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事西去

看朋友的博客,好奇.
正文

感受联合国(1)

(2009-03-31 22:55:56) 下一个
         三月九日去一次美国纽约。
        几年前去过纽约,这次决定补上头一次没有去联合国的遗憾。

         联合国位于纽约曼哈顿岛中部的最东边的42街到48街之间,沿着第一大道由西向东走,首先看到的是,联合国大楼前各个国家的国旗。冬末初春的风吹得各色旗帜招展,甚是壮观。 联合国大厦四周由铁栏杆围绕起来,栏杆外是世界上政治、经济、军事实力最强的美利坚合众国的土地,而一栏之隔的里面,眼前的土地便不属于美国,而属于全世界的。站在美国的国土上,看着执尺之遥的联合国,使我这个曾经热血沸腾,要打败美帝国主义的军人来说,不禁回想联篇......

                                           美国兵看起来象大孩子

        童年和少年时记忆最深的就是战争影片,看完越南影片“阿福”,更觉得美国兵是多么的可恨,在孩子的眼里,美国兵是大人,用大皮鞋狠狠地踢小孩子,实在是可恶透顶。但是,在男孩子们的眼里,美国兵的卡宾枪却是太吸引人了。大院的男孩子们,大都有自己的木头枪。有两种枪是永远不过时的,一种是“平原游记队”里李向阳使用的盒子枪,男孩子都喜欢胯下骑根竹棍,手里挥动着木制的盒子枪,随着嘴里“啪!啪!”地叫个不停,旁边的孩子就一个接一个地倒在地上,装做被打死的“日本鬼子”。 但最“牛”的是美制的卡宾枪,如果一个男孩子端着木头卡宾枪,嘴里“嘟!嘟!嘟!嘟!”地叫着,周围的男孩子们都像电影里被打死的美国兵一样,成片地倒地。因为,在那个时代,能消灭几十,甚至上百的美国兵,真是最开心,最英雄的事了。

      对英雄的向往,让我高中毕业,放弃进入地方名牌大学的机会,进入了“文革”后,刚开始招生的军队院校。 当那些从电影中看到的抗日英雄,朝鲜战争中的英雄,就在我们身边,是我们的系政委、队政委;那些战功赫赫的元帅、将军的儿孙辈与我们同寝室时,似乎战争就曾经发生在自己的身边,非常的真实。敌人也不像电影中那样的愚蠢和滑稽,而是非常残酷的异类。
      记得队胡政委讲的他的战争经历:在朝鲜的大战役中,他部队上几百个同乡战友,一场战斗下来,就剩三个了。当时年已花甲的他,讲到这时,仍然遗憾地说起他指挥部队,一下打到了近百个冲到阵地上的美军,唯独一个美军士兵逃脱,当时几挺机枪都没有打到哪个美国兵。

      前年去美国华盛顿,在韩战纪念地的美军塑像前,几个比我女儿大不了许多的美国军校生,穿着非常漂亮的海军白军服,就站在我的周围。在我眼里,他们看上去就像一群大孩子,也不禁使我一下想起了几十年前的自己。我突然想与这几个美国兵照几张合影,我便问他们可以吗,他们非常爽快而高兴地与我合了影。 那时间,我仿佛经历了几个世纪:自己没有办法把记忆中曾经是凶神恶煞般的美国兵,与身边的女儿学校里同学似的年轻美国兵联系起来。恐怕这几个美国兵怎么也想不到身边的这个华人,几十年前是曾经准备随时与他们浴血奋战的人!
       人世间真是这样,世界上没有永远的敌人,也没有永远的朋友。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