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息摄影

独自一人漂泊海外,看球没有同伴,评球没有听众,写在blog里,算是自言自语吧。
正文

韩国的'文化侵略',由炸酱面谈起

(2007-05-17 05:03:12) 下一个




炸酱面啊炸酱面,

大碗摆在我面前,

狼吞虎咽不抬头,

瞬间吃个底朝天。

 

这是小草我即兴创作的打油诗一首《咏炸酱面》。为什么突然想到炸酱面了呢?其实也不是突然想到,每当从实验室回家后,天色已晚饥肠辘辘的时候,懒得做饭,就煮点儿意大利面条凑合凑合,这时总是不由得想到“要是有一碗炸酱面该多好啊”。这炸酱面可算是老北京最具特色的传统食品了,做法似乎不难但是做好可就不易了。小草我即懒又笨,按照老爸提供的方法尝试过一次做炸酱面,不太成功,于是就没有再试第二回。我的解释是,与其把炸酱面的良好声誉毁在我的手里,还不如把其完美的形象珍藏在我的记忆里。

写此文的动机来自于近期见到的一件小事。在某海外论坛上,一位留学海外的网友气鼓鼓的发帖说,他在学生宿舍的公用厨房里看到两个韩国学生在吃一种黑黑的酱拌的面条,酷似我们的炸酱面。韩国学生很热情,邀请他来尝一尝,还说“这是我们韩国的传统食品Zha Jiang Mian”。看了此帖,我与该网友一样颇为气愤,明明是我们中国的传统食品,怎么TMD变成你们韩国的传统食品了。前不久抢了我们的端午节和粽子,这笔帐我们还没跟你算呢,现在又来抢我们的炸酱面,是可忍孰不可忍。

气愤归气愤,小草我气愤之后总是能比较冷静的思考的(又在吹牛了)。我就问自己,为什么韩国人会认为炸酱面是他们的传统食品呢?俗话说得好“内事不决问老婆,外事不决问google”(注1),我就去google了一下。中青网上的一条新闻说,炸酱面起源于中国,100多年前由华人介绍到了韩国,如今被韩国化了的炸酱面随着“韩流”又杀回了中国,近几年北京上海等大城市都出现了韩式炸酱面馆,企图抢占老祖宗的地盘儿。不过值得欣慰的是,至少在北京,至少就目前的情况来看,咱中国老百姓不怎么买韩国炸酱面的帐。

听说韩国政府已经把炸酱面选定为代表韩国的一百种文化符号之一了。有人可能会气愤了,你韩国凭什么把起源于我们中国的炸酱面定为你们的文化符号?静下心来想一想,我觉得韩国人是可悲的,把一个100多年前的舶来品定为自己的传统文化符号,可见韩国自身的文化的贫瘠。同时韩国人又是可气的, 2002世界杯上韩国人那极端狭隘的民族主义的表现与我们还没有太大关系,可是近几年韩国的“文化侵略”却与我们息息相关。

看看大街上的男男女女们,吃韩国饭,穿韩国衣,留韩国发型,整韩国脸,听韩国歌,看韩国剧,韩国文化已经无孔不入了。和平主义者一定要说这叫“文化交流”不叫“文化侵略”,呸,日本鬼子侵略中国的时候还号称是“建立大东亚共荣圈”呢。前不久,看到一位网友的文章,竟然说“面朝大海,春暖花开”这句诗出自某个韩剧,我惊呆了,我甚至相信那些看过该韩剧的中国的少男少女们可能有很多人都认为这句诗是韩国人的原创,而根本不知道这本是中国诗人海子的经典诗句。这不叫“文化侵略”又叫什么?

我们在接纳外来文化的同时也向外传播我们的文化,这才是交流。目前这种韩国“文化侵略”局面的形成最主要的原因不是韩国文化的大量涌入,而是我们自己没有去发扬甚至都没有去捍卫我们自己的文化,在中韩文化的对抗中节节败退。中国文化斗士们,是你们挺身而出的时候了。

 

1:为了不误人子弟,我还是要解释一下。原话出自《三国演义》,孙策临死时嘱咐孙权,“内事不决问张昭,外事不决问周瑜”。有网友与时俱进,改成了“内事不决问老婆,外事不决问google”,我觉得挺有新意。小草我没有老婆,内事就只好问自己。其实如果没有老婆的话,那也基本上就没什么内事了。

[ 打印 ]
阅读 ()评论 (3)
评论
mahu33 回复 悄悄话 也不能怪韩国人,就那么大个地方,哪能有那么多的好东西,我们普通的炸酱面,他们都当成宝了,我们还得让一让他们吧!好东西,他们也学不了,没办法了,就让他们自己玩去吧!
big_man 回复 悄悄话 Good article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