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 博客访问:
正文

薄熙来到底错在哪?

(2012-03-17 07:39:36) 下一个

薄熙来到底错在哪?

 

最近以来,薄熙来似乎已经成为世界人民的“公敌”,所有的人都在谈论他的不是和“必然性”的悲惨结局。不知道为何,怎么会在突然之间,人们对于中国的政治这么的热心了起来。更有甚者,有的人还乐于创造一个个“独特”的奇文故事,来散布小道消息。

如果你心平气和地坐下来,而不是站在那里群情激奋,那么,或许你能够看到一个不一样的薄熙来,至少,可以看出他对于中国政治进步的积极意义所在。

人们谈了这么多,我一直在想:薄熙来到底错在哪里?

有人说,他错在自己的儿子露富,让人发现他也是一个贪官。对此,我觉得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至少对于当今的中国官员而言,不是什么特别的事。即使在我们生活的这个“偏僻”的地方,也时不时的能够在私立高中看到来自国内高官的子女在那里就读,而且个个看上去就是阔佬。对于他们,在海外,有的是想巴结的人将钱送到自己的家中,不需老头子如何的暗示,更何况是薄熙来,更何况在打黑之后,有多少人想用钱来买平安呢?只是为了区区几百万、几千万、甚至是几亿人民币的进账,共产党就对他这样等级(注意到他还不是一般的高官)的官员开刀,我觉得不值得。如果共产党在这方面真的这么在乎,那么,公务员公开财务的“小事”早就办完了。我估计,这件“小事”,在我们这辈子都不太可能看到成真。

有人说,是因为他私下里居然调动了异地的武装力量。对此他是完全的否定。如果是事实,这倒真的应该成为“死罪”一条。能够异地调到武装力量,就意味着有发动武装政变的潜力。再者,有谁敢听从异地的地主的命令?除非这位握权的家伙是智商太低。

 

说的最多的,就是他的“唱红打黑”政绩的内在问题。

实际上,我也不觉得这就是一个问题。

这么大的一个政策尝试,如果没有获得来自中央的某种认可,他一个人是唱不起来的。不同的可能是,当初的认可比较勉强,有点强人所难的意思。而之所以勉强,又是因为,面对目前出现的一大堆问题,大家已经束手无策。搞民众监督吧,虽然好,可是,那样做的前提必须是民主化,三权分立什么的,而当前的共产党又不打算在这方面迈出步伐。“自由化”这块不能走,就只好走另外一条路了,也是唯一的一条——搞红。

虽然大家都知道,那条路实在是走不通。但是,薄熙来却觉得,对于自己这就是个机会,如果自己能够将大家都觉得不可能做成的事情做好的话。在这里,他最大的错误,就是急功近利,太想借助这个机会来展示一下自己的与众不同。而没有搞明白:为什么这条路是肯定走不通的!

在今天这样的结局下,我看,第一个应该惩罚的,是他身边那帮自以为是的幕僚们。为什么他们就是那么的迂腐,就不能看到,今天的社会已经不再是红色的共产主义理想有市场的时候了。对于这种成为历史的信仰,牌面上大家你我之间相互忽悠一下还可以,居然有人还当真。看来,他薄熙来被人当猴子给耍了一回,还不自知。

 

今天的中国最大的问题是缺乏信仰。而在几十年之前得以好使的信仰,在今天是没有什么市场的。在薄熙来时代打造的那些红色媒体的微小市场占有率,就是一个非常好的证明。用脚投票比用手投票更能告知真情。

共产主义的信仰能够得以发挥效果有它独特的前提:你面对的是一群没有多少文化的粗人,他们很容易被你忽悠;同时,这些人还被压迫至深,而你又能够以比较小的代价来给他们提供更好的选择;同时,你还很容易消灭那些敢于对抗你的信仰的知识分子,也就是反对派。当初的历史,不就是按照这种逻辑写就的吗!

离开这三条之中的如何一条,共产主义的信仰就无法发挥实际上的效果。原因在于,这种理想是不现实的,只是一种幻想。

今天的中国,这三条已经没有一条可以得到满足了:人们已经不再愚昧,特别是在这个全球化的信息时代,你很难让多数人保持愚昧,让你的忽悠成功。你已经很难承担给多数人更好选择了,而且,你也没有这样的选择可以给予。再者,你还不能够随便就消灭掉对抗你忽悠理念的知识分子了,因为有着强大的国际压力在那里存在着。

 

我相信,忽悠者自己也明白这点。所以,薄熙来的尝试,从开始就是一着败棋。也是被那些纵容他的谋士们给害了,或者说,他自己是太高估自己的能力了。至于他这么做带来的许多民众的好感,恐怕还得仔细计算了付出和所得之后才能公正的评论了。大家可得明白,他打造政绩,所花的可都是纳税人的钱。他是在借助自己的垄断权力,在搞资源的再分配。借此让部分人得益,另外的部分人受到伤害。

如果他真的想尝试改革,恐怕也只有一条路有成功的可能性:就是基层民主化或者是其它类似的小范围的民主化,在权力制约方面趟路子。中国的政治改革是必须走的一步棋。虽然有风险。这一次,在这方面,他却被他的对手占有了先机。

如果薄熙来不那么的急功近利,而是选择平稳的从政,他的位置也不会遭受太多的威胁。很可能,他想冒大风险,获得大的收益,结果让自己给自己摆了一场赌局。

再者,说到那位跑到美国大使馆的手下,当初他用人的时候,就应该也不难明白,能够这么“与众不同”的人,在有一天做出“与众不同”的事情,也在情理之中。不管你是用“分裂人格”这样的重词来描述,还是用更为典雅的语句来解释。

不寻常之事,得用不寻常之人。而只有不寻常之人,才敢使用不寻常之手段。而又是这种不寻常的人和手段,最终必然会造就不寻常的人格。

 

一句话:薄熙来的付出和牺牲,给中国的政治改革又一个代价高昂的证明:历史的车轮走的是一条单行道,已经不再可能转向和回头了。中国共产党已经作为执政党领导中国这么久了,自己的历史使命也今非昔比,何必一直老套一个过时的模式,去削足适履呢!

 

 

[ 打印 ]
阅读 ()评论 (2)
评论
花甲老翁 回复 悄悄话 錯在爭權奪利,成者為王,敗者為寇.
schweine_srq 回复 悄悄话 他没有错,从小生在王侯家,没有群众基础.即使一路风生水起,官至直辖市的书记,也不知道民间想什么,或者怎么利用民意.我感觉他是被重庆的老百姓给害了.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