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正文

海外学中文的环境

(2009-11-21 22:47:50) 下一个

刚才讨论到孩子们在海外学中文的环境,有家长说现在环境已经比以前强很多已经很好了。应该说环境还是变好了不少,有不少的儿童读物和影视作品,每次回国也都觉得比以前好了一些。不过也真没觉得已经很好了。

孩子们很小的时候,我们也曾经顺利成章地想,孩子们长着中国脸,家里父母说着地道的中文,当然要长成会中文的孩子。可惜没能实现这一点。

孩子还不怎么会说话就去了幼儿园,倒是没担心他不会英文,就是比较担心他根本不会说话。还好,在幼儿园很快就会说英语了。回家父母妹妹保姆都是说中文的,估计他也能勉强听懂。还真不记得那时候,好不容易开口说话的孩子是否被要求着一定要说中文,我们是否曾经怕逼迫他说中文把好不容易学会的英文又给憋回去了?实在不记得当时的心情了。

反正就那么顺利地在学校里长着,每天跟父母见面不到两个小时,类似于走后门探监。他们每天早上起来看看芝麻街的电视节目,学些数数字母之类的基本知识。那时候还真没有什么中国电视片儿给他们看,手上有的中文教材大概都是儿童学唐诗之类的。

后来女儿上幼儿园了,去之前还是会说一些“肉肉,饭饭”之类的中文的,也没因为担心她英文不好而特意帮助她,过了一阵子她也就能明白学校的英文了。只是有一次回国两个月,再回来的时候,哥哥回家告状,说妹妹在学校里说中文。其实她哪里知道自己说的是什么文,只是由着惯性今天照着昨天的话说而已。

等到老大5岁的时候,终于可以去上中文学校的学前班了,那天妹妹羡慕死了,坐在教室门口等哥哥,一直等了两节课,跟哥哥一起回家,也学会了“一只小花狗,坐在大门口”的儿歌。

妹妹一等等了一年半,才有机会跟哥哥一起上中文学校。那时候我们也推掉了星期天中间的很多活动,错过了好多小朋友的生日爬梯,被小朋友的父母讥讽为很不人道,星期天还给孩子们安排上课。

除了周末的课程,平时也有不少作业。每天回家本来就只有两小时的时间,中文作业就得占去比例不小的一部分。那时候孩子们既不弹琴,也不运动,除了玩儿,就只有中文作业显得很突兀,生硬地夹杂在每天的生活里。哥哥为了那些作业,没少流泪,不是因为不会做,而是因为委屈。夫妻吵过架的,可以试想一下那种委屈,一方痛哭流涕,另一方还不知所以然。可以肯定地是,那委屈不是装出来的,虽然也是不容易被理解的(感谢虎妈的比喻)。

回想起来,那时候兄妹俩除了早上早起看电视,在家还真没什么额外的娱乐,没时间玩儿任何游戏,没时间多看电视。好在每天在学校已经玩儿透了,童年过得也还算自在。

妹妹上到中文学校一年级,就彻底跟不上了。对她来说实在太难。只好离开中文学校。哥哥坚持读完了中文学校的三年级,实在太忙,也从学校退了出来。全家人终于赢得星期天休息一整天的权利。不过至今都有些后遗症,今天全家去听为有孩子的家庭举办的交响音乐会,听到一半儿,我脑子里突然冒出来:哦,要不是停了中文学校,这种活动还真是很难参加。

要说孩子们身边还是有人做过努力希望教他们学中文的。姥爷就住在附近,而且收学生教中文。可惜这位老师能力不足,教不了自己家的外孙和外孙女。女儿很小就知道大人的心思,跟姥爷从外面一起往回走,要求姥爷抱,理由就是:“姥爷你抱我,我不累,回家可以学中文。”大人的穴位被小人儿拿住,姥爷抱是抱了,回家该不学也还是不学。

观察一下孩子海外学父母的母语,在全世界都是个头疼得问题。不过有些国家改革开放早,早早就有移民聚居他乡,这些移民就自民间开始办起了双语学校。唐人街大概办过一些这样的学校,但是据了解,30多年海外唐人街的中文学校似乎都不怎么成功。其中的原因可能值得教育专家去研究。

就我所了解的比较成功的双语学校,起初也都是一些妈妈们联合起来,几个家长十几个学生租个小小的教室开始的。跟中国家长的想法不同,一是大家相信团结起来的力量,二是大家把母语教育融入日常的学习中,而不是依赖周末或者家长业余时间的帮助。除此之外,他们也得到来自母国的大力支持,或者是政府直接的经济援助,或者是政府间接的教学大纲的制定。这种学校发展20、30年之后,有的已经发展成几百人上千人,涵盖从学前班到高中毕业班的全套完整的教育体。

海外华人子弟学中文的正确出路,应该是办真正的双语学校。在集体环境下,孩子们自然地学习。目前台海两岸的政府大概都不能给予足够的帮助,光是教材大概都还有些政治上的隔阂。只好靠民间的有识之士出来创业了。


[ 打印 ]
阅读 ()评论 (1)
评论
博主已隐藏评论
博主已关闭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