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孝是人类最美好的情感

(2009-07-31 16:20:09) 下一个
孝是人类最美好的情感

今天有人对中国人的孝进行了有力的嘲讽,乡下人看了,听了,觉得真是世界大了,
什么人都有。其实,孝是人类最美好的情感之一。中国人讲“百善孝为先”, 是有
道理的。一个人,对给自己生命,又有养育之恩的人都不能善待的话,我们又怎能
期望他或她对其他的人有什么真情实感呢?

西方人可能没有孝这个词,但并不等于他们没有孝这种情感。西方人把亲人之间的
美好情感都叫爱。在用词上,他们不分父母,兄弟,夫妻之间的美好情感,统统叫
爱。就像我们有舅舅,叔叔,伯伯之分,而他们不分,他们统统叫uncle。

其实孝就是对父母长辈的一种爱,一种感恩,一种回馈。是一个有正常心智的人的
很自然的情感流露。它不叫负担,却是一种责任。就像乡下人养育我的女儿,那不
是负担,是另一种责任一样。

乡下人有一个很特别的交友原则。如果有人对我的父母不敬,此人立马从我的友人
名单中删除!好在到现在为止,我还没有碰到这样的人。因为只要我敬我父母,哪有
我的朋友不敬我父母的?

下面乡下人来讲一个故事。讲这个故事的目的就是让大家知道,我们的先贤早就用
血淋淋的的事实证明了一个道理: 对父母不孝的人,在道德上一定是有缺失的。

大家都知道我国古时候有一个叫管仲的,他辅助齐桓公成就了一番霸业。齐桓公一
生都听管仲,但管仲的临死时的遗言,齐桓公没有听,因此齐桓公死得很惨。

齐桓公手下有三个人,对齐桓公很“忠心”。他们分别叫易牙,竖刁 和卫开方。

易牙对齐桓公非常忠心。齐桓公曾说未曾食过婴儿的肉,易牙就煮了自己的儿子给
齐桓公吃,得到齐桓公的信任。

竖刁呢,他为了表示对齐桓公的忠心,自行阉割,到齐桓公身边来侍奉齐桓公。

卫开方是春秋时期卫国的一位贵族,对齐桓公表面上忠心追随,十五年没有回家,
父母去世也不回国奔丧。

管仲临死时劝告齐桓公不可重用这三个人,为什么呢?针对易牙,管仲说,「人之
情非不爱其子也,其子之忍,又将何爱于君!」;对竖刁, 管仲又说, 这种不爱自
己身体的人亦不会爱自己的君主; 对于卫开方,管仲认为没有人是不关怀自己的父
母的,卫开方的行为不合乎天理人情〔开方如何?对曰:倍亲以适君,非人情,难
近。〕。齐桓公就将他们三人撤职,永远不准入朝。

但过了三年,齐桓公不见三人如食不知味,说:「仲父(管仲)不已过孚?」于是
又召他们回宫。

后来, 齐桓公病重时,易牙、竖刁、卫开方等人,禁锢桓公于室,筑高墙不准入,
到了冬天桓公饿死。桓公尸体在床上六十七日,蛆出于户外,无人敢收葬。易牙、
卫开方、竖刁都被认为是大奸臣。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