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心理

从事精神卫生研究和心理治疗,理解生活和工作中的压力给人带来困扰,希望与朋友共同关心身心健康
个人资料
兰草斋 (热门博主)
  • 博客访问:
正文

放下你的压力(Stress)---第六十四届界生物精神病学年会(1)

(2009-05-15 21:17:04) 下一个


每年,几乎是全世界从事精神病学研究的学者们都会聚到一起交流新发现,更新技术和理论知识.今年是第六十四届,正在温哥华举行.这个专业学术会议是我们这个研究领域规模最大,水平最高的,能学到很多东西,我这几天的脑袋都给各种信息装糊涂了.有些报告与我们大家的生活关系密切,我整理一下笔记与大家分享.

今天给我很大启发的报告是有关压力对精神健康的作用机理.压力,尤其是长期的压力对我们的身体和大脑都有很大的伤害,这个道理大家都知道.现在,我们想知道,压力是怎样对健康起影响,它通过什么样的分子机制和调控机制.在研究压力对神经系统影响时,有一个很常用的动物模型.一般用大白鼠.急性实验是将大白鼠限制行动两小时;慢性实验是每天限制大白鼠行动两小时,连续十天.这时候,我们就可以看到大白鼠行为发生改变.这种行为是一种测试条件性害怕的行为.原理是,将铃声与电击脚底结合起来,几次重复下来,单单铃声就使大白鼠吓的不敢动,呆在原地.正常情况下,如果把大白鼠从给电击的笼子移到它居住的笼子,再给或铃声,大白鼠不害怕,照常活动,因为它们有判断能力,知道自己现在的环境是安全的.就象我们在山沟里怕蛇,在城市的大街上不怕蛇一样.如果大白鼠已经被给了连续十天的限制行动,那么它在居住的笼子中听到铃声也会吓的不敢动.

为什么长期的压力可以改变动物的行为,让它们对伤害性信息敏感呢?我们早就知道,神经系统是会受环境因素的影响,从而在可塑性,环路连接和兴奋性方面发生改变.压力这种环境因素造成了怎样的影响?多年来,学者注重于压力对脑中与情绪密切相关的一个结构:海马回做了很多研究,发现长期,比如大白鼠被限制十天,每天两小时,海马回的神经元上的突起减少,意味着神经细胞间的接触或环路减少.而在脑内的另一个与情绪密切相关的结构,杏仁核却相反,神经细胞上的突起增多,意味着这一部位的神经细胞间的接触增多.而杏仁核部位的神经元的活动可以增强对伤害的记忆,产生焦虑,让大白鼠对伤害性信息过于敏感.这种现象表现在人身上,就表现为创伤后应激综合症.

如果我们有了压力,最好不要长期背着它.尽早把它放下,不要让它给我们造成永久性伤害.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博主已隐藏评论
博主已关闭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