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山夜语

此中有真意 欲辨已忘言
正文

“征调”,奉献与屈辱交织的历史

(2011-01-12 14:15:07) 下一个

抗日战争是如何惨胜的,如今的青少年怕得好好补补课。

“征调”一词,估计90%以上的中国人都没听说过。它是抗战时期的特产,除了亲身被“征调”,以及以后因“征调”而受牵连的家属外,很多人不会知道它存在过。

在抗战最艰苦的时期,在大后方的人们勒紧了裤腰带,有钱出钱,有力出力,连叫花子都捐出了乞讨的钱,为的就是救国保种。为了能达此目的,人们不会计较任何的付出和牺牲。

那时的大学生毕业生全都要集体征调从军抗日。国民党从中做了手脚,强迫大家要加入国民党,怕别人不干,就搞了个集体征调,集体加入国民党的花样。所以后来文革时,那时的大学生毕业生全部都被打入另册,成了牛鬼蛇神。不光是大学生毕业生,文化人,在大后方,特别在陪都重庆,在工厂搞设计、生产的,跑运输、仓储的,医院救死扶伤的,各行各业都了纳入战时状态,都搞了集体征调,集体加入国民党这一套。人民要不惜一切救国,可统治者想得不同。所以,搞党国不分,其实国共都一样。

在文革清理阶级队伍的运动中,大学的重庆同学几乎全部沦陷,都成了“可以教育好的子女”。外地同学很奇怪,为什么重庆那么多国民党。那时,有多少人能知道真实的历史是怎么走过来的。现在,又有有多少人能理解的那段历史,能明白其中的代价有多大。

记得文革时,班上有位红卫兵因出身于重钢工人之家,一直都得意洋洋,逢人便宣扬他出身之正宗:是 “ 红五类 ” 之首工人阶级,还是工人阶级之首产业工人,更是产业工人之首钢铁工人。当文革 “ 深入 ” 发展到 “ 清理阶级队伍 ” 阶段时,他也萎了,沉默寡言不再言语。原来抗战时,重钢属于军工厂,军工厂的职工全都要集体征调,集体加入国民党,他父亲的“红色”也就褪色了,从座上客一下子沦为阶下囚。那时,中国仅有的一点现代工业能搬的都搬到重庆来了,要说中国的正统产业工人阶级,他们都在防空洞里日夜生产着抗战军需品,确实是维系着中华民族不倒的精神堡垒。只是颜色不是那么“红”,历史就是那样走过来的。重庆是抗战陪都,自然就没啥 “ 干净 ” 的“红”人了。

好在老百姓心中有自己的的是非正邪标准,从网上也可看到,像 “ 八百壮士 ” ,卢沟桥抗战老兵、远征军老兵在老百姓心中还是有极崇高的地位。

在2005年感动重庆的十大人物中,有当年抗战的英雄,八百壮士中唯一幸存者杨养正老先生(杨老先生刚刚过世),这还是让人十分欣慰,尽管扭扭捏捏,从“抗战有罪”,“国民党残渣余孽”到城市受尊敬的楷模,社会还是在缓缓进步。

“红”不是唱出来的,演出来的,而是一滴滴鲜血染出来的,一个个生命拼出来的。一寸江山一寸血,十万青年十万军,抗战的代价,不仅杨养正老先生为代表的老一代在付出,他们的儿孙后代在入学、就业、日常生活中也在为“抗战” 付出代价。大陆“抗战史”这一课远远没有结业。了解了历史,才识得真英雄——那些默默奉献血汗,又默默承受苦难的国之栋梁。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