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正文

唐山大地震 (图)

(2010-10-24 20:27:22) 下一个

网络时代真的是太棒了。可以找到临时想看的资料外,下了片或者还没在居住的地方上演的电影大多数可以找得到。尤其是中文电影!加上现在的平板电视也都有个4,50寸,观赏时虽然没有电影院的视野及磅礴的视觉享受,了解了故事结构,镜头运用,导演的手法,也可以说享用了80%的原意吧。许多文艺作品如小说诗词也只是用文字就可以让人翱翔在无尽想像的空间。少了视觉的一些刺激也无妨我们对电影的体会。

而且这种侵权的行为也没有那麽的罪大恶极吧。和盗版一样,虽然让投资者受损,可是也让许多穷的学生,贫的劳苦大众有一个管道去欣赏好或不好的艺术。少了一点剧场的热闹吧!也少了一些能源的浪费—--开几英里的车到影院去看,多一些碳,多消耗一些汽油啊!---开玩笑啦, 不过确实是给了我们一些方便,想吃东西马上能吃到是一种幸福啊!

话说好久就风闻“唐山大地震”这部电影是多厶的赚人眼泪。 老是想看电影是找乐子比较重要,悲剧是一定会让人荡气回肠,苦中之乐也是一种乐,可以看。但是太凄苦就避点吧。以前“南京”一系列的电影看了的那种感觉不是喜欢,可是那是我妈妈的故乡,有这种说不出来的不得不看的心理。唐山就没有特别吸引力了,所以没去观看。听到朋友谈的很多後,也想一想要体会那些要带著纸巾去看电影的滋味。周末还闲,就在网络上看完了这部大的,有名的影片!

本来预计有许多悲惨的情景,结果还好。短短的几分钟,加上後来汶川地震的一些,也没有太震撼。整个故事其实是一个人性的挣扎,以地震为事件的起端罢了。不是有许多傻女生喜欢问男朋友---我和你妈都掉在水里面要淹死了,你先救谁啊?--------。加上一些真的两难,一些人性哲理,循著这就产生这片了!

片子是一位亲母亲在危难时要先救儿子还是女儿呢?听来还真的令人伤心!希望这种情节少发生在真实的生活,就存在戏剧里面好了!痛苦抉择後,以为挖出来的女儿没气死了,却很偶然的,那位被放弃的女儿存活下来,这种矛盾,这种纠葛就张力无限了。加上收养她的家庭一些小故事,和那个救活了,可是少去一只手臂的弟弟一些成长过程。母亲的多年煎熬。终於在汶川地震,姐弟一同去救灾时相会。而且女孩知道了母亲这32年来的折磨。决定回去看看母亲。在相见时的一些情感宣?使得多年的疙瘩解除了。

片子用著唐山的名号,所说的也还不错,没有白用。有灾难片的惊天动地的镜头,有生离死别的动人心弦场景,有阖家团圆的大喜圆满结局。也小小的触碰到那些议题。。。因为灾难,固执的过自己以为赎罪或者是决绝的生活的人,还有一般男女之爱的各种限制,嫉妒,妥协!。。。。。好玩的是谈了一些涉外婚姻的事。如此优秀但是有一些心理创伤的女孩好像只有外国人能够接受而且慢慢的抚平她的心灵。。。她的女儿的亲爸爸就是一个只享受欢愉,不负责任的年轻帅哥!还有讲了一些富豪家里会说谎的小孩等等,提出来,看在我们眼中是会敏感的想到导演想说一些额外的话呢?让观众去遐思吧!

对我而言,只有几处情景使得眼内湿润,一是大地震时的人如浮游,二是汶川地震时那位母亲的决定锯女儿的腿,让别的救难人员比较安全!三是母亲跪求女儿的原谅,女儿也觉悟自己的莫名其妙的恨是不需要的。别的拍摄就是一般般了!不太明了那些从头哭泣到结束是哪一类型的朋友,是有许多感情丰富的人,会一发不可收拾。

总之,还是蛮好的电影,好多大场面,歌颂了那些救灾救难的英勇高尚行为。也有追思毛主席过世的庞大天安门聚会。电影技术使地震,万人集结的景色栩栩如生!追悼会上个个哀思,人人带孝,扎朵白花,和我们蒋总统去世时几乎是一样的,现代人大概不会知道那一个以伟人英雄为主的社会为何形成呢。电影也描述了一些不会念书,但是成了大户的改革开放历史机会!那位独臂大款,假如还是个在社会底层浮浮沉沉的小人物时,这故事就难写点!可是把一个不读书而成功的故事讲出来也有开拓视野的功效!

我倒是想如果保持那些传统的思潮如必需要吸收知识,勤奋努力後才能享有好的环境,还更可以述说平凡人是如何度过这些“後地震创伤”的情节!假如那位母亲做个体户成功,成为大户时,不也是一种鼓励吗?她可以好好的照料不读书自怨自残身心有碍的儿子,儿子後来也痛改前非力求上进,在外漂泊的女儿也不会只因为富贵而去相认时,那又是一种故事啊!这种胡思乱想,就是我们看电影时想像的乐趣啊!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