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正文

孩子的大气和小气

(2009-11-25 10:32:25) 下一个

大概都是教育出来的。教育在很多情况下是父母无意识行为的结果,也是大环境无意识影响的结果。

我们小时候物资不丰富,什么东西都短缺,父母做事情就显得很抠门儿,孩子也就天经地义的继承了父母的抠门儿。

小时候很难得有机会吃香肠,娘发给我们每人一小段,我们孩子之间就会比着看谁吃得慢,彻底不吃也是不甘心的,所以就练出了咬一小口的本领,能够咬特别小的一口,解馋而且节省。一个苹果分成两半,一个孩子吃半个,总觉得苹果特别吸引人,娘削苹果的时候,就拿板凳坐在旁边,等着削下来的皮吃。

学校组织清明节去扫墓,家长给了3毛钱,到了城里,老师说大家可以自由活动了,孩子们就拿着钱去排队买辣萝卜条。每次可以买3分5分的,孩子们就买一点儿,吃了,再去买。弄得咸菜柜台生意兴隆,大排长龙。到最后,还没花掉的钱,干脆都买成辣萝卜条,带回家给全家人吃。

这种成长方式,人会变得小气。幸好那时候大环境里我们担忧台湾小朋友吃香蕉皮,节俭之外,还有点儿一览天下小的气概。所以同龄人中也不乏大器之辈。

现在的孩子实在是不缺物质,生活几乎被过于丰富的物质填充得没有空隙。父母发愁的不是给孩子什么,而是努力从孩子身边屏蔽什么。大环境也是气大包天,孩子们似乎很容易就气吞山河了。

听一个心理学家的讲话,说到她自己的女儿99年高中毕业,那一届的孩子很惨。

他们上高中的时候赶上了网络时代的泡沫,高中生们对生活的理解就是大学读个热门专业,毕业了去个有望上市的公司,30岁之前财富裹身,30岁就退休享乐了。结果他们的梦想刚刚开始,网络泡沫就破了,那拨孩子沮丧了很多年都缓不过来那口气。

我信心理学家说的。那段时间我也在飞机上碰到一个女孩儿,一个中东国家外交官的女儿,已经大学毕业,正在泡沫中享乐。她跟我说,简直无法想象一个人34岁以后还要继续工作,那也太失败了。旁边一位50多岁的中年人说,有什么失败的,我都50多了,还继续工作。不知道那女孩儿后来是如何调整自己的心态的。

我自己感觉,除了屏蔽垃圾食品、垃圾读物,还得屏蔽一些思维浪潮,该跟社会脱节就得脱节。不管外界风潮是大气还是小气,养孩子还是要尽力掌握平衡点。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博主已隐藏评论
博主已关闭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