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思乱想

写点什么都是在胡思乱想
正文

澳大利亚的苍蝇

(2007-05-10 21:19:43) 下一个
Originally posted on 2nd Jan 2005

苍蝇在澳大利亚不仅数量多分布广,而且非常讨人嫌,因为澳洲的苍蝇特别喜欢盯着人飞,特别是面部,最恶心的是,喜欢往眼睛鼻孔和嘴里转。其实苍蝇的这个习惯是澳洲大陆的客观情况有关,澳洲大部分地区干旱少雨,所以苍蝇依靠自己寻找水源的本能,把人类比较潮湿有水份分泌的眼鼻口以至皮肤当成生存下去的救命稻草。

苍蝇现在在城市化严重的悉尼墨尔本等大城市已经少很多了,但是在公园和远郊依然横飞霸道。当出外野餐和BBQ的人们刚把食物袋打开,类似轰炸机群的声音就出现了。所以在澳洲BBQ经常分工合作,一半人赶苍蝇,一半人烧烤。然而这些小问题和号称"澳大利亚国鸟"的苍蝇对澳洲的文化影响比起来就小巫见大巫了。

苍蝇对澳洲文化的影响可以从澳洲口音追述到澳洲时装,真是渊源流长。甚至有人建议把国徽上的袋鼠改成苍蝇,因为苍蝇对澳洲文化的贡献绝对比袋鼠大的多。

首先从语言的角度说,澳洲的英语口音据说就是为了防止苍蝇在说话的时候飞进嘴里而不得不加快速度和减少嘴张开的幅度,从而导致澳洲口音速度快且混浊让外来游客甚至美国人都难以听懂。苍蝇还创造了很多澳洲俗语,"no flies on him"就表示这个人很精明连苍蝇都盯他不上;"drink with the flies"意思是"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的独饮自斟。

苍蝇也直接导致了身体语言"Great Aussie Salute"澳式举手礼的诞生,澳洲人把赶走面部苍蝇的动作升华艺术化,而被广泛应用于日常生活当中。农民在农场里用一边澳式举手礼赶苍蝇一边问好;姑娘们在海滩一边晒日光浴一边用澳式举手礼聊天;政客们在接受采访时在电视里一边慷慨陈辞一边用澳式举手礼向观众们问候。当年伊丽沙白女王访问澳洲时由于不堪澳洲苍蝇的骚扰而改用澳式举手礼向前来沿街围观的市民致意,此入乡随俗之举立刻获得了澳洲全民的肯定和拥戴。

苍蝇还促进了澳洲的时装行业。Ugg BootCork Hat就是为了防止苍蝇飞入鞋子和赶走Ugg Boot面部的苍蝇而发明的。Cork hat用很多酒瓶塞钓在帽子周围不停晃动而达到驱赶苍蝇的目的。澳洲人又酷爱赛马,但是赛马的场地和马臭也是苍蝇喜爱聚集的场所,所以每逢塞马节,女士们都要带上希奇古怪的帽子,或用帽子前的沙巾象新娘一样当住面部,或用帽子上的花饰吸引苍蝇的注意力。

澳洲人对苍蝇可谓感恩带德,也回帮了苍蝇很多忙。澳洲草地大量放牧带来的牛羊粪便,和人类活动导致本地一些食腐动物如塔斯马立亚魔鬼数量巨减,这些都让苍蝇生存和繁殖后代的空间不短增大,人类真是知恩图报。

既然澳洲已经是现在这样苍蝇遍地,我们也只好学习伊丽沙白女王入乡随俗,以后大家都用澳式举手礼打招呼。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