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描淡写-小客厅

“芝兰生于幽林,不以无人而不芬。”轻描,淡写,用文字来尝试一种审美。 (^.*)
正文

有趣的<论语>(节选)(三) (图)

(2005-10-08 07:24:45) 下一个
雍也第六(共三十章) ●哀公问:“弟子孰为好学?”孔子对曰:“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①。不幸短命死矣②,今也则亡③,未闻好学者也。” 【注释】①迁:转移。贰:重复。过:犯过失。②短命:指颜目早逝,仅三十一岁。③亡(wu2):“无”:没有。 【译文】鲁哀公问孔子说:“你的学生中哪一个是最热爱学习的”孔子回答说:”有一个叫颜回的学生好学,他能不把怒气发泄到别人身上,也不犯同样的错误。不幸的是短命死了。现在没有这样的人了,我也没有听说过有好学的人了。” ●子华使于齐,冉子为其母请粟①。子曰:“与之釜②。”清益,日:“与之庾③。”冉之与之粟五乘④。子曰:“赤之适齐也,乘肥马,衣轻裘⑤。 吾闻之也:君于周急不继富⑥。” 【注释】①子华:人名,姓公西,名赤,字子华,孔子的学生。使:出使。粟(Su4):谷子,代指米。②与:给。釜:古代量名,六斗四升为一釜。③益:增加。庾:古代量名。二斗四升为一庾。④秉:古代量名,十六斛(hu2)为一秉,一斛,为十斗。⑤适:拄,去。衣:穿,作动词。⑥周。救济。急。穷困潦倒。继:接济。 【译文】子华出使到齐国去,冉子替他的母亲向孔子请求给点米。孔子说:“给他一釜吧。”冉于请求多给些,孔子说:“再给她一庾吧。”冉子就给了他母亲五秉。孔子说:“子华到齐国去,乘的是肥壮的牛马拉的车,穿的是较暖的皮袍。我听说过: 君子救济急切需要帮助的穷人、而不应诊救济那些富人。” ●季氏使闵子骞为费宰。闵子骞曰:“善为我辞焉!如有复我者②,则吾必在汶上矣③。 ” 【注释】①闵子骞:人名,姓闵(min3),名损,字子骞,孔子的学生。费:地名,季氏的家邑。②复我:再来召我。③汶(wen4):水名,即现山东的大汶河。汶上:指汉水的北面。暗指齐国。 【译文】季氏派人请闵子骞做他封邑费那个地方的总管。闵子骞对来人说:“好好代我婉言谢的吧!如果再来召我去的话,那么我肯定已逃到汶水的北边了。”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①,一飘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②。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注释】①箪(dan):古代盛饭的器皿,竹制,呈圆形。②堪:忍受。 【译文】孔子说:“颜回,多么贤德阿!一竹筐饭,一瓢子水,住在狭小的巷子里,别人都不能忍受那种苦楚,颜回却不改变他的乐处。多么贤德啊,颜回!” ●冉求曰:“非不说子之道①,力不足也。”子曰:“为不足者,中中道而废,今女面②。” 【注释】①道:主张。② 女:第二人称,相当于“你“;面:画线。 【译文】冉求说,不是我不喜欢您的主张,是我没有足够的能力去实行。孔子说:“假如真的是没有力量去实行,就会走到半道走不动了。现在你却是自己停留不前。 ●子谓子夏:“女为君子懦①!无为小人懦!” 【注释】①儒:指读书的人,仿生、学者。 【译文】孔子对于夏说:“你应该做一个有道德修养的君子型的学者,不要出一个缺德无修养的小人式的学者。” ●子游为武城宰①。子曰:“女得人焉尔乎?”曰:“有澹台灭明者②,行不由径③,非公事,未尝至于偃之室也④。” 【注释】①武城:鲁国的小城邑。②澹(dan4)台灭明:人名,姓澹台,名灭明,字子羽,后成为孔子的学生。③径:小路。④偃:即孔子的学生子游。 【译文】子由做武城这个地方的长官,孔子说:“你在那里得到了人才吗?子游说:“有一个叫澹台灭明的人,他处事行正道,不为公事,他从来不到我屋里来。” ●子曰:“孟之反不伐①,奔而殿②,将人门。策其马③,曰:‘非敢后也,马不进也’。” 【注释】①孟之反:人名,鲁国大夫。伐:夸耀。②奔;逃奔、败走。殿: 军队撤退时走在最后叫殿,此指留在最后面掩护全军撤退,鲁哀公十一年(公元前484年)鲁国与齐国打仗名军大败而退,孟之反留在反面掩护。③策:马鞭,此作动词,鞭打。 【译文】孔子说:“孟之反不自我夸耀,仗打败撤退时,他留在最后掩护,快进城门时,人们欢迎他,赞扬他,他却鞭打着马自谦地说:‘不是我敢在最后面走呀,是我的马的不快呀’。” ●子曰:“不有祝陀鮀佞①,而有宋朝之美②,难乎免于今之世矣。” 【注释】①祝:宗庙官名。鮀(tuo2):卫国夫人,字子鱼,有口才。佞(ning4):善兽辩。②朝:宋国公子,容貌美。 【译文】孔子说:要是没有祝鮀那样善辩的口才,却有宋朝的美貌,恐怕在当今是难以避免祸害了。” ●子曰:“谁能出不由户①?何莫由斯道也②?” 【注释】①户:门。②斯道:这条路(喻指仁义之路)。 【译文】孔子说:“哪一个能够走出屋门却可以不从房门经过?为什么没有人在这条大路上行走呢? ●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①。文质彬彬②,然后君子。” 【注释】①质:本质,内容。文:华美,有文采,此指形式。野:野人,指鄙略。史:在官府掌管文书的人,此指浮华虚夸。②彬彬:形容不同种类的物质参杂搭配适当。 【译文】孔子说:“质地胜过文采,就会显得粗俗野蛮;文彩胜过质地就会显得浮华虚夸。质地和文彩同合适当,这才是一个君子。” ●子曰:“人之生也直,罔之生也幸而免①。” 【注释】①罔:欺骗,不直。此指不正直的人。 【译文】一个人因为正直,所以在人世上能够生存,不正直的人有时也能在人世上生存,那是由于他侥幸地躲避了灾难。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译文】孔子说:“懂得某种学问比不上喜爱他,喜爱它不如把研究这种学作为快乐。” (^&*)非常喜欢这句话,其实活着也一样的,一个热爱生活的人,才容易从生活中处处发现乐趣的人——哪怕是一片垃圾,也努力地去它上面发现一棵的青翠,一朵花的烂漫…… ●子曰:“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①;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 【注释】①语(y4):告诉。 【译文】孔子说:“天赋中等水平以上的人,可以告诉他高深的学问;天赋中等以下水平的人,不可能向他讲高深的学问。” ●樊迟问知,子曰:“务民之义,敬鬼神而远之①,可谓知问仁,曰:“仁者先难而后获②,可谓仁矣。” 【注释】①务:致力、专心从事。远:远离,作动词。②先;在……前。后:在……后。 【译文】樊迟问怎样做才可以称作聪明,孔子说:“致力于老百姓称道的合的事情,尊敬鬼神却远离他,这样才算是聪明。”奖迟又同怎样才算有仁德,孔子说:“有仁德的人对很难的抢在人前面做,对能获得奖赏的事便退居在别人的后面,这样才可以算得有仁德。” ●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译文】孔子说:“聪明的人喜欢水,有仁德的喜爱山。聪明的人经常活动,有仁德的人经常恬静。聪明的人心情愉快舒畅。有仁德的人健康长寿。” ●宰我问曰:“仁者,虽告之曰:‘井有仁焉’其从之也?”子曰:“何为其然也?君子可近也,不可陷也①;可欺也,不可罔也。” 【注释】①逝:往,去,此指去井边设法救起掉入井里的仁人。陷:陷入井中。 【译文】宰我问道:“有仁德的人,即使告诉他说‘井里有仁人掉下去在那儿’,他会反着跳到井中去吗?”孔子说:“为什么要这样做呢?君子可以让他去井边想办法救人,但不能也让他陷入井中;君子可以被人欺骗,但不能受别人愚弄。” ●子曰:“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失①!” 【注释】①畔:通“叛”:违背。矣夫:语气调。 【译文】孔子:说“君子要广泛地学习一切知识,并且用礼来约束自己,这样就可以不背离君子之道了。” ●子见南子,子路不悦①。夫子矢之曰②:“予所否者,天厌之③!天厌之!” 【注释】①南子:卫灵公夫人,把持朝政,行为不正。说:通“悦”,高兴。②矢:通“誓”。发誓。③否:不对,指做事不合于礼。厌:弃绝,厌弃。 【译文】孔子去见南子,子路不高兴。孔子对天发誓说:如果我的行为不合礼、不合道的,天厌弃我吧!天厌弃我吧!”(^&*) ●子曰:“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①!民群久矣。” 【注释】①中:折中,调和,无过无不及。庸:平常、普通。中庸:孔子学说的最高道德标准,主张一切言行要不偏不倚,守常不变。至:极点。 【译文】孔子说:“中庸作为一路道德,可算是顶高的啊!但人们缺少此德已经很久了。” ●子贡曰:“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忙乎?”子曰:“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①!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壁②,可谓仁之方也已。” 【注释】①病:担心,忧虑。②近取譬:以自己打比方,即推己及人之意。 【译文】子贡说:“假使有人广泛地给百姓以好处和救济,这个人怎么样呢?能称得上是仁人吗?”孔子说:“不仅是仁人!还必定是个圣人啊!尧舜还恐怕做不到这呢!有仁德的人,自己想建树的也还语助别人建树,自己想要做到的也帮助别人做到,能由自己推及到别人身上,这可以说是实行仁的方法。” ○ (^&*)这句话好象跟佛教上的“自觉“、“觉他”、“觉行圆满”有异曲同工之处。这里的“仁德”估计是佛家所说的“觉他”阶段。(^&*) 记得以前走马观花地看《白话金刚经》时,有关“佛”的解释是:所谓的“佛”按音翻译的话,是“佛陀”、“佛驮”、“浮陀”、“浮屠”、“浮图”、等;但是如果音译的话就是“觉者”、“知者”、“觉”——而所谓的“觉”包括三种,即自觉、觉他、觉行圆满。 据说,凡夫俗子都是“三觉全无”的,声闻(注:就是名誉或声望)、缘觉(注:一种佛教修行者所证得的果位。这种果位是阿罗汉中的一类,不从佛陀或其他人那里听闻佛法,由自己的努力了悟四圣谛、证涅槃。另外他也不对他人宣说自己证悟的真理,所以不能成为人天道师。缘觉是梵语辟支佛的意译,唐僧慧苑认为,辟支佛意译作缘觉是错误的,应该译作“独觉”才正确。)二圣只是“自觉”,菩萨自觉觉他,但觉行尚未圆满,惟有佛才是三觉俱全,大彻大悟的。 注:小乘佛教以阿罗汉为最高果位,也无“多佛”思想,佛就是释迦牟尼;而大乘佛教中“佛”除了指“释迦牟尼”外,还泛指一切觉行圆满者。
[ 打印 ]
阅读 ()评论 (2)
评论
轻描淡写 回复 悄悄话


轻描淡写 回复 悄悄话
更正:

最后的『但是如果音译的话就是“觉者”、“知者”、“觉”』中的"音译" ☞ "意译" .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