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盛当中

日盛当中(随笔南洋嘉言懿行的文学城空间)让大家一起欣赏一位新加坡青年的文学成长之路!
正文

日盛:福来客栈的命案

(2007-12-19 22:01:32) 下一个
福来客栈的命案 (作者:日盛)

一,今日福来客栈发生了命案。这件事呢必须从头说起。忘了介绍我自己,我姓王,卖书的,大家都叫我作王老板。我可是全镇里最识字最文明的人。自己也是福来客栈的熟客每次下午每次本铺没生意时,就关铺去客栈那儿痛饮几杯酒。这茶馆的掌柜姓曹,叫曹掌柜。众街坊都称呼他为曹国老,这个外号的来因我可不知道,可能是因为他那豪爽的性格而命名吧!曹掌柜有个儿子叫曹廷章,人人皆称呼他为曹少爷。这位曹少爷不如其父,却如其卖鹹鸭蛋{死了的意思]的娘是个吝啬鬼!曹少爷也是个风流的花花公子。也是个好色鬼。而这次命案的死者是曹少爷本人了。

二,一切呢则必须由块玉说起!几月前,本人的书店生意一落千丈,可十分的差劲。故借酒消愁,怎料曹国老不在,只有曹少爷在茶馆。我随口问:“你父亲不在吗?”那彬彬有礼的曹少爷可礼貌的回答“是的。父亲不在家。您想要喝酒吗?”“不了,不了。”众所周知这曹少爷是“鼎鼎大名”的吝啬鬼。大家都还记得当时他父亲不在时,他看店,这时镇里的师爷方大人来了,那时方大人欠了曹掌柜酒钱九两,那曹少爷就大骂了方师爷一顿,骂到了全街坊都知道方师爷欠钱不还钱,搞得他最后被县官革了职。那时大家都说“谁要欠了曹少爷钱,可毫如欠了曹操一条命!”恰好自己身上可没什么钱,曹国老又不在,怎么好意思去买酒呢,就打消了喝酒的念头,正要离开的时候,有位可观就说要卖玉。那块玉可真是旷世美玉,漂亮极了。曹少爷看了看,便问价钱。那位客官可毫不客气的说“五十银两”“我才不买呢!这么贵的玉,我才不买给我家那夫人,那些银两我宁可把它花在怡红院!"不料这句无心话传到了曹少爷的夫人吕夫人。那吕夫人可真气的离家出走,不辞而别。

三,过了几天后,众街坊才发现曹国老去了山西谈生意。这消息对我们这些酒客来说是天大的恶讯啊!谁希望曹少爷继承父业,接管福来茶馆嘛!才不!但酒瘾偏偏要在这时候发作,不的已去福来茶馆那儿喝几杯酒。不过这次茶馆科比上次冷清了许多。到底发生什么事?原来曹少爷坐地起价,一瓶酒从八文钱升到十六文钱,一块包子从一文钱升到了六文钱哟!肯定是那曹少(我可不叫爷了,没那个兴致去叫他声爷了!)为了妻子离家出走的事而心烦,心烦到起价了。原本自己不想钱包大流血,但可真的忍无可忍,难道是天要我戒酒?自己最后索性还是付更多钱去喝酒。哎!曹国老您何时回啊!

四,过了不久,福来茶馆降了价钱,还降回了原价,大家还以为曹国老回来了。可惜事与愿违啊!依然做老板的是曹少爷。不过茶馆到处就贴了好几张白纸。白纸上写的是那些欠福来客栈钱的名单以及他们所欠的钱,还写着“欠钱还钱,否则免进”瞧一瞧,老夫的名字也出现在名单上,说我欠了他们十两银子,那十两银子曹国老不是一笔勾销吗?好啊!你这曹贼,连我欠了福来多年的旧债都要还。哼!幸好本人的书店生意蒸蒸日上,否则我可不还你这十两银子,永不光顾本店!诸位酒客可不这么想了,他们去衙门告状。可是这县官黄大人可不是海瑞转世,况且曹国老可付给县官的税是全镇里最多的,也是京城的百大富商之一。怎么能得罪他呢?结果把案子推翻了。

五,咱们的县官每年一定会派官兵来收取“平安费”家家户户都必须付的钱。好像是第二个税似的。而身为奉公守法的大清子民,大家可是必须要付钱的.至于我的书店呢,能付就一定付,不能付就拿些禁书给那些好色的官兵堵住嘴就行了。反正这里的县官可不是什么包公转世。何须怕呢!。不过当收平安费的官兵来到了福来客栈的时候,曹国老依然在山西只有他那狗儿子曹小鬼(街坊尤其是酒客都对他恨之入骨,仿佛他是他们的杀父仇人似的)在茶馆。官兵问:啊!曹大爷不在吗?曹小鬼:是的官兵:我们是来收平安费的!曹小鬼:什么平安费,几多文钱?官兵:不多不少,二十两银子!曹小鬼:那么贵,不给不给!官兵:为何不给曹小鬼:因为我不给就不给,我才不给你们这些狗官兵!官兵:我们只得如实禀报给黄大爷了。以后有什么事就别找咱们衙门!曹小鬼:“我天不怕地不怕,不找就不找,给我滚出去”那曹少可真厉害,连官兵都敢来顶嘴,这时大家对他可是肃然起敬,也不叫他曹小鬼了。

六,都过了几个月了,曹国老还是没回来,这时镇里来了个洋鬼子和一名华籍的妇女。那洋人来到了福来茶馆,并向大家介绍自己,他叫史密夫,是美国的旅客,刚不久和他那貌美如花的妻子黄夫人结婚,而这黄夫人又是黄大人的表妹。史先生到是个很随和的人,和他相处,大家都觉得愉快。几天后史密夫先生收到了美国大使馆的封信,说要他去南京。但黄夫人爱上了北京,时也不肯离开这儿。史先生索性把她交给曹少爷照顾。

七,曹少爷照顾黄夫人的这段期间,频频出了许许多多的谣言说黄夫人红杏出墙和曹少爷有一段情,曹少爷立刻不承认这些谣言。不过他越不承认,那些三姑六婆就会越来越传开这些谣言。终于在中秋节那晚,曹少爷那时喝得醉,正所谓酒后出狂言,祸从口出。曹少爷竟大喊自己爱上了黄夫人何黄夫人的确有一段情!哇!这件事可不得了一传十,十传百,百传千,千传万,全镇的老百姓都知道这件事了,黄夫人又没脸再获这个世界,上吊弃世。这件事传到了在南京的史先生去,史先生可怒发冲冠的从南京冲到北京去。当他来到了镇里的时候,大家都知道曹少爷将入棺材了。史先生拿这洋枪来到了茶馆。他立刻向曹少爷开了一枪,曹少爷的伙计挡住了那一枪弹。在茶馆和酒的酒客们逃的人影都不见了。曹少爷那时候可慌了跑到楼上去。最后史密夫先生立刻跑上去,然后举起那断魂枪把他那年轻的生命取走了。

八,曹国老第二天回来了,发现自己独生子死了,悲痛欲绝。立刻到衙门要告史密夫先生。可黄大爷可不办案子。原因是自己不想得罪连当今皇上都怕的洋鬼子,而且曹少爷可没付平安费,而且也是他害自己的表妹。因此案子不了了之。曹国老不久想儿子想出了个病来,最后离开了那冷酷无情的人间。而福来茶馆呢,很奇怪自从明暗发生以后,生意可一落千丈,(也有可能使更多的茶馆都在本镇设立分店)曹国老死了不久,福来茶馆也关门大吉,永远不再做生意了。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