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兴而发

有些是随兴而发的感言,有些是深思熟虑后的想法,不一而足.
正文

疫情日记:我们本可以面对着一个与现在完全不同的世界

(2020-04-29 13:05:21) 下一个

随着疫情的发展,第二轮受影响的国家纷纷陷入了放是死、不放也是死的两难局面。各国政府和老百姓的怨气越来越大,纷纷把愤怒的矛头指向了中国。向中国索赔、让中国承担责任的声音不绝于耳。逐渐且必将受到影响的穷国更会直接把中国的投资收为国有,或把欠中国的债一笔抹消,作为赔偿。一时间,中国的周围风声鹤唳,四面楚歌,中国已然成为世界的公敌。而更糟糕的局面还在后面。忧心忡忡,夜不能寐。事情本来不必走到这一步,我们本可以面对一个完全不同的世界的。

 

3月25日,是我在哥斯达黎加最后的两天。由于哥国封国,最后的目的地旅游客人巨降,旅馆不再定时为鸟儿们提供食物,因此不再有大批的鸟儿前来觅食。我们的拍摄变成了度假。就有了充分的闲暇关注世界。此时疫情已在欧洲爆燃,发病人数以指数级别增长,北美也开始进入爆发期,世界上几十个国家开始封国、封城。意识到疫情是世界性的,必须由世界共同应对。同时直觉又告诉我,不管病毒发自哪里,疫情是从中国开始并逐渐向世界扩散的,如果中国不能为世界做点什么,全世界受难者们一定会把怒火发向中国的。基于这两点考虑,我想到了在特朗普领导下的美国不可能领导世界抗疫的情况下,作为世界最大国家且已经取得暂时的抗疫胜利的中国应该出面组织世界各主要国家集体商讨应对疫情的措施。因为觉得这是当时中国唯一且应该做的,这一建议应该让最高层知道。但我一介侨民,人微言轻,如何将信息上达天庭。只有依赖我本不多的微信群来做此事,尽人事听天命了。我的国外留学群(我管它叫博士群)里有一位朋友的一家都是精英,家里出了两个国务院参事级别的人,我的中学同学群里不少第一代的干部子弟和许多退休的司局级干部(有一同学就是任正非的好朋友),说不定谁有通天的关系呢。因此就把这一设想迅速写成个小文,发到两个群里,希望有关系的人能帮助转送。其实我当时是一种死马当活马医的心态,没报什么希望。事实证明连一朵小浪花都没有能激起,无声无息地淹没了。后来我就想,我要是有数以十万、数以百万计的转发量呢?于是就有了这个公众号,经营了近一个月,最大的阅读量163人。除了苦笑,还是苦笑。

 

3月25号的短文发出后,有朋友马上告诉我,第二天就有一个沙特召集的20国集团首脑会议,集体商议应对疫情。我听后默然。我能想到那个会议会是什么样子。各国领导人上来各自发表自己的一段演讲,然后起草一个联合声明,然后就没有然后了。事实就是如此。那个G20峰会大家知道吗?有印象吗?那根本不是我想要的。群里也有朋友说中国不应该挑头,中国没有承担各国抗疫责任的能力。我只能说那根本不是我的意思。我希望的是通过首脑会议,世界主要国家能成立一个疫情应对委员会,由能代表各个国家政府的人组成,说是世界抗疫的战时指挥部有些勉强,集体抗疫协调委员会应该更实际些。一旦有了这样一个组织,马上会遇到的一定是各国希望中国提供并保障自己国家抗疫用个人医护防护用品的要求。中国可以把各国需求征集上来,在考虑到生产厂家一定的利润基础上,和世界各国协商出一个合理的价格,然后拿着这个价格和数量要求,采用政府招标的方式安排生产,不同的生产厂家对应不同的国家,出了质量问题通过协调委员会反映,查实后严惩生产人。利用自己已基本处于停滞状态的飞机负责把货物按时按量交给各国。三月下旬,中国已进入复工复产的季节,巨大的产能等待发挥。完整的产业链,强大的转产、生产能力,从国家层面有组织地为世界各国提供救命用的抗疫物资完全没有问题。既利己、又利人。中国成为世界抗疫战争最可靠的大后方和坚强后盾。哪里还会有不能相信和依赖中国的产业链、必须与中国脱钩这些问题?

 

一个协调委员会可以做的事情很多,不仅仅是个人防护用品这些低端产品。比如世界各国开始防疫时普遍遇到的问题,病毒测试盒的数量和质量问题。即使连美国这样的科技超级大国都在这件事上摔了个大跟头。因没有合格、可靠、数量有保障的试剂盒成为大多数国家无法提高检测率从而有效控制疫情的普遍问题,逼得各国不得不自己大力研发试剂盒,以求自保。与此同时的三月下旬,韩国的疫情已经得到有效控制,可以部分归于他们的试剂盒的检测效率非常高。协调委员会完全可以从世界各国使用的试剂盒中筛选出效率高、准确率也高的试剂盒,在给原生产厂家留有一定的利润提成的前提下,组织产能巨大的中国公司为世界生产统一质量、统一价格、保质保量的试剂盒,因为只有中国所具有的产能能满足全世界巨大的需求,更不要说中国社会已经逃脱疫情的干扰、恢复正常。又是利己利人的好事。那样还会有人抱怨中国吗?在血清抗体的检测试剂以及将来的疫苗上可以做同样的事。这些做法同时还为解决我在疫情日记:人类社会发展中的一个悖论一文中提到的问题作出了榜样,为疫情后的世界合作提供了样板。本可以是一件多么好的事情啊。

 

疫情是一波一波向前推进、逐渐发展的,这就意味着世界各个地区的紧急状态的发生不是同时发生的。但是一旦发生,就需要大批的病床、医护人员、医护用品和呼吸机一类的设备,即使是发达国家都存在医疗资源遭挤兑的现象,更不要说欠发达国家了。如果能组织一批国际专业医护人员和呼吸机一类的医用硬件,在已经处于停滞状态的大量飞机的支持下,形成一只有着强大机动能力的救护力量,可以随时到世界任何一个地方紧急救援。那些面对疫情无可奈何的不发达国家还会对这样一个机构的组织协调国耍流氓手段吗?全球化的进程还会逆转吗?我们所提倡的人类命运共同体就不仅仅再是一个自我表述。

 

可惜啊,这一切的一切都没有发生。这个世界本可以变得更好的。中国的国际环境本可以与现在截然相反的。新冠疫情是一个危机,如何面对和应对这个危机会产生出天地之差的结果。可是,这一个多月来,我无奈地看着这个世界一步步走向深渊。

 

篇末,我附上一段许倬云老先生讲的故事(疫情日记:中华民族需要多一些这样的智者),我觉得我和老先生的心是通的。

”我希望的是没有国家的界线,所有的事物在人跟人之间磋商、协调,协议之后大家一起做,资源不需要斗争、不需要夺。无锡的清漪茶室,是士绅喝茶的地方。这里面的一间十来个人,是头一等的领袖。这个士绅集团是热心公务的人商量事情。县长每天中午出去跟他们吃个饭,听听他们今天讲了些什么。有什么意见,你们说什么我就做。士绅里面有个领袖,需要钱,他们一吆喝,各行各业的人支援。修路归修路,挖运河归挖运河。在那个叫齐鲁战争,这军阀内战,(领袖)钱孙卿(钱中书的父亲)从城梁墙上坐了框子吊下去,跟那个军阀的部队谈价钱。军阀说,好,不进城。你这个开拔费要多少?十万银元。没问题,过会儿有人送到。不进城来扰民。这一类的事物。春荒,苏北的农家青黄不接,到无锡来打工。一来来几千条船,手划船。安置他们,分配他们工作。平常城里面有个寺庙叫南禅寺。我们就叫那个习艺所,学本事的地方。无业游民就往那去住,有吃有住。哪一家公家的事情、私家的事情需要人力,往那去叫人。寡妇有寡妇堂,弃婴有育儿殿、育婴堂,诸如此类,就排难解纷、解决问题。这种人无锡多得很。所以士大夫的世家不高高在上。上通天、下通地。能干、学问好、热心。“

 

疫情日记:打假也能让人赚得碟满盆满

疫情日记:新冠疫情让西方国家暴露出社会达尔文主义的真实面目

疫情日记:拥有一个诚信的社会将是中国脱三进二的标志

疫情日记:疫情过后世界会与中国脱钩吗?也许。

疫情日记:中国公布的疫情数据有可能是世界上最接近真实的

疫情日记:中华民族的复兴一定且只能始自于中国人的思想解放

疫情日记:爱国者们,留些力气去骂那些该挨骂的吧

疫情日记:如何正确对待老外--一个全国性的误区(2)

疫情日记:如何正确对待老外--一个全国性的误区(1)

疫情日记:和国外媒介打交道需要格外谨慎

疫情日记:记住该记住的,避免该避免的

疫情日记:加拿大挽救生命的一场特殊战斗

疫情日记:健康人,请不要害怕新冠病毒

疫情日记:我想让自己感染一次新冠病毒

疫情日记:别担心和我打架,我不会信口雌黄乱咬你的

疫情日记:常识很重要

疫情日记:口罩啊口罩

疫情日记: 疫情下看世界—哥斯达黎加

疫情日记预热篇: 疫情下看世界—日本

疫情日记预热篇: 疫情下看世界—福克兰群岛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