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谷

李廣德教授,中国作协中国鲁迅研究会、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会会员,中国茅盾研究会常务理事,浙江省写作学会副会长,湖州市作协主席。退休。
正文

论道之四:“道”之哲理说

(2007-06-13 19:36:52) 下一个

哲学家是很善于研讨、辩论的,他们都以哲理的学说形成自己的观念、理论。我的意识里于是出现了以下的话,请读者耐心读之:

其一,老子在《道德经》的第二十五章说:“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大,而人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对于老子所说的人、地、天、道这四大,有一篇论文如此解释:这是老子关于世界存在的四个层次的划分。老子所说的人、地、天是世界实体存在,而道是虚体的存在。什么是道?道是人们对于世界运动的一些规律和法则,显然道是作用在人的头脑之中的思维一类的东西。

老子还认为:道是无声无息,没有形状,循环运转的状态。“有物混成”,是说道是物质混合而成的。在老子那里,尽管道是先天地而生,但是道也是与天地一样是物质,在其本质上与天地万物没有什么两样。这是老子自然主义世界观对于世界存在的基本表述。我们的世界不管是如何广阔和渺小都是物质的。实体的物体是物质,人们的思想以及思维的准则道和法这些虚体的东西也都是物质。

其二,中国的易传说:“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意思是:实体之物称之为器,思想理念之类的东西称之为道。

易传又说:“一阴一阳谓之道”。唐山居士指出:此一语道破了道的本质。所谓的阴阳,就是冷暖的向背。而冷暖正是光电的基本属性。而光电又是能动的信息的。我们可以说道与光电具有共同的机理和本源。聚之成形,散之为道。我们站在物质世界的立场上来看:我们世界的一切存在都不是物质的真空。我们站在道的立场上来看,物质状态也不过是光电能量的聚散。对于道的物质状况的存在,我们不能说古人是通过科学仪器检测到的,也许至今的科学仪器还不能精确的探测到人的思维这种光波式的运动。但我们完全可以说:古人通过思维细心体察,也可以感觉出来道的存在。(《中国易道的古典自然主义世界观》)

其三,《星云法语》指出:我们听到释迦牟尼佛,就会觉得是有道者;听到耶稣,也知道是有道者;甚至孔子、孟子、诸大圣贤,都是有道之人。什么是“道”呢?有以下四点: 

第一、慈愍好学谓之“道”。心能好学,会有力量督促自己进步、增上;有慈愍心,会有悲愿促使自己升华、扩大。经过日积月累,就会把自己打造成有“道”之人。第二、正心善行谓之“道”。所谓“欲修其身,必先正其心。”一个人能持守正心,不扬己善,不做害人之事、不说伤人之语,时时自我省察,正心诚意而行善,“道”便会在你的心中滋长。第三、觉己利人谓之“道”。每一天中,心里都要挪出一个位置来自我反观、反省,你可以觉悟到:我要变成什么样的人?我应该负什么责任?我怎么样说话与人有利、做事与人有利?如何去帮助别人、服务别人?对社会国家尽心尽力?能如此觉己利人,这就是“道”的养成。第四、升华净化谓之道。一个人如何生活?吃饭,良田万顷,你日食几何?睡觉,华屋千间,夜眠不过八尺,生活中的行住坐卧,真是有限。历史上,明朝于谦“粉身碎骨都无怨,留得清白在人间”;唐朝刘禹锡“斯是陋室,惟吾德馨”,都叫人欣羡不已。假如你也能够把自己人格升华、道德增上、慈悲善心扩大,这就是所谓“道”。

以上这些理论语,都富有哲理意。虽然笔者引用似有掉书袋之嫌,但要如仙妹之要求进行“论道”,就不得不如此,并非借虎皮作大旗,故作深沉。

[ 打印 ]
阅读 ()评论 (1)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