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正文

台灣製造? 還是製造台灣?

(2007-11-21 10:06:43) 下一个
2007/11/22 00:16
亞理莎

隨著單一選區兩票新制的立委選舉開跑,加上緊緊逼近的2008總統大選,街上隨處可見候選人旗幟,不管是國民黨或民進黨,旗幟上必定可見「台灣」兩字,像是「○○拼起來,台灣就安定」、「台灣長昌,○○加油」等等;或是聽到現場造勢喊話「團結一起走,台灣一定贏」、「台灣向前走,台灣一定贏」.....。口號喊得震天響,然而,在選舉時把「台灣」頻頻拿出來消費的國、民兩黨,到底為「台灣」做了些什麼?貢獻了些什麼?

莊子在〈人間世〉中有篇寓言,『南海之帝為儵,北海之帝為忽,中央之帝為渾沌。..........儵與忽謀報渾沌之德,曰:「人皆有七竅以視聽食息,此獨無有,嘗試鑿之。」日鑿一竅,七日而渾沌死。』整個大意在說明,愛之適足以害之所造成的反效果。儵和忽覺得受到渾沌的恩惠,於是互相商量著要報答渾沌,一般人有七竅可用來看、聽、吃和呼吸,因為渾沌沒有七竅,所以儵和忽便決定為渾沌鑿出七竅好做為報答,儵和忽每天聯手幫渾沌鑿出一竅,結果七日後渾沌卻死了。現在的「台灣」,國、民兩黨都說愛它,然而所回報的方式是正確的嗎?

台灣過去,受到民間中小企業的蓬勃發展,「台灣製造」出一個沒有階層差距的經濟成長,當時,沒有所謂的泛藍或泛綠,卻能共同營造被世界讚揚的「台灣經驗」。今日,物價指數飛漲、失業問題、過度開發下自然生態的被犧牲等等,這些問題正在台灣被製造出來尚待解決。

台灣政壇非藍即綠,而人民老百姓也被如此歸類畫分,這對於一個國家的總體向心力自然造成阻礙、也很令人無奈。一個政黨政治的國家或許可以有許多不同的政黨存在,然而,老百姓卻被一分為二,泛藍政黨和泛綠政黨,泛藍選民和泛綠選民,已成為台灣製造,台灣的特有產物。

藍綠都說自己愛台灣,選舉時國、民兩黨聯合把「台灣」抬出來狠狠的消費,然而這兩個朝野最大黨,到底為台灣解決了問題?還是製造更多的問題?國會殿堂,不是官員備詢時閉眼大睡,就是看到立委指著官員鼻子,前一句「碗糕」後一句「碗糕」;更甚者,國、民兩黨審核的法案,往往都是將鞏固政黨利益的法案為優先,而輕忽對人民有利的法案。

當馬英九說著「幸好,台灣的問題只是政府出了問題」,試問,最大在野黨的國民黨完全無法制衡這個有問題的政府,這一個最大在野黨到底是出了什麼問題?

因應2008的總統大選,馬英九以longstay的選舉策略,認為自己已經很了解台灣,可以不用再以台北觀點來看台灣,但是試問馬英九,你的longstay,是任何一個「觀光客」都能體會到的感受,馬英九又何須沾沾自喜呢?或者,他在民宿中洗澡碰到的意外狀況,他自己可以很Enjoy,但是,這對台灣有幫助、有貢獻嗎?或說,這不過是馬英九2008的一個選舉秀罷了。

台灣過去曾經製造出「台灣經驗」,那時不管回不回去聯合國都受到世界的讚譽,而現在國、民兩黨只在意如何拼選舉。國、民兩黨憑著口號消費「台灣」,都想藉著炒作「台灣意識」做為選戰攻防,得到利益的會是台灣?會是老百姓?還是最後得到利益的只有某個政黨、某個候選人?國、民兩黨能將台灣重享世界讚譽?還是只會給台灣製造更多的問題和亂象? 

(●作者亞理莎,女,雲林,大學,藝文業。簡介表示,藍綠對峙、國家空轉、針砭時政、不吐不快!個人部落格:http://bloguide.ettoday.com/alisayang/本文為ETtoday.com網友投稿,言論不代表本報立場。)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