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正文

彷徨·思考·创造 ——致《公开的情书》的读者

(2008-02-07 18:09:51) 下一个
彷徨·思考·创造

——致《公开的情书》的读者





我们的目光相遇了,
虽然我们不曾相识,
但内心的热情告诉我,
我等待和寻找的就是你……

你们的信,象鸟儿从远方飞来,毫无顾忌地闯进我的门窗。一撕开缄口的信封,
热情的喧哗就淹没了我的心房。你说:“我的心灵被敲打了,我想让敲打者听听这
声音是否铿锵。”八年,三千个白天和夜晚,我思索着、工作着、等待着。那往日
的思想和热情,曾如天鹅般地在深谷盘旋,今天终于从千百个年轻朋友那里带来了
回响。
在这广阔而空漠的宇宙,心的距离犹如一颗星和另一颗星之间那么摇远。但相
互理解的信息,把我们联成一个辉煌的星团。




相似的经历并不能
铸造同类的心,
只有内心的火
才能把彼此照亮。

我们的目光充满了信任,问我有着什么样的经历。
我曾经是个顽皮的孩童。无忧无虑的童心就好象三十亿年前的海水那么炽热而
又单纯,没有从生活中溶解那么多盐。我也曾是个忘恩负义的少年。浅薄的幻想和
一时的恶作剧,就会使我心满意足。青年时,我一腔热血,头脑发昏,常常为一些
表面的是非暴跳如雷。
在我渴望知识甘露的时候,祖国大地上却扬起了动乱的黄沙。我看不见蓝色的
天,绿色的地,分不清东南西北。我愤怒了。大雨啊,再滂沱它三千年,洗净这龌
龊的大气吧,管它洪水滔天!原始的海洋啊,再一次覆盖大地吧,让纯洁的生命重
新开始!
这时,我看见了祖国在看着我们。我安静下来。苦涩的海水退去了,心的海滩
上凝聚着痛苦的沉重的盐层。我渐渐明白了生的价值。祖国在爱着我,也在等待着
我们这一代的爱。
朋友,珍惜这深沉的爱吧。只有她才能推动一个古老而又伟大的民族的历史性
转折。让我们一起往前走。




你把我称为兄长,
我们是同一个母亲的孩子。
在一切权利被剥夺之后,
我们心中只剩下她的名字。

她就是我们的祖国。可是你会说,这是怎样一个祖国啊!十年动乱,人民被愚
弄,青年受摧残。只有无穷无尽的等待、沉默和希望。我们每天早上不得不醒来,
而夜晚的梦也是那么平庸而空洞。辛劳和苦恼在我们尚未成年的脸上,过早地刻下
了皱纹。
然而,在这旋风般动荡的岁月中,我们成长了,成熟了。我们登上了历史的山
峰,看见了五千年来照耀着我们民族的灿烂群星,和祖祖辈辈走过的路。雷声渐渐
逼近,我明白了:这是祖国的召唤。




你在遥远的山岗向我呼喊,
希望得到力量和帮助。
你必须独自走完这段路程。
你应该是个强者。

强者并不是天生的。那是一些认识和理解被解放了的热情的人。如果一个人要
去理解人生的意义,准备接受祖国的神圣使命,就需要把自已经历的一切变迁、努
力和感情挫折,统统与整个人类和民族的活动联系起来。你对祖国的爱,对历史责
任的理解,都应该包含在这广阔的时间和空间之内。这时,你的思想就会升华,你
会觉得真正有力量。感情的湖水依然汹涌着,狂风摇撼着你的心,你再也不会被雷
电击倒。
我们和那些个人奋斗者的根本差别就在于:他们追求的是个人的出路;他们只
信任自己,认为个人的能力和智慧是创造的源泉。我们追求的礼国的出路;我们也
相信自己,但我们认为,离开了对中华民族的爱,离开了祖国繁荣强盛的目标,离
开了用科学审视社会和人生,我们将没有力量走完这艰难的历程。一个人之所以是
强者,就因为他肩负着历史的使命!




写下这些带有缺陷
但却是真诚的文字,
我们要证明
这一代人的存在。

你们问我为什么要写这部小说,我并不是在写小说。我只是献出了一颗不说谎
的心。
我并不是狂妄分子。我只能这样思索,这样写。要知道,每一次的转折,都在
生活的威严的目光下进行。
我说了一大堆废话,那是给专门爱挑剔别人的尊贵者看的。在隐隐约约的字里
行间,灌进去了一些我们体会到的真理,那是供你们批判的。还有一点点和胡说八
道相去不远的希望和幻想,愿孩子们能够发现它。
有人说,这部作品没有故事、没有细节、没有高潮。还有的人,随心所欲地挑
出几个刺目的字眼,再涂上憎恨的色彩,说它离经叛道。也许,这是由于我们对文
学有不同的理解。
文学,也应该是一种探索,一种创造。今天的文学家和科学家有着相同的使命。
科学家在发现新的世界、新的自然规律;文学家则应该努力发现新的人、新的生活
准则。




我们赤身裸体地站在
这个被污染的星球上,
为了孩子们,
我们开始那纯洁的创造。

这是一个科学和文明迅速更新的时代。可是,在我们的土地上,平庸成为公认
的美德,历史上大师们创造的概念大厦压得人们喘不过气来,缺乏创造的热情和才
华。这一切如何得了呢?于是,青年人渴望破坏。但是,朋友,你必须去创造。思
想的垦荒者,如果只是去清除愚昧的野草,而没有在这块空地上不失时机地播下种
子,那么,要不了多久,这块浸满先驱者血汗的空地就会重新长满迷信的荆棘。
掰开洁白的贝壳,我们寻找创造生命的双螺旋。不停顿地创造,这是新时代人
的良心。
朋友,给你们的信我们还没有写完,因为生命的路还根漫长。让我们用过去的、
现在的和将来的创造,来报答你们的信任。

(原载北京出版社《公开的情书》单行本)
------------------
一鸣扫描,雪儿校对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