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正文

吴凤翔虎穴刺杀日军将领

(2011-02-25 20:42:10) 下一个

吴凤翔,1913年生于郏县薛店镇吴村一个农民家庭。学生时代他受进步青年王永泉及中共地下党员牛子龙的影响,17岁便开始参加革命工作,25岁加入中国共产党。吴凤翔一生戎马,在抗日战争时期积极组织武装力量与日寇作战,为中华民族的解放事业作出了自己的贡献。

智刺吉川贞佐

“在我父亲辉煌的抗战生涯中,深入虎穴刺杀日本特务机关长吉川贞佐等人是其中最辉煌的一笔。”7月6日,吴凤翔的女儿吴金枝激动地对记者说。吴金枝现在郏县县委党史办工作,在兄弟姐妹中,她对父亲的人生历程了解得最清楚。1940年6月22日,在戒备森严的开封日军特务机关总部,日军华北五省特务机关长吉川贞佐等5名日本侵略者被刺杀。6月25日,《河南民报》首先披露了这一震惊中外的消息,随后,国内外报纸均在显著位置予以报道。刺杀吉川等人的便是吴凤翔。一时间,吴凤翔被誉为“大无畏的民族英雄”。

那么,吴凤翔是如何进入戒备森严的开封日军特务机关总部,又是如何成功刺杀吉川等人的呢?

据史料记载,1940年3月10日,因杀死村中恶霸被捕入狱的吴凤翔,在中共地下党员王永泉的帮助下,在狱中组织暴动,并取得了成功。不久,中共地下党员、吴凤翔的老师牛子龙安排他刺杀吉川。听说要杀日本鬼子,吴凤翔欣然接受了任务。

经过周密安排,吴凤翔只身潜入开封城内,当时的开封城到处设岗增哨,各个城门逢人必搜。他决定首先接近开封日伪特务队长权沈斋,此人奸诈狡猾,专拍日本人马屁,颇得“主子”赏识。

吴凤翔向权沈斋陈述自己的“处境”,表示要投靠皇军,并几次送礼给权沈斋。权沈斋仍然不相信他,问他跟牛子龙是什么关系?

吴凤翔心中一惊,但不动声色地说:“我与牛子龙是相识,且关系不错,但那都是早年的事了,这几年我过着与世隔绝的生活,连牛子龙的下落也不知道。”

权沈斋告诉他,牛子龙当时在军统豫站,因为刺杀开封的日本汉奸,日本人正想抓他呢。

吴凤翔立即表示愿去做牛子龙的策反工作。权沈斋立即表示:“你如果能劝牛来开封,我愿在吉川面前为你请功!”

吴凤翔返回郑州,秘密会见牛子龙,两人一起分析形势,决定见机行事,先取得权沈斋的信任。于是,吴凤翔返回开封向权沈斋报告,说还未见到牛子龙,但见到了自己的换帖朋友王宝义,现在王宝义手下有千余号人,愿随自己投靠皇军。权沈斋答应请示吉川后再给他信儿。

当晚,吴凤翔来到权沈斋处听信儿,权沈斋向他传达吉川的口谕:据皇军掌握的情报,军统豫站刚得到一批新式美制左轮手枪和燃烧爆破伞,你再赴郑州,若牛子龙真的愿来开封会晤,你就先带回两件上述武器为据。至于王宝义,你先把花名册拿来面呈吉川。

吴凤翔又返回郑州,向牛子龙汇报情况。两人认为,接近吉川的目的即将达到,刺杀之事不宜推迟。两人当即商定:派王宝义等4人混进开封,听候吴凤翔指挥,见机行事。1940年6月20日,一切计划安排就绪之后,吴凤翔按照事先约定,由权沈斋带着他向吉川引见。一路上,吴凤翔暗暗记下路径,最后随权进入了一个不大的院子里,来到了吉川贞佐的办公室。吴凤翔“恭恭敬敬”地呈上了新式美制左轮手枪和燃烧爆破伞。吉川看到两样武器,得意得哈哈大笑,连夸吴凤翔“大大的好!”吴凤翔忙乘机说:“我的副司令王宝义也很想晋见机关长,让我带来了花名册,请您过目。”吉川接过厚厚的一本“花名册”,胡乱翻了几页,对吴说:“你的副司令想来,可以,让权队长安排吧。”就这样,吴凤翔取得了吉川的信任,并且获得了两张出入日军特务机关总部的特别通行证。1940年6月22日下午6点半左右,吴凤翔带着王宝义,胸挂特别通行证,顺利通过日军特务机关总部的大门。与此同时,执行刺杀任务的其他同志有的扮成小商贩,在总部大门附近望风,有的则雇好了人力车,在山货店街南口等待接应。

吴、王二人穿过院子,来到吉川和翻译官程凯住的小天井院。按照预先计划,吴凤翔打西屋的吉川,王宝义打南屋的程凯。两个人一使眼色,分头接近目标。吴凤翔来到西屋门前,忽然听到屋里有几个人在说话,情况与原来估计的不大一样。怎么办?不打吧,已来吉川的住室外,太可惜;打吧,敌人人多,弄不好要吃亏。时间不容吴凤翔犹豫,他很快拿定了主意:打!

就在吴凤翔推门时,吉川的一个卫兵正好开门出来,说时迟那时快,吴凤翔抬手一枪,正中卫兵脑壳,那家伙扑通一声倒在门槛上。不等屋里人省悟过来,吴凤翔跨进门槛,先向一个日本军官开火,一枪打个正着,那日本军官倒在桌子上。吉川已经抽出了战刀,绕过桌子向吴扑来,吴凤翔连扣两下扳机,糟糕,手枪没响。幸亏吴凤翔是个用枪老手,事先就备好了两把手枪,随即掏出另一把手枪连续射击,吉川晃晃悠悠地倒在了自己的战刀上。

在吴凤翔对付吉川之时,王宝义到南屋未发现有人,也转身来到西屋,两人一阵猛打,屋里两名企图反抗的日本军官也被击毙。两人缴获了特务机关的文件和吉川贞佐的记录簿后迅速离开小院。由于院子较深,枪声并未惊动门卫,二人顺利撤出总部,随后与外面的同志会合,向中牟撤退。

事后,报纸披露,在这次行动中,共有5个日本人被杀,除吉川贞佐外,还有日本驻开封部队参谋长山本,日军驻北平部队赴开封视察团团长瑞田,日军开封宪兵队队长腾井治和一名卫兵。汉奸程凯因外出保住了一条狗命。

家乡吴村保卫战

吴凤翔的家乡吴村位于郏县城西约15公里处,现属薛店镇管辖,是个不小的村落,抗战时期它还拥有完整的寨墙。抗日战争时期,吴凤翔带领抗日队伍转战于郏县、汝州、禹州、许昌等地,与日伪军进行过多次战斗。令吴村人记忆犹新的还是发生在吴村的那场保卫战。7月5日,记者踏进吴村采访时,当年的寨墙已消失殆尽,映入眼帘的是一排排村民新建的平房和楼房。提起吴凤翔的大名,上点年纪的村民都知道。77岁的老人吴玉安忆起吴凤翔,显得颇为自豪和激动:“他到哪儿都是个英雄,我从十几岁时就追随他一起打仗,论辈分我应喊他三大(叔)哩。”

据吴凤翔的女儿吴金枝介绍,吴村保卫战发生在1945年1月21日,那天,吴凤翔带着18名随身护兵回到吴村,准备接自己的妻子。当时吴凤翔已是远近闻名的抗日武装领导人,日军和汉奸都想捉住他。闻知他只带十几个人回了吴村,日军和当地的伪军头子李长有立即组织大批日伪军将吴村团团包围,当时的日伪军多得就像蚂蚁祈雨似的。然而,经过激烈战斗,在群众的参与和帮助下,18名抗日战士在吴凤翔的指挥下,竟然击毙日军11人,伪军100多人。

回忆当时的情景,吴玉安老人说:“日伪军围住村子时是夜里12点左右,号称来了一万多人,不过其中不少伪军并不是真的为打仗而来,主要是为了趁火打劫抢东西。他们攻开寨门,进入村民家中烧杀抢掠。百姓家中的牲口、粮食、被子都被抢走了。”

吴玉安领着记者来到村中一处破旧的土墙瓦房前,指着房子说,吴凤翔当时就是在这里指挥战斗的。73岁的吴怀卿老人就住在这所破房子隔壁,当年他已经13岁了,对那场战斗也颇有印象:“他当时就在这一片指挥,因为日伪军包围了村子,中午没水做饭,俺家人偷偷跑出去背回来一些水,在院子里蒸了一锅红薯。吴凤翔就一手拿红薯一手拿枪,一边吃一边指挥战斗。”“俺三大(吴凤翔)就利用对村中熟悉的有利条件,带着十几名抗日战士顽强抵抗,并派村民到外面报信寻求支援。我开始也参加了战斗,但后来俺三大说我太小,让我找个地方藏起来了。战斗从夜里一直持续到次日下午5点左右,日伪军听说附近的抗日力量正在赶来支援,不敢恋战,这才撤退了。”吴玉安老人说。

据吴金枝介绍,吴村保卫战之后,吴凤翔组建的抗日队伍迅速壮大,发展到一万多人,成立了豫西抗日剿匪军,吴凤翔任司令兼第一军军长,继续抗日生涯。抗战胜利后,吴凤翔曾到延安工作、学习,1949年参加了开国大典。1956年,吴凤翔从部队转到地方,开始在天津市从事行政工作,直到文革中被迫害入狱。(本文参考了胡敬东《吴凤翔智刺吉川》一文中的部分史料,谨表感谢。)

[ 打印 ]
阅读 ()评论 (1)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