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恶扬善,不平则鸣

一个平常人,不是人上人,也不是人下人。
个人资料
正文

读《温莎的树林》

(2010-04-04 22:30:33) 下一个

喜欢吴越的小说。《温莎的树林》之前,最爱的是她的《青涩摇滚》(后改名为《当时已惘然》)。

 

《温莎的树林》的开篇,感觉非常好。淡淡的笔触,不露痕迹地将精心安排的细节,用诗一般的语言,轻轻巧巧地将故事展开。每个人物,不论主角配角,都是那么的鲜活和立体,可以随时从故事中走出来似的。

 

雨霏和小阿姨像是两个世外来的精灵,不食人间烟火。尘世的悲剧,一个接一个地向她们无情地袭来,但她们至纯至美的个性依然。

 

果冻的一家,却是生活在凡世里的实在人家。温暖务实坚定的医生母亲,泼辣不择手段的白领姐姐,映衬着看起来稳重平常的果冻父子。

 

然而,果冻父子寻常的外表下,其实藏着的是两颗超凡脱俗的心。与雨霏和小阿姨的相遇是他们父子的劫数。循规蹈矩的父子俩,看似突然,其实必然地离经叛道起来。尚未自立的果冻,不顾一切地为雨霏筹巨款;人到中年的父亲,居然冒着失业坐牢的危险,准备为雨霏实施“非法”手术。父亲被告发,果冻得癌症,把故事推向高潮。

 

果冻的命运,让我揪心窒息;他捐肾的选择,让我那揪着的心得到了一点慰籍,疼痛不再无法忍受;他把自己的画像抽出的一霎那,我对果冻的心疼变成了敬仰,我那还在痛着的心,居然有了一丝快乐。

 

 

 

“这世界有那么多美好的东西,离开它,总是遗憾的,然而,毕竟,再长久的一生,也就是短短的一个瞬间,我清楚地知道,在属于我的那个瞬间里,我已经见过了天堂。”

 

 

 

我相信,果冻确实已经见过了天堂。完完全全不计回报的爱的付出,就是天堂!

 

 

 

稍稍有点遗憾的是,和几乎完美的前半部相比,故事的结尾感觉有些仓促。果冻生病后,和母亲几乎没有交流。她能支持和接受果冻的选择吗?有些技术的问题,我也有点疑惑。比如,非亲属不是不能捐肾吗?为什么方姐不能捐,而果冻能捐呢?还有,癌症病人,一般是不能捐肾的吧?

 

 

 

我是写作外行,对肾病也不是太了解。说得不妥之处,请吴越不要介意!瑕不掩瑜,感谢吴越,又一次给了我十分难忘的海外原创跟读经历。

 

 

 

我真希望这是一个虚构故事,因为这两个家庭的命运,沉重得让任何凡人都难以负担。但这个故事却又真实得让我不由自主地深陷其中,痛到极点之后,随着果冻,超越了生死,感受了天堂。
 

 

[ 打印 ]
阅读 ()评论 (3)
评论
小泥山 回复 悄悄话 谢谢松和PP给我捧场,呵呵!

吴越的小说,品起来很有味道,隆重推荐你们看。
PP. 回复 悄悄话 又一篇《温莎的树林》的读后感.
你们两人的读后感引起了我对着个小说的浓厚兴趣.~~
南山松 回复 悄悄话 有机会得好好读读《温莎的树林》.

看阿小泥的评论,这书写得不错.

沙发!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