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网上无名 (热门博主)
  • 博客访问:
正文

小珊老师“食普”: 蚕虫 沙虫 禾虫

(2008-08-03 03:00:22) 下一个

阿小名那篇关于古怪食物的文章,反响颇大,恶心呕吐之声不绝.

其实小名在食物品种选择上可真是保守得可以,只爱大路货,猪牛羊鸡之类的.连宵夜大排档的烧烤有韭菜鱿鱼干之类的约定俗成传统烧烤食物,ta都觉得很古怪,怪不得她弄混了我说的几种食物了.

事情其实是这样的.回广州买白瓜那天,我带阿小梁去跑马场的"顺德大公鸡"晚饭,吃顺德菜.在点了一大堆什么鸡脚踵啊,大鱼头啊之类的"古怪"菜式后,我忽然暼见有个啥"虫"的菜.

就因为这是个顺德菜馆,就因为心底深处很怀念回家乡时,堂嫂特特为我买,为我炮制的"钵仔焗禾虫",我看也不再多看一眼,就一心认定那就是我不能忘怀的家乡禾虫.立马就点了一个,故意不去看一旁阿小梁牙痛似的脸色---是啊,点太多太多太多菜拉...

可是侍应的反应让我觉得他们很不专业.那部长问道:你要怎么做?我们有"美极","椒盐",和"小炒"的做法.我很不满意的问道:"你们就没有钵仔锔的吗?"须知道那是做禾虫的唯一最出色的方法.部长好象觉得我好奇怪,大言不惭理所当然的摇摇头,说没有. I was rolling my eyes,懒洋洋的说:那就来美极的吧~~

转眼上来一桌菜,阿小梁依旧牙痛一般抱怨个没完. 可惜ta又不是我妈,不可以回嘴,就懒得搭理ta,自顾自东一筷子,西一勺子的吃个不亦乐乎.忽然上来一盘颜色暧昧,半灰不白的泥丸壮物事. 这下抓脑袋了,什么东西啊? 是我点的吗?上菜服务员忒没专业精神,放下就走,也不介绍介绍是什么名堂. 招来部长问:这是啥?我点了这个吗? 部长象看一疯子一样: 这就是你刚刚点的美极蚕虫啊! (不是才和你讨论了还一通吗?毛病啊这客人!)

脑子马上空了出来,放电影一样回放刚才的对话,好象她说的确实是"蚕虫",可我也确实一直说的"禾虫"啊,这见利忘义的厮怎么就不纠正我呢??? 转头望向阿小梁,好象她可以救我似的,那厮白眼一翻,都懒得理我.

菜也做了,也上了,退就不可能了(又不是我在美国买包包,说退就退的!),那就尝一口吧,反正从未领教过.

筷子尖拈一小球虫子,左看看右看看,有些油光,但相当干瘪,身上沾着些莫名其妙的椒盐芫荽,看着就不美极!算了,不挑剔了,闭上眼睛就塞进嘴巴.就在上下牙齿咬合的那一瞬间,一股充满了陈年的发霉气味,加上非常暧昧的,勉强可以称之为'肉味'的古怪味道布满我的鼻腔和口腔,呸呸呸!连忙把虫子连皮带渣吐个精光.阿小梁在一旁幸灾乐祸,满眼的潜台词:'叫你贪吃!'

所以,这次回家,没有吃上朝思暮想的禾虫......还闹了一嘴骚......

好吧,现在咱们来普及普及食材知识哈:

------蚕蛹------

未烹调之前的蚕蛹



烹调好的蚕蛹



性味  白僵蚕:咸、辛、平,无毒。蚕茧:甘温,无毒。蚕蛹:甘、平。晚蚕砂:甘、辛、温,无毒。

成分  蛹含蛋白质、脂肪油,其中主要成分是不饱和脂肪酸、甘油醋,少量卵磷脂、淄醇、脂溶性维生素等。蚕砂 (蚕屎)含有机物,其中有蛋白质及叶绿素,并含植物生长激素及组氨酸。日光照射后的蚕砂,小鸡食后有钙化骨胳的功效,或系其所含维生素D前级物质属于2、 1-二氢化钙醇之故。

功用  蚕蛹炒食治劳瘦及小儿疳瘦,蚕蛹油对高血压、脂肪肝、高脂血症等有一定效果。白僵蚕治小儿惊痫夜啼,痉风撮口。晚蚕砂浸酒缓诸风,去顽痹。蚕茧治消渴,止血及治齿衄。

顶......吃药还是吃菜啊??


------沙虫------

为免恶心各位,我就不选新鲜活沙虫的倩影了拉!


而且,好比吃鲍鱼是干的比鲜的好吃,沙虫这东西,鲜吃只能蘸酱油提味,反而是干品,长时间熬煮出来的汤,那股厚实的鲜美和幽香,是鲜货所无可比拟的.





沙虫干煲猪骨
------那是脊骨,选材不好,还有鸡翅膀,真是画蛇添足.应该只用西施骨,大薄片骨头上,粘着不厚不薄大半瘦小半肥的一层嫩肉,和一层煮好以后呈半透明的晶莹的软骨的,还得配鲜嫩的节瓜/毛瓜,大刀背拍扁的生姜,两颗蜜枣,那才是天作之合...



唉,还是忍不住把找到的一个"新派粤菜"秀给大家看看,这个看上去还算可以,不会太graphic/gross out拉!

豆浆浸沙虫


 

在我这个生长在广州的人的眼里,沙虫干煲汤才是正路.其他什么浸,白灼,美极,生炒之类的,都是华而不实,求新求变而弄巧反拙的花花玩意儿.

------禾虫------

禾虫,学名疣吻沙蚕,属节支动物,是水生软体动物,多毛类形长似蜈蚣。其色金黄带红杂绿,虫身丰腴,含浆饱满,行动缓慢,样子可怕,多栖身于咸淡水之交的稻田表土层里,以禾,植物为食,身长3—4厘米,通体粉红色,有时又变成乳黄色或绿色,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维生素。禾虫生长的季节性很强,新会禾虫每年只有在农历的三月、四月和八月的初一、十五大潮时才出来。禾虫出造时,密密麻麻地浮游在河涌的水面,颇为壮观。农民守侯在河涌的出口处,抓紧时机捕捞。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有时一次可捕捞数百斤禾虫,用农艇满载而归。自从农田施用农药后,禾虫逐渐减少。现在加强对自然生态环境保护,新会的禾虫有所增加,但还是不多,而且价钱昂贵。现在有的地方用人工养殖禾虫。分布于珠江口各地咸淡水交界处的稻田、淤泥中,繁殖时才出泥面。

 

禾虫可蒸可炖,可煎可炸,或焦香可口,或清甜香滑。神湾禾虫汤采用新鲜禾虫和晒干的禾虫一起煲,兼取其香味和鲜味。

 

炮制禾虫就更加复杂了,据闻,程序如下,先将生油往禾虫盆中淋,稍后放入盐粉,盐粉所到之处,禾虫随即爆浆而亡,此后加入鸡蛋、新会陈皮,榄豉,入炉蒸熟,蒸具必须用瓦钵,蒸熟的禾虫稍凉后再连钵烘烤,然后就散发出一阵奇香。

 

 

  一般酒楼生炒禾虫,必炒至爆浆(哈哈哈,爆浆!),小火慢炒,需时半个钟,但原汁原味保留了禾虫的香味。禾虫制成佳肴,清香鲜美,嫩滑甘香,还有滋阴壮阳、健脾、暖身、祛湿等药膳功效,风味独特。烹制禾虫的方法很多,只要加上姜、葱、油、盐,蒸、炒、煲、炖、焗都可以制成味美可口的佳肴,也可以腌成咸禾虫或晒禾虫干,还可以捣烂制成禾虫酱。

  《本草纲目拾遗》中写道:“禾虫,闽、广、浙沿海滨多有之,形如蚯蚓,闽人以蒸蛋食,或作膏食,饷客为馐,云食之补脾健胃”。禾虫在珠江三角洲一向被视作盘中佳肴,受到众多食客的青睐,但要说服外省的老友吃禾虫还是有一点难度的,况且本地也有些老友不太爱吃。禾虫可以煎、煮、蒸、炖。其中以瓦钵焗禾虫最显风味。而禾虫蒸蛋、酥炸禾虫、禾虫汤等等也都滋味十足,令人回味无穷。

 

相关链接

禾虫是一种生长于滩涂地里的水产,其形体像小蜈蚣,长约30至40厘米,蛋白质含量高达60%以上。位于西江出海口磨刀门水道咸淡水交界处的神湾镇,是中山禾虫的主要繁殖地,目前全镇能生产禾虫的滩涂面积大约3600多亩。禾虫出产时间为每年农历四月和农历九月前后一个月。其中农历九月初一前后数量较多,约占了全年产量的60%至70%,而且虫体更为肥美。捕捞时一般选在初一、十五夜潮水大时,放水进禾虫滩,退潮时在滩涂口设一张较密的眼网,亮起手电筒或点一盏灯,禾虫见光便随水自投罗网。

------转自中华村水产频道


捞禾虫---意思意思拉,捞的是别样食物,不过方式工具应该类似.
 

钵仔焗禾虫,唯一正宗的吃法.


 




禾虫蒸蛋,个人觉得这种作法,禾虫少了种焦香;本已是高蛋白的虫子再加上蛋,嫌腻了.而且虫形毕露,对各位饮食保守的同学挑战更大,不及上面那道,焗得一塌糊涂,啥也看不出,管他的,吃就是了!
 


讲了这一大通,搞饿自己了.同学们好好思想眼睛享受,我去冰箱找吃的拉哈!

[ 打印 ]
阅读 ()评论 (10)
评论
SUNNE 回复 悄悄话 的确有点吓人!吃过一次海虫,肉呼呼的,口感不好。不喜欢。还记得有人从市场上买回一堆榨蚕蛹,深棕色,很大个,我盯着看,突然那东西的尾尖扭动了几下,吓了我一跳。油炸蚕蛹一个也没敢尝。
虫子这美食要小时候吃习惯才好。
糯米糯米 回复 悄悄话 闽南一带有名的美食土笋冻就是沙虫做的。

另外沙虫汤(单纯沙虫,不加肉类)也是美味至极。
graceusa 回复 悄悄话 wow,我特别爱吃蚕蛹!!!可惜很多年没吃到了,馋啊。
789654 回复 悄悄话 小心下辈子变成虫子!
Bulebarry 回复 悄悄话 啊,糊涂,少了一个“没”字。 应该说"其他的虫虫没吃过。"


Bulebarry 回复 悄悄话 沙虫我吃过,很美味。其他的虫虫吃过。我小时候,经常抓蚂蚱烤来吃,油盐都不需要,美味啊!


红豆豆 回复 悄悄话 你们俩就在这里吓唬人吧你们。我觉得主要是心理作用,如果把这些什么虫类的换个
好听的名字大家会容易接受些。比如叫“黄玉大餐”什么的。
我老人家还好,从小就自力更生地抓了不少虫子尝试着吃,不少真的很好吃,一把
油一把盐,炒出来的喷香
xux 回复 悄悄话 虽然我一样也不敢吃,还是谢谢您的科普啊 :)
xux 回复 悄悄话 SF!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