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描淡写-小客厅

“芝兰生于幽林,不以无人而不芬。”轻描,淡写,用文字来尝试一种审美。 (^.*)
正文

045 纵有万种风情 (图)

(2005-05-08 00:22:58) 下一个

一个女人曾经告诉我。 在她刚刚懂得打扮自己的时候,就对中国传统文化中那种微妙精致、深藏不露的东方之美有着骨子里的迷恋。所以,一看到街上那古香古色的中装店,便犹如见了远古美人一般惊艳,然后总要满怀怀想地进去看看。 她毕业的那一年,学校里举行一个艺术节,做主持人的她翻遍了衣橱,也找不到一件中意的舞台服装,最后,跑回家,扯了几米丝绸纱布,让心灵手巧善女红的母亲给她做了一身衣服:象牙色的丝质偏襟小褂,胸前是一丛雅而不素的兰花,黑色及脚踝的长裙,裙下是几朵别致而夺目的小花,再加上她自己缀以绣片儿的半高跟儿布鞋,这一身古典而雅致的服装让她在艺术节上占尽了风光,也赢得了不少掌声。 她说,我就是爱那些中式旗袍啊、对襟小褂、立领小棉袄儿、绣花鞋什么的,在她眼里,这些不仅仅是一种审美的别具一格,更是一种源远流长的情结——那花红柳绿的面料,细致精巧的花边,密不透风的立领和各式盘扣,多么容易让人遥想起从前某个时代女人的妍丽风情:那一条条诗意的曲线,勾勒出一个个娴雅如兰的精灵女子,飘摇着,袅袅如烟,载着那个年代的精美、含蕴与时髦,隔着时空的隧道飘出清幽的暗香来…… 她还“独具慧眼”地告诉我:看吧,用不了多久,人们对待时尚的定义就会让我们老祖宗的服装来演绎了,不信,你就瞧着吧! 果不其然,去年唐装还是 “小荷才露尖尖角”,今年便已“千树万树唐装开”了, 这大概跟2001年10月上海的“APEC”会议以及审奥时强劲的“中国风”有着紧密的关系吧。佳节过后,大街小巷穿起唐装的人更是比比皆是,电视上、杂志封面上,哪个主持人不穿件唐装那准是个“意外”,就连老外,也都披上了最具中国特色的唐装——前几天看电视,瞧见一对穿着对襟红棉袄和蓝缎长褂的洋父女,端然坐在太师椅上,那富贵矜持的神情,还真像中国古代家丁兴旺的员外呢,有趣极了。 看来,唐装盛行,正应了一句话:时尚就像咳嗽一样是控制不住的。就是嘛!满目花团锦簇、姹紫嫣红的唐装,其流行指数的滚烫度,真的是想“忍”着点儿恐怕都无能为力了。 不过,今年的唐装从工艺和款式上来说,是不同于以往的,推陈出新地改良是今年唐装的最大特点。本来很传统的男人的短褂、马褂、对襟袄,女人的坎肩、兜肚、小棉袄、旗袍等在设计师的巧手设计下,都披上了潮流的外衣,更加亮眼。在传统服装的制作上,历史上曾经流传着“苏州手艺巧,广州式样新”的赞誉,今年的高档唐装更可以用“苏州的工艺,广州的款式”来概括,但是价格却也是不菲的,你若是想买一件高档的旗袍或者大褂,花到你1个月的薪水恐怕都略显紧张,但是那精巧的刺绣,独一无二的款式,别致的绣片儿以及手工盘花纽扣,是让真正爱美的女人宁可掏干腰包也在所不惜的——我前两天去北京,在一家唐装店看到一款简直美仑美唤颇具晚清风格的(有点儿像《橘子红了》里秀禾穿的那种)大对襟褂儿,是那种洋溢着喜气的中国红,密密的金色蝴蝶盘扣,别具匠心的手工绣花,整件衣服带给人的审美情趣相当完整,但是标价2600元,讲了半天价老板最后说最底不能低于2000元,要不是最后一摸口袋差了400元,我一定饿它7天也坚决买下来大美一把,呵呵。 今年的唐装面料上还是以传统的真丝、锦缎、丝绒、麻纱为主,辅以各种新型的花边材料和绣片儿配饰,更是炫人。比较而言,缎子质感柔滑,适合那种比较贴腰身的剪裁,如果一个女人着一袭缎子短旗袍,那将会散发出清丽温婉的韵味。而有着细微均匀皱纹、薄而透明的泰丝,质感轻柔,会为女性增添了几许妩媚,将窈窕身段能恰倒好处地凸现出来。丝绒的服装,则更可以尽显华贵风姿,嫣然端庄,将女性的婉柔与典雅衬托得淋漓尽致。此外,唐装也可以结合多种布料,通过特殊的剪裁和不同的长度,达到老少咸宜的境界,比如棉布,如果剪裁得当和选做的款式得体,也可以让年轻的女孩穿着出一种粗朴和素雅的风致来。 另外,据专业人士介绍,唐装的细节和配饰以及穿着是十分重要的: 首先是纽扣,很是讲究,针对不同的设计应该采用不同款式的纽扣,比如花纽、葫芦纽、琵琶纽和功夫纽等等,如果有兴趣你还可以也亲自设计了许多精致的纽扣,为自己的服装锦上添花。但是最重要的一点是纽扣一定要和唐装的材质相符合,你不能着一款典雅的锦缎坎肩,而订几粒塑料或者金属纽扣,那将是大刹风景。 和唐装搭配的包袋最好是“中国包”,丝的、棉的、毛的、麻的、绸缎的都可以,关键是要和衣服的色调和谐,或同色系或有反差的——有时候,大红配大绿,大俗即大雅也,效果反倒不同寻常。 珍珠项链、玉镯是唐装的传统伴侣,但最新的伙伴是小巧而璀璨的名表,它和怀旧的唐装可以撞击出时代感极强的火花,表现出了现代女子贤淑中的一点点张扬;抑或是佩戴一些别致的工艺品,比如简约点的少数民族银饰,环佩丁当的也很有意思,但是不要在商场里购买流水线上下来的成品,最好到有街上挂牌的特色小店去,因为那里不仅有独特的材质,最重要的是不会“撞衫”的创意设计,会让你有独一无二的特别感觉。 在发型上,别以为唐装只能搭配盘成一个髻的发型,虽然安全,却未免有些保守和过时。干练的短发女性尽可以选择高领、四方领、不对称斜领的唐装,现代的搭配美学强调的就是一点点刻意的不和谐;另外,如果有兴趣,烫发、碎发、麻花辫等也是一种不错的尝试。 当然,如果是穿旗袍,别忘了配一双纤巧的皮鞋,一只像样一些的手袋,走路时稍稍注意挺胸收腹,这样子便也过得去了;当然更加地道更加风情当然也更加时尚的穿绣花鞋啦,绣花鞋不仅质地柔软,穿着舒适,也具有环保意义,更加讨人喜欢的是它最能把唐装的妙处发挥得淋漓尽致——想想看,一个别出心裁的女孩,上身一件贴身而玲珑的中式上衣,下身一款碎花棉布阔脚裤,脚上配一双绣花鞋,时髦的,调皮的,秀气的,传统的,反正独到好处的想像都会有了!这里需要郑重提醒的是,如果是穿兜肚或者半身的服装,配长裙短裙以及七分裤都是无可非议的,但是你千千万万别穿牛仔裤和松糕鞋,因为那已经成为《2002年春节八大俗之艳俗》之一了。 总而言之,唐装的美是一种典雅而高贵的美,更是一种最具中国特色的东方美,这种由唐装内涵所决定的文化品位从前限制了它的普及、大众化,而今,它终于迎来了成熟的时机,成为一种绝对的时尚绝对的流行。这种流行不是盲目的,也不会仅仅成为一个瞬间一个片段,而将是很长一个时期的、充满理性地盛行着,就像盛唐时期,海外对华人的一个充满赞誉的称谓:唐人。同样道理,国家强盛,其文化尤其那种个性的独特的文化就会被世人所注目所流行——随着我国经济的日趋繁荣,唐装将会成为世界时装王国里的一朵奇葩,散发出她所独具的魅力,成为一个永不落伍的派系。 于是,纵有万种风情,都让唐装说。 备注: 这是三年多前的文字,搬上来,充个数. 今天再看起来这些应景的文字,看着那些曾经言不由衷的句子,就像看小时候妈妈给做的一件衣服,有些亲切,却已不和时宜了,于是更是感叹:所谓的时尚流行,所谓青春红颜,都如烟云,罢了. 想起日本古代美女歌人小野小町所叹的那句和歌:"太息花色今更易,此身虚度春雨中。"大意是说:樱花的颜色完全褪色了,与花的命运一样,我娇美的容颜也完全衰老了。在世情冷淡的忧虑之中,眺望著漫天细雨,就这么稀里糊涂地虚度光阴。 " 嗯,是的,女人在青春美丽上所搞的小心思,终究是逃不过岁月的敲打的,零落成泥,如那昨日随风飘散的满地黄花.
[ 打印 ]
阅读 ()评论 (6)
评论
轻描淡写 回复 悄悄话 哈哈哈......真逗.:)

下面呢?是穿裙子还是裤子呢?呵呵,可能另类点搭配,他们很难用什么标准去审美你的时候,你就是标准,有时候,破除常规试一下,也许会有出其不意的效果,但也许就是死路一条.
呵呵.
玄米 回复 悄悄话 上次和朋友们聚餐,穿了那件丝绒袄,被朋友说成像地主婆。
轻描淡写 回复 悄悄话 呵呵,谢谢你的喜欢.:)

以前也买了几件,也定做过几件,可是出了国,穿的机会不太多了.中式衣服如果按传统的穿法,是有点难搭配,有时候还会显得"老气",所以,以前穿的时候,经常打破那种规矩.比如那种绣花的卡身小棉袄,底下配厚的短款小棉裙就很传统而时尚,另外丝巾的搭配,也会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但是,经常下面穿牛仔,里面套一件短及大腿的吊带裙,然后外面穿中式的改良的小袄,再配一条比较时尚(传统的那种丝呀绸呀,不是特好,如果35岁以下的话)长毛围巾,也很有意思的.牛仔最好喇叭的....

我觉得现在如果全身上下都按传统方法穿(平时,不是特殊场合),会比较"个",而且容易老气,而搭配起来,把传统时尚化,也很有意思.

一点心得,希望彼此多交流.:)
玄米 回复 悄悄话 喜欢你的博客。
喜欢中式服装,薄的绸,厚的缎,特别是那种在缎面上绣着好多蝴蝶的小棉袄。
去年回去买了件缎夹袄,黑的金丝绒上,前襟后背和一只袖子上分别手绣了几朵牡丹花,好看。
中式衣服最头疼的是下面的裙,裤不好配。
轻描淡写 回复 悄悄话 贴完这贴,不禁瞥了一眼我已经挂在墙上做房间装饰的一件旗袍旧衣,当初是怀着多么欣喜的一种心情逛了多少的路,才买得来的呢?然后又漂洋过海,带它到异国.后来,却仅穿过有限的几次,

素日里,那种能让一眼瞥出民族特色的衣服,大多沉积箱底.不再想穿了,扔掉太可惜,于是挂在墙上,成为夜深人静时缅怀过去的一个入口.或者,若干年后,白发苍苍,我给膝盖上的小孙女讲叙年轻时的故事时,也是触景生情的一个凭证吧.

想到此,不禁笑,呵呵.女人啊,有时候真的是很感性而浅薄----对没有意义的一些小事上,总喜欢花费很多小心思,还有对衣着的喜新厌旧,也是每个女人的通病吧,谁都不例外.但是想一想,于女人的生命而言,有时候,一点小感性,一点小浅薄,一点小心思,一点小细节,甚至一点小虚荣,一点小伎俩,一点小卖弄.....在一个恰当的范围,也是美丽的吧.:)我想.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