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特兰大笔会

亚特兰大笔会是由一群居住在亚特兰大的中文写作爱好者组成。笔会提倡中英文写作,互相交流提高。欢迎有兴趣的人士加入。
个人资料
亚特兰大笔会 (热门博主)
  • 博客访问:
归档
正文

杂翁: 友情转贴 - <读品>编辑手记

(2010-02-16 19:41:46) 下一个
年已过了. 别老让会长在这给大家拜年了. 今天读到新收到的电子月刊<读品>, 其"编辑手记"很有意思. 把它转贴给大家分享. 那位笔友若对其中提到的文章感兴趣, 发个E给我, 我用E发给你.  -杂翁
=======================================================================

编辑手记

上个月,可能是本世纪最有争议的作家塞林格去世了。有人说他不过是个二流作家,但他的作品却真实地开启了一个时代的青春视野。乃至存有一说,“如果塞林格不能算是他那个时代最杰出的作家,那么他一定是被阅读得最多的经典作家”。去年波拉尼奥的大作《荒野侦探》在国内出版也要借取塞林格的东风,打出“比《麦田里的守望者》更真诚更无畏”的旗号。真诚与无畏,不管这些标签贴的对与不对,塞林格和波拉尼奥,他们的确是在直面人类最核心情感。本期的专题“不逝的青春”便是向那些永远留存在文本里的青春和他们的作者们致敬。

或许从某种意义上来说,革命也可归于这套青春话语。1902年,未及而立之年的梁任公怀着“于中国前途大有裨助”的宏愿,写下《新中国未来记》,勾勒中国的腾飞之路。一个世纪后,一梦虽在,却不知其至犹未。“革命与文学”这个小专题收录的两篇文章《语谶虽真终是梦——梁启超〈新中国未来记〉漫笔》到《愫方:革命之后》,从家国前途到私人情感两套话语的转换,恰形成了一种有趣的对比。

其实,对于时代机运与个人选择之间的当代变数,《倾偈香港之旁观香港八十后社运》一文亦可资鉴。除了“倾偈香港”系列访谈,【文化&访谈】另要推荐张渊的《相遇田中泯》一文。张渊描绘了自己与舞踏艺术家田中泯相处一月的所见所感。“挑水担柴,无不是道”,这位日本舞者用生活、劳作与舞蹈,实践着身体与自然之间的原始联系。“舞者的身体,是历史、是当下、是政治、是文化、是社会、是大地、是人类内心深处的记忆”,同时舞者亦“一无所有”。反观人类同自然的关系与之何其相似?

“功过是非论沪语”是一个酝酿已久的小专题,起源是前些日子沸沸扬扬的沪语“口水战”。巧的是,最近看到一篇评价春晚的网文,从方言的使用频率叩问“春晚究竟是北方的还是全国的?”这当然不仅仅是语言的使用问题。语言既然是文化的载体,总不免为文化打前站。不过究竟是“文化平等”、“文化无优劣”,还是要有意识地保护或抬高一些文化?这是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
 
本期的好文章着实不少,陆蓓容的昆曲创作《李清照》叫人惊艳;【社科&思想】的专题“历史上的江南”虽是旧书新读,然而所涉及的左右之争、农村改革问题,仍然是当下的重要命题。其他文章容我便不一一推荐了,还请各位读者自行品读。

到今年的2月14日,【读品】便正式创刊四年了。三个春节,四个情人节,每一年都有许多朋友为了【读品】准时发刊而忙碌着,同时也有许多朋友无论何时都在坚守理想,读书如恒。衷心地感谢你们。恭祝大家新年顺意。

【执笔•周鸣之】

[ 打印 ]
阅读 ()评论 (4)
评论
杂翁 回复 悄悄话 谢会长,鲍兄, 物君驻足评论. 这确是一个品味较高的文学艺术类电子期刊, 我自07年就开始收到. 也不知他们是怎么找到我的E地址的. 物君,还有西虹, 笑微, 莫愁, 等都应该读一读. 鲍兄, 我抽空发给你. 会长, 我主要是不想让你老站着给大家拜年, 嘿嘿. 要知道今天有"邓丽君"来, 我可能就让你站立欢迎她拉.
物外趣 回复 悄悄话 我上网查了一下,读品最早的归档时November 2009。先读了一两篇,挺喜欢。准备接着读并订阅电子版。谢谢杂翁分享。
鲍鸣 回复 悄悄话 杂翁又有好介绍,我对"倾楷香港“一文有兴趣,请把文章e给我,谢谢。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