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雅图老吴

友风子雨,明月入怀。
个人资料
吴友明 (热门博主)
  • 博客访问:
正文

天涯海角遇知音

(2021-08-27 15:49:54) 下一个

天涯海角遇知音

       我有位微信的朋友,笔名厦门外婆,老三届1966届初中毕业生,网络知名度很高,她每天都看很多书,并且把喜欢的文字摘录发在朋友圈,这是她刚刚发在朋友圈的文摘,也许你会喜欢。

 

    最喜欢王朔的话:聪明人有一个特点,就是善于把无价值的事做得有声有色,在玻璃钢里游泳,也要有乘风破浪的勇气。

     联想自己的一生没当官,没多少钱,没有名气,平平淡淡的,好像属于那种在“玻璃钢里游泳”的人生,所以,我的回忆录《土楼岁月》也是平平淡淡的。有时就是写一些日常劳动生活的情景,我 从来没有想到很多读者正是喜欢这种平平淡淡地描述。有位朋友说——

       在林林总总的知青作品中,总存在这样一个主旋律:无悔的青春,吃苦耐劳、战天斗地的精神。 读着这样不由衷的文字,感觉到好象是同一个生产线出来的产品。有位厦门知青说:“历史的进 步,不是靠战天斗地斗出来的”。我赞同此观点,尽管有存在那种愚公式知青,也许他们真是 知青中的奇葩,但那仅是凤毛麟角,不具普世价 值,不能真实、全面、完整反映那峥嵘岁里一 代知识青年艰难奋历史;而从大山深处款款而来的《土楼岁月》就象一株刚破土的小苗,它涉世 不深,没沾染那市俗气息。它仅是知青百花园中一颗小草、不那么典雅华丽,甚至还有点泥土味 道,但它不会娇揉造作,刻意去挖掘闪光亮点, 烘托光辉形象;也不会哗众取宠塑造出那力拔山兮盖世的人物。它书写的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知青下放山区的平淡故事。正是如此,它那天生丽 质、质朴无华才引得众多读者青睐! 

     在诸多知青作品中,《土楼岁月》是我第一次读到描写知青具体劳动生活情景的作品。那敏锐观察事物的能力、那生动、逼真的描述、活灵活现的语言引得我情不自禁为他点赞!在《插秧》那篇文字中,他对插秧的描述详尽而不繁琐、真实但不刻板。我也是插秧行家里手,听他解说插秧时那些术语“看田”、“粗行”,我就晓得他不是在纸上画葫芦,还真是一个能在地球上画经纬度的练家!如果时光能倒流,我真想与他同台切磋,一起做一个无缝对接演练。让人瞧瞧,知青也能“活”出精彩! 具体描述请看我读《土楼岁月》

     https://blog.wenxuecity.com/myblog/37163/202108/27788.html

     这位朋友是过奖了,不过,微信朋友圈里对这篇文章评价很高,一致认为我是遇到了知音,把我的《土楼岁月》评写得非常好,是这本书最好得的书评之一。我受宠若惊,回答大家:我这是天涯海角觅知音,可遇不可求。

    写我读《土楼岁月》这位作者也是1966届初中毕业生,还是厦门外婆介绍的。他们俩都是龙海一中1966届初中毕业生,同龄人同样的经历,同样喜欢读书和写作。有这样的老三届网友,经常在网络上交流人生感悟,实在是晚年生活的大幸。 

    

 

最近博文: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