常善救人救物者    无非以固有之德救之于人    以当然之理救之于物也      立三纲五常     明天秩天叙    使人人知人欲宜去    天理宜复    不致自底不类    此便是常善救人    故无弃人之妙也     

变理阴阳调和气数    回天地之灾害不生    保寒燠 (燠 yù暧热)之愆期不作        使万物各遂其性   各安其生   不致虫蝗夭折     此便是常善救物    故无弃物之妙也

圣人又不但善能救人救物    又且袭明於天下后世    有无穷之善救者也    圣人不弃於人    不弃於物     在能施五善    使人人相继    物物相承     先圣之善救    后圣也必善救    先圣之袭明    后圣也必袭明    以明袭明   以善救善     辅翼於万世   咸若於万世      此便是袭明之义也     
袭者     接续不断之义    细想圣人之心    与天下后世      浑然是止于至善之地     但百姓日用而不知也       世间有为之善     焉能袭明如此乎     故曰   是以圣人常善救人   故无弃人   常善救物,故无弃物  是谓袭明

故善人者不善人之师     不善人者善人之资

善人者备兹五善之人也       善于己者   未有不推善于人者也    不善之人     视善人之所善而则效之  则不善者皆可化于善   故言故善人者不善人之师
不善人必是不能备五善  而所行不正不中者     善人视不善者    愈加警惕     愈加黽mǐn勉   唯恐或低于不善    则鉴戒之小心      即为资助之有益    故曰不善人者善人之资

不贵其师     不爱其资    虽智大迷    是谓要妙

人能贵其师     爱其资   乃为袭明之要妙      倘不能全五善     而所行不足为人法则      为人表帅     是谓不贵其师    不善之行    正可以证我之行    对镜知惕      即是资我     或以为无足鉴戒     安知我之行      不有类于彼者      是自弃其资也     此真无智之人也 即令有智不贵其师 不爱其资 安得谓之智乎 安得不谓之大迷乎

若是袭明 明于己 而且可以明于人 明与明相袭 悟之者深识其妙 妙为无穷之妙 妙为至善之妙 是谓要妙

此章经旨盖谓凡有所作为者  皆不可谓善  故上言五善  皆是无为救人救物 为师为资 无往而不护其善者 人人可见矣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