棕榈树

开博前,我抬头看见了窗前的棕榈树,他高傲,挺拔,雅致而又独特。我的博客就叫“棕榈树”吧。
个人资料
北奥 (热门博主)
  • 博客访问:
正文

你还记得 \'梁效\' 吗? - 老北访谈记(1)

(2008-12-02 19:32:47) 下一个

梁效昔日指点江山, “达人如今安度晚年 () 

从文革年代过来的人一定都还记得 梁效这个名字吧. 在那个疯狂的年代, 失去理智的岁月里, 大学停办了, 工厂停工了, 机器停摆了, 全国乱套了, 可是倒也成就了一些人和一些事.那时几乎停止了一切文娱活动, 可是政治学习却“雷打不动”。在农村地头工厂车间人们经常能听到梁效的声音, 读到梁效的批判文章。所以今天我们提到梁效这两个字依然是心有余悸. 

梁效实际上是指在文化大革命后期, 由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的一些笔杆子所组成的写作班子, “梁效也是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两校的谐音. 从一九七三年的组建到一九七六年粉碎 四人帮之后, “梁效先后在<人民日报>, <红旗杂志> <光明日报> 等领导潮流的党报和中央级报刊上发表了 181篇文章, 不仅红极一时, 它更是代表了党中央, 毛主席的声音, 统领全国的舆论界和新闻界. 甚至很快在全国范围内就形成了 小报抄大报, 大报抄梁效 的局面. 

梁效的写作班子里, 有一位相当有地位的 御用文人”, 他就是大名鼎鼎的北京大学历史系教员范达人先生. , 当时可是毛澤東、江青掌控的 梁效写作组组长. 说起这个 组长”, 你可千万别小看. 它可不是我们在学校概念里的学习小组的组长, 或着是放学回家的那个 路队长之类的 芝麻官”, 当年在文革时期, 军长师长的并不可怕, 党委书记也一样的可以给拉下马, 可是怕就怕这种权力无穷大的组长”. 

江青曾任当时中央文革领导小组的第一副组长, 那就是毛主席的直接代言人. 陈伯达曾任文化革命领导小组的组长, 当时是直接越权于中央政治局之上. 很多中央当时派往地方的钦差大员都是以 工作组组长的身份前往, 去调查那些省长市长或者将军们的问题. 现在你大概知道范达人先生这个 组长的厉害了吧! 当然, 这都是三十多年前的事情了. 



拍电影讲究 蒙特奇”, 咱写文章也来个 大跨越”, 省得急人.

写这段文字的时候, 我刚刚与范达人先生在一起吃过饭, 并且亲切交谈了将近两个小时. 面对着眼前的这个平凡善良的老人, 说实话我有点愕然. 在没见到他的时候, 我多少有点紧张, 文革初期我还年轻, 生怕咱年幼无知漏掉什么, 出门前我还特意上网查了资料, 想到当年那些个飞扬拔扈的文人得势的样子, 我还暗暗地做了几种假设, 猜测着范先生究竟是个什么样子的人:

高挑纤细, 贼眉鼠眼, 水蛇腰, 溜肩膀, 说话女声女气, 一幅酸溜溜文人的嘴脸
浓眉大眼, 武大三粗, 一脸的唠腮胡子, 说话声如洪钟, 张飞李逵长得吓人的那种人
西装笔挺, 裤线如锋, 铁青的鬓角, 如刀的锐眼, 一幅舍我其谁盛气凌人的样子
……. 

见到范老的那一刻, 我有点呆住了! 眼前这个和善平易的老人和我想象的相差得太远了:
中等的个子, 中等的身材,
红润的脸庞, 健康的体魄,
微笑的双眼, 和蔼的面容,

不象坏人, 他脸上堆满了和蔼可亲的笑容,
不象文人, 我找不到任何一点酸气或是傲气,
甚至也不象老人, 直直的腰板和灵活的腿脚显得精神抖擞。
如果不是脸上的那几颗淡淡的老人斑, 你根本看不出他已经是一位七十几岁的老人了.

大概是为了证明什么, 范老坚持说要亲自开车带我去吃饭. 看着他自如地跳上驾驶座, 灵巧地握着方向盘, 穿梭在大街小巷, 我仿佛看到了范老年轻时的闯劲和呼风唤雨的能力. 

俗话说: 干什么喓喝什么, 学什么崇拜什么,
咱这不是在学习写作吗, 所以这堂堂的 刀笔” “御用文人范达人在我的眼里那就是一个 达官贵人”, 我对他的崇拜程度绝不亚于打篮球的对于魔术强森的崇拜, 打排球的对于郎平的崇拜, 踢足球的对于马拉多纳或者是贝利的崇拜 

一个多小时的边吃边聊, 好象也让我俩近了很多. 我对他的称呼也起了变化: 从称他为范老改成了老范. 从我们谈笑风生的谈话里, 别人从后面看还以为我们是两个久别重逢的老朋友呢. 

老范其实是个老实人, 至少是一个很老实的文人. 这一点不是我说的, 就连在老范被抓以后, 审查他的工作组也是这么说的. 不过他们说老范是 装老实”, “装书呆子”. 一个人能假装老实三十年吗? 审查他的人说他们自己不能, 可是却认为老范能. 理由是当年在四川重庆的渣滓洞里地下党员华子良曾装疯卖傻十几年, 不仅骗过了敌人, 还保全了自己. 可是审查组忘了这样一个事实: 全国解放以后,人们发现华子良同志真的疯了! 

其实老范应该是个很有 卖点的人. 如今是个商品社会, 就凭老范知道的那点事, 遇过的那些人, 见过的那些场面, 靠着他那 妙笔生辉的写作本事, 赚几个外快应该是不难的. 记得毛主席的那个 御医李志绥就干过这样的事情. 可是老范没这么做. 他说: “历史就是历史, 没有人可以篡改. 你改得了一时, 改不了一世, 真相总有一天会大白于天下.”

菜上来了, 您容我喘口气, 吃口饭, 咱们慢慢聊…….

(未完待续)



 (我硬拉着老范照了这张照片, 老范说他老了, 我说有我在就没人显老了. 哈哈~~)

[ 打印 ]
阅读 ()评论 (23)
评论
朱启 回复 悄悄话 谢分享!
ji.q.zhang 回复 悄悄话 算是一段故事罢。
加州花坊 回复 悄悄话 回复--1234567-的评论:同一你的观点,记录历史是好事越多越好。不管我们怎么看待他和他的那一组。
womaninhome 回复 悄悄话 原来"梁效"不是一个人,而是一群人啊,从这里得到太多的历史知识了,谢谢。
这个范老的确和蔼可亲,很健谈,就在两个星期的一个舞会上,我很荣幸和他跳了一曲舞呢,当时我不识泰山,现在看了北奥大哥的文章才了解他,真吓我一跳。
记得他还跳得不错,不像七十岁的老人。
把酒话桑麻 回复 悄悄话 独家报道,珍贵资料,难得。
stockganster 回复 悄悄话 回复柳青青的评论:
you and "可选项123" are obiviously too young to understand what went wrong in that time. What you family went through had little to do what this guy did at "梁效". Both "梁效" and experience of your family were the byproducts of that specific era. They were all inevitble. You family would have gone through the same thing even if "梁效" did not exist. It's the histry. You, 可选项123 and I would have done the same thing at that time. There were smarter people who figured out what was going on, but certainly not ordinary people like you and me. Sorry I spoke this for you. But from they way you and 可选项123 are speaking now, I figured you won't be that smart back then.
stockganster 回复 悄悄话 回复不能不说了的评论:
很多御用文人其实只是一条狗

I don't know how old you are and what kind experience you had in that time period. If you can use this kind of language to describe someone who just wrote some bad articles in that time, you are nobody but like a "d**" barking. Sorry!
北奥 回复 悄悄话 欢迎讨论,谢谢评论!
十年动乱给我们留下了很多余毒:乱扣帽子,不尊重起码的人格,就是其一。按照有些人的逻辑,就不应该有律师这个职业。让罪犯请律师, 给江青安排律师都是不能容忍的。
所以我们才会永远循序一个怪圈:后来的“梁效”用同样的方法批判前面的“梁效”, 而当权者永远是对的。想想我们自己当年不是也写过很多“梁效”式的文章吗?
--1234567- 回复 悄悄话 资料极珍贵,谢谢!我想说,看贴的人里不少是文革过来人,这其中也包括我。对于那个时代发生的轰动事件,名人名事,都想知道和见识一下其背后“操盘手”的真面目,此乃人之常情也。从这个简单得不能再简单的愿望来看, 文革和一切重大历史时期的回忆暨轶事材料都弥足珍贵,希望能看到更多这方面的帖子。再次谢谢!
--1234567- 回复 悄悄话 资料极珍贵,谢谢!我想说,看贴的人里不少是文革过来人,这其中也包括我。对于那个时代发生的轰动事件,名人名事,都想知道和见识一下其背后“操盘手”的真面目,此乃人之常情也。从这个简单得不能再简单的愿望来看, 文革和一切重大历史时期的回忆暨轶事材料都弥足珍贵,希望能看到更多这方面的帖子。再次谢谢!
stayaway 回复 悄悄话 从历史发展,而不是个人恩怨角度来看,文革在历史进程中该如何定位,不是我们这一代能做到的.对一个过来之人,并保持着做人的基本品行,我们应该给予起码的尊敬.
柳青青 回复 悄悄话 看完这篇和你的下一篇(全文),心里很不是滋味.

虽然我生于文革末期,但对“梁效”并不陌生.想到我父母和几个叔叔舅舅的遭遇,我痛恨文革,也痛恨梁效”!“梁效”的文章害了多少知识分子?他蹲监牢是老天有眼,罪有应得!!!他现在跑到美国享福来了,还被老北吹捧为“达官贵人”, 看得出你对他有多么崇拜!这不但是历史的悲哀,更是一个时代的悲哀!

老北此时重提“梁效”是揭历史的伤疤,你的崇拜何止让我感到遗憾,更让我感到凉气刺骨.

我赞成"可选项123 "说的---梁效在那黑暗的岁月为虎作伥没少干坏事。今天还有人为了猎奇捧这臭脚!

注:虽然我是你的朋友,但看到你这此由衷地"崇拜"文革打手范达人,不但吃惊,更愤怒,不站出来狠批一下实在对不起在文革中死去和遭到迫害的亲人.
kingsley 回复 悄悄话 "遇过的那些人, 见过的那些场面, 靠着他那 “妙笔生辉” 的写作本事, 赚几个外快应该是不难的. 记得毛主席的那个 “御医” 李志绥就干过这样的事情. 可是老范没这么做. "

居然他闭嘴也成优点了,真是搞笑,想往他身上贴金怎么都能帖

七荤八素 回复 悄悄话 恢复高考后,达人还上过讲台。
北奥 回复 悄悄话 可以想象, 这篇访谈一出一定会引起争论, 这是件好事情。
其实文革已经过去四分之一个世纪了, 改革开放也都三十年了,记住历史可以让我们今后少犯同样的错误, 再说那个历史错误也不应该让某个平民百姓负责。
欢迎评论, 敬请看完全文, 再发表负面评论, 不然很可笑不是。
金色的麦田 回复 悄悄话 "俗话说: 干什么喓喝什么, 学什么崇拜什么", haha~~~ 北奥在我的眼里也是一个 “达官贵人”. ^^
北方憨哥在北美 回复 悄悄话 我坐回板凳

老北这里故事多,还都是特别独家,出自名家大家

沧桑岁月难回首,相信范老那里,一定有许多鲜为人知的故事,期待ING,,,
加州花坊 回复 悄悄话 我成了坐沙发的了。想起梁晓现在还不能......。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