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遍世界

“蟋蟀哥周游列国记”是自己写的旅游“报告”。里面是蟋蟀旅游过的二十几个国家的游记,介绍了各国的风土人情,历史也展示了大量的照片。
正文

瑞典 瓦萨号战舰

(2004-10-12 02:55:19) 下一个

瓦萨号战舰

Wasa

 

 

 

瓦萨号时代的古斯塔夫

“时间在四五点间,巨舰瓦萨倾覆沉没。” 短短的一句话,背后却是一个巨大的灾难。1628年8月10日,有人在记录本上写下了上面的文字。一艏辉煌的战舰沉没于她的首航,人们本以为那便是她的结局,然而在她沉睡海底333年后,瓦萨号战舰又苏醒了。1961年,瑞典人民终于将他们的国宝打捞出海面,并为她修建了一座船型的博物馆,这便是斯德哥尔摩的瓦萨博物馆。下面大家就跟蟋蟀一起来参观吧:)

 

北欧博物馆

瓦萨博物馆

瓦萨号战舰

瓦萨号船体的装饰雕像

在北欧博物馆对面坐落着一座船型建筑,那就是瓦萨博物馆。而北欧博物馆中展示的是自十六世纪以来的瑞典文明史,从这人们便可以得知瓦萨博物馆的意义了。

刚进瓦萨博物馆便感觉一片阴森,寒气透骨。就如同和瓦萨号战舰一起又回到了她沉没了333年之久的海底一般。而当看到眼前停放的瓦萨号巨舰时,激动的心情难以言表。她毕竟是瑞典当时最昂贵和装饰最丰富的战舰。当瓦萨号扬帆首航时,斯德哥尔摩的市民站在岸边挥手遥祝她一帆风顺。但还没等战舰驶出斯德哥尔摩海湾,一阵风吹来,人们看到瓦萨号船身晃动了几下,接着就慢慢下沉。。。

1628年,斯德哥尔摩。众多的木匠,锯工,铁匠,制绳匠,玻璃匠,画师,制箱艺人,木雕师傅以及其他行业的工匠云集在一个位于斯德哥尔摩市中心布拉谢岛上的巨大工场,他们历时三年之久建造了这艏巨大的战舰--瓦萨号。十七世纪的人们将这种庞大战舰称为“御船”,而瓦萨号更是“御船”之冠。为了这艏战舰,一千颗巨大的橡树被砍倒,战舰拥有64门火炮,高于50米的桅杆和成百的镀金描花雕刻。

瓦萨号战舰处女航时的情景

1628年,瓦萨号停泊在王宫之下整装待发。首航所虚的压舱石,军火弹药以及火炮均以备齐。瓦萨号让斯德哥尔摩的市民叹为观止,也让帝国胆战心惊。国外也非常关注瓦萨号的建造情况,丹麦驻瑞典大使在报告中就有明确的数据:瓦萨号配备有48门24磅级火炮,8门3磅级和2门1磅级的火炮以及6门迫击炮。

8月10日,这是个星期天。首航的一切准备就绪,这天天公作美,风和日丽。这次国王居然特许了船员的家小一起蹬船出海。无数好奇的围观者聚集在海湾两侧共睹这一壮观的首航式。当时风来自西南,最初的几百米瓦萨号靠起锚牵动。航行到斯鲁森时船长瑟夫灵.汉森下令升前帆,前顶帆,主顶帆和后帆。船员们爬上绳索,升起了船上的十张帆中的四张。

船长下令火炮齐鸣,以助军威。瓦萨号就这样慢慢地开始了她的处女航。可出航不久,一阵风吹来,瓦萨号开始晃动。国王的军机大臣上奏国王时这样描述到:“船过贴格尔湾,强风入帆,即顺风倾斜,甚剧,旋而微复。至布莱克岛,右向倾斜,水自炮口入,遂整船覆没海底。”

由于船帆吃风过猛,瓦萨号只航行了1300米就沉没了。当水从炮口涌入,船身下沉的时候,海军上将艾瑞克.勇森在船上目击了整个沉船始末。当时他正在船内检查火炮情况,他后来说到:“我还未爬出下甲板,水已高得使扶梯松动,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我才得以脱身。”就这样,瓦萨号带了大约50人一起与她葬身海底。

两星期后,灾难的消息才传到当时正在普鲁士访问的瑞典国王耳朵里。国王立即下诏斯德哥尔摩的军机处,断言“轻率与疏忽”是导致这场灾难的原因,并下令严惩有罪之人。

让我们就此机会学一点帆船中的术语,图中的船帆都标上了数字。其中1:斜杠帆 2:上斜杠帆 3:前顶华帆 4:前顶帆 5:前帆 6:主顶华帆 7:主顶帆 8:主帆 9:后顶帆 10:后帆

瓦萨号战舰自第一斜桅算起全长为69米,自船首算起为61米,船底长47.5米。宽度为11.7米。高度从龙骨到主桅杆顶部为52.5米。船艉高19.3米。吃水4.8米。排水量1210吨。船帆数目为10张。人员配备为145名船员和300名士兵,瓦萨号沉没时船上只有船员和家属,没有士兵。

瓦萨博物馆中画

灾难发生后,立即开始追查罪责。船长当即被捕,在王宫中受审。审问的内容围绕在是否有人喝醉,是否火炮没有固定,是否压舱石没有装好的这些问题上。在审问了船长,大副和船员后,发现大家的回答都是一致的。“一切都按部就班的做好了,不可能有错。” 船长甚至这样说到:“要是火炮没有固定好,你们把我千刀万剐。我向万能的上帝起誓,船上人没有人喝醉!”

船员们也说是因为桅杆,帆和火炮过多,使得上部太沉重。大副也说在出海前做过稳定试验,三十个人横穿甲板来回跑动,结果跑了三次就被迫终止,否则船就要沉了。

在试验中军机大臣克劳斯.弗莱明也在场,他是海军重臣。后来据大副马松说:“军机大臣唯一的定论是:若国王陛下在,当不至此!”后来责任推到造船设计师,可是那个荷兰人在一年前便去世了。建造瓦萨号的船场负责人随后也被传讯。他们是造船师海因.雅可布森和阿伦特.德.古鲁特,他们都为自己的清白而起誓。他们说瓦萨号的建造尺寸是经过国王本人批准的。船上的火炮数量也是合同中明文规定的。“那么到底是谁的过错呢?” 审讯官追问道。“只有上帝知道” 古鲁特这样回了他一句。

后来谁也没有被定罪,这件事虽疼,却也只能这样不了了之了。三百多年后,我们起码可以肯定的是船长和船员没有说谎。火炮确实固定好了,甚至在海里浸泡了三百多年后我们发现火炮还在原来的位置。运用现代科技我们了解到,瓦萨号果然是上部太重,正如船长所说的:“一股轻风就足够了。”那么还是那句话:那么到底是谁的过错呢。

我们现在来做一次事后审讯,先传海军重臣弗莱明。在做稳定性试验时他在场,明知道战舰有问题而没有阻止。有罪!

再传国王古斯塔夫二世,他急于拥有火炮越多越好的战舰。是他首肯了瓦萨号的规模,并急于求成。有责!

最后传战舰设计师。这位资深的荷兰造船师亨瑞克.慧贝特松经验丰富,曾经建造过多艏名舰。瓦萨号战舰的外形与十七世纪时的其他战舰并无差异。当时所有装备多火炮的战舰船身都很高,很不稳定,沉船亦非鲜见。而当时的造船业中还不懂得制图,也不会计算稳定系数。造船师仅凭一张数据表,根据自己的经验来计算比例,这种经验极为保密,决不外传。因此虽是新船却也是按照旧例而建。后来人们算了一下,如果船体向两边再加宽几公分,瓦萨号就不至遭此厄运了。因此,他也有责任

古斯塔夫二世是一位非常有远见的君主,他懂得制海权的重要性。因此他提出“王国昌盛,一靠上帝,二靠海军。”他提出的十七世纪海军的四项重要使命是:一,保卫瑞典抵御外强。二,向波罗的海对岸输送军队和物资。三,封锁波兰境内丹兹等出海口,以增瑞典税收。四,封锁敌港,截断敌舰的出路。敌舰若想出海,即予击沉。完成以上四大任务的保障就是强大的海军和炮火强大的战舰,可是在短短四年中瑞典先后损失了大船15艏!

1625年,风暴袭击巡航里加湾的瑞典舰队,10艏船搁浅并撞毁。同年,签订了建造瓦萨号的合同。1627年,一瑞典舰队与一波兰舰队交锋与波兰海岸。瑞典旗舰老虎号被俘,太阳号自爆。太阳号自爆是为避免老虎号之下场。1628年,不到一个月的时间,瑞典损失了三艏大型战舰。瓦萨号也在其中,一次风暴海军重臣弗莱明的旗舰与另外一支战舰相撞,搁浅撞毁。另一艏国轮号在斯德哥尔摩群岛以南的维克斯登搁浅沉没。

十七世纪时人们尝试着打捞战舰,或是至少能把火炮打捞出海。瓦萨号上的64门贵重火炮无人不垂涎三尺,因此上门要求打捞的人络绎不绝,可是没有一个人成功。最后来自瑞典的阿尔伯瑞克.冯.垂雷本和德国人安德烈亚斯.佩克尔合作,利用“潜水钟”在1664年至1665年间打捞上来了50门大炮。

潜水钟的作业方法就如同把杯子倒放于水中,钟内还能保留空气供潜水者呼吸。浅水者必须潜入30米深的海底将大炮从固定架上移开,然后将火炮从炮口拉出来,最后打捞上岸。左图为1960年人们仿制的垂雷本潜水锺并做实地试验。

1956年9月13日,晚报“快报”登出了一篇短文:“一艏老船在斯德哥尔摩中部的贝克岛附近被发现,她可能是1628年首航沉没的战舰瓦萨号。一位非官方人士花了五年时间找到了这艏船。”文章虽短,可意义重大。这位“非官方人士”是38岁的工程师安德士.弗朗显,他是失事海军舰只方面的专家。弗朗显注意到了波罗的海的独特海质,波罗的海的海水咸度低,因而这里没有生长“蛀船虫”这种小贝类生物。所以橡木质战船在海底可以保存好几百年甚至上千年,他找瓦萨号的方法很简单。把一个前面开口的小铁锥放入海中,当小铁锥接触到硬物时再拉起来,看看小铁锥“嘴里”叼起来的是什么。当他发现小铁锥的嘴里叼上来了一节像木时,他马上就判断出了瓦萨号沉船的准确位置。几天后浅水员派尔潜入水中,通过潜水电话人们听到他从海底发出的带着杂音的报告:“下面一团漆黑,我什么都看不见。可是我能感觉到一个大家伙,是船帮。这是一个炮口,这是另一个,有两排。这一定是瓦萨号。” 从此,弗朗显和派尔成为了瓦萨探险的主角。

1961年4月24日早晨,来自全世界的报社,电台和电视台现场报道了这一场面

接下来的是打捞工程,弗朗显得到了瑞典国王的大力支持。在打捞方法上颇费了几番周折,一场大规模的全国总动员开始了,“拯救瓦萨号”运动在全国范围内展开来。各基金会,私人以及公司纷纷捐钱捐物,海军提供人力和船只。潜水员利用特殊的软管要在瓦萨号下冲出数条通道,以便穿入钢绳。在30米深的海底从事这样的工作非常具有挑战性,一来是瓦萨号为一千多吨的庞然大物,另外这毕竟是333岁的老家伙,而且还有压舱石,稍出差错就会酿成大祸。是否瓦萨号能挺得住,这也是人们心中的一个结,尽管如此打捞工作还是按计划进行着。

1958年8月底,第一次起吊。瑞典奈普顿打捞公司的打捞浮筒被安装在瓦萨号上,钢缆通过六条通道慢慢拉起,这艏老船毫无问题地被拉离海床。船壳没有损坏,瓦萨号分16个阶段挪至浅水区。这时将瓦萨号拖出水面还为时过早。船壳仍需要加固和做防漏水处理。依然是潜水员完成这个任务。他们花了两年时间来填补那些因铁螺栓生锈脱落而形成的千疮百孔。部分损坏的船艉需要重新修复,所有的炮口都用新的密封木盖封住。

1961年4月24日,激动人心的时刻终于来了。沉睡了333年的瓦萨号战舰缓缓冒出了海面,一段未经触摸的17世纪历史片断重见天日。船舷高于水面时,强力的抽污水马达启动。到5月4日,船里的污水和泥沙基本被清除,她可以完全自己漂浮了。这时瓦萨号战舰被拖进贝克岛船坞。第一批登上瓦萨号的当然是探险者安德士.弗朗显和派尔,瑞典国王也亲自登上了战舰。

瓦萨号被打捞之后,考古工作马上展开。一段十七世纪的历史等待着人们揭开她的面纱。

在瓦萨号的舱底淤积了一米厚的泥浆,黑色的淤泥中有大量的物品被发现,其中不免还有病菌。在接种预防破伤风,斑疹伤寒,黄疸病和其他传染病疫苗后,考古学家爬进了船舱。老考古学家派尔率领着身穿橡皮衣的属下连走带爬地钻入了十七世纪。按照考古惯例,所有的发现物都要登记和编号。

每样发现物的位置尤其重要。船艉发现的物品很可能属于船长和高级长官的,炮层内发现的物品则可能是船员们的。最初的两周中,3000件物品被发现并登记,到五个月后共有一万四千件物品被发现。在被发现的物品中,有许多日常用具,雕刻,甚至皮鞋和套在皮鞋上的骨架。这些物品都存放在瓦萨博物馆内供游人参观。

修复工作异常艰难,修复场地变成了世界上最大的拼图板场地。一万多件物品要恢复到原来的位置,这个工作持续了很长时间。我们现在看到的瓦萨号战舰中95%是原物。非原物地方都用颜色鲜亮的补充物所代替,以便参观者识别。

从瓦萨博物馆的窗口向外望去,可以看到瓦萨号当年被建造的地点,那儿离她沉没的地点只有几百米,为继承悠久的历史传统,博物馆选址在原海军造船厂地带。修建博物馆前进行了一个北欧建筑竞赛,竞赛创下了纪录:呈交上的建议有384项。希德马克建筑设计公司以其“软铜帐篷”覆盖1879年的高莱船厂旧船坞的设计在竞争中获胜。

瓦萨博物馆终于1991年6月15日开馆,这里每年迎来游客超过80万。在馆内有电影厅,电影详细介绍了瓦萨号的历史和整个打捞清理过程。电影用世界各国语言放映,中文也在其中。

参观完瓦萨博物馆就结束了蟋蟀在瑞典的最后一个节目,接下来蟋蟀要乘坐维京航公司的大游轮从斯德哥尔摩度过波罗的海前往芬兰,蟋蟀将在船上过一晚,第二天早上九点就到达芬兰了。

维京航班

船上的超市

维京航(Viking Line)是来往于瑞典和芬兰的最大海上客运公司,在公司确定船身颜色的讨论会上,一位女士取出口红补妆时,大家突然发觉红色异常迷人,于是就定了红色为维京航的基色。游轮很大,可以装下数以千计的旅客。蟋蟀定了第六层靠海的舱房,里面带卫生间,除了床和饭店不一样外,其他没什么区别。船票是一张小纸片,就像停车场里用的那种带磁条的小纸片,船票同时也是自己房间的钥匙。船肚子里有两层供大型旅游客车和轿车停放的巨大通舱。

船舱过道

船上餐厅

船内一切娱乐设施齐备,酒吧,舞厅,赌场,电影院,餐厅应有尽有。游轮航行平稳,如果不是能听到隐约的柴油机轰鸣声,简直感觉不到自己在海上颠簸。蟋蟀一上船洗了澡,立即冲上甲板去享受海风,几只海鸥默默地跟随着我们,忽高忽低地飞着。轮船驶出斯德哥尔摩时,望着岸上,脑子里却还是瓦萨号的影子,甚至有点担心这次航行是不是也会沉掉。

在维京号上用餐是享受,餐厅分自助和点餐。自助餐种类异常丰富,21欧元一位可以尽尝各类美食,当然价格是贵了点,可要想想这是在北欧。位于船尾的餐厅最理想,一大片玻璃窗,用餐时外面的景色也尽收眼底。我很喜欢乘坐海轮,记得小时候母亲带我和姐姐去旅游,在从大连到青岛航行中我们乘坐的是“长更号”。妈妈说有四艏大船呢,它们分别是长自,长力,长更和长生号。妈妈的话到现在我都记的可牢,不知道什么时候有机会再能坐一次长更号,回忆起船上餐厅的大虾,那是维京号上的任何美味都比不了的。

入夜了,充电器的小灯依然亮着。渐渐地我也入睡了,明天醒来时,等待我的又会是什么?

[ 打印 ]
阅读 ()评论 (6)
评论
jesuismalade 回复 悄悄话 谢谢蟋蟀哥哥!
蟋蟀哥 回复 悄悄话 我北欧四国早写完了,在我主页里。还没有帖过来而已,因为帖图太麻烦。

要看去这里:http://www.netchina.org/xishuai/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