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归档
正文

郑剑:理解台湾,但是不能没有原则!

(2015-10-15 19:05:26) 下一个


某导游告诫大陆游客,“康师傅”食品有严重问题

      中评社北京10月16日电(作者 郑剑)台湾的自然环境总体不错,雾霾天很少。但那里的政治空气污染严重,“雾霾”驱之不散。不久前,一则来自台湾的视频惊爆大陆:岛内某导游告诫大陆游客,“康师傅”食品有严重问题,呼吁抵制!一时间舆论哗然,成为热度仅次于少林寺掌门人被举报的焦点,在大陆家喻户晓的品牌“康师傅”成为众矢之的。但转眼间,岛内便有媒体报道说,“康师傅”的东家顶新集团“馊水油案”峰回路转,司法审判单位取证发现可能是“乌龙一场”;顶新出面澄清,大陆市场的“康师傅”食品没有任何问题,有大陆专业监督机构和国台办发言人答问为证;又有消息说,那位导游是绿营分子,意在打击投资大陆的蓝色背景企业。真相到底如何?大家糊涂了。而从这个案例中,我们也大概可以体味到台湾社会,至少某些方面,秩序有多混乱、舆论多没谱、思维多偏执。

      看台湾一定要深度地看,才能真正了解其真相。否则,浮光掠影一定产生错觉。记得2000年底笔者第一次访台,在参观“旭海大草原”时遇到两位台湾男士争论两岸问题,观点对立、互不服气,有的话我们大陆人听来很气愤。恰在此时,另一位素不相识的中年妇女突然伸手递给我一块糖。我开始纳闷,后来明白了:两位男士是因为看到我们一行像大陆人,才发生争论;那位女士则是感到我们听到其中刺激的语言肯定会不高兴,表示安慰的。当时我很感动,多么好的台湾同胞啊!

      但是,随着对台湾社会更深入的观察,我逐渐感到,台湾固然是一个多元文明社会,同时也是一个两面性很强的社会,既有温文尔雅的金玉其外,也有野蛮粗暴的败絮其中。例如,一方面我们看到台湾民众在公共场合多很文明很礼貌,不由地发出“台湾最美的风景是人”的感慨,但另方面我们看到同样这群人,大多数阵营意识强烈,只讲蓝绿、不分是非,口无遮拦、“语不惊人誓不休”;一方面游行集会过后现场乾净整洁、地面“片纸不留”,另方面对抗议对象辱骂推搡、唾沫相向,直至大打出手,看到这一幕,你很可能会不认可那里是个文明社会;一方面高喊“民主人权”、“普世价值”等口号,另方面认同“皇民史观”、厌恶国民政府光复,还违背人类良知,颂扬殖民主义。大量政治人物一方面标榜“民主政治”、“向上提升”,另方面大耍阴谋、施尽诡计,泼皮无赖横行其市,为打击对手无所不用其极,与民主社会格格不入的争权夺利封建“宫廷剧”连续上演;一方面声称主持正义、维护公平,另方面不讲诚信、违背道义,翻手为云,覆手为雨,真正主持正义的谦谦君子几无施展之地,被阴谋家耍的灰头土脸、有苦难言,人们不由地质疑公理、法制哪里去了;一方面台面上唇枪舌剑、势不两立,一派“正义凛然”的模样,另方面同样的人台下勾肩搭背、推杯换盏、“互乔事情”、交换利益,政客嘴脸其丑无比。

      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台湾有如此恶劣的政治生态和社会氛围?我看主要有三:

      一是照搬西方“民主政治”体制。没有结合中华文化特点和台湾社会实际,结果“水土不服”,最终走向极端化、民粹化。从政成为颇有魅力的职业,各色人等趋之若鹜;“政治速成法”盛行,策动“学运”等极端活动、上媒体、发诳语等手段屡试不爽;迎合被奉为选举和施政圭臬,甘做“群众的尾巴”者众,高瞻远瞩者寡,多产政客罕见政治家.

      二是“台独”分裂分子作乱。“台独”分子起家于街头运动,分裂思想是极端思维的产物,民进党靠剑走偏锋生存发展。混乱无序的社会最适合绿营拓展其影响,和谐稳定的氛围则是温和理性势力的温床。如果统计排序岛内极端言行的来源,前茅非“台独”、民进党和绿营人士莫属,在陈水扁时代,甚至还一度连续上演执政党发动街头游行集会的戏码,可谓天下奇观了。

      三是特殊历史环境滋养的特殊文化性格。突出表现为爱冒险、肯吃苦、豪爽、好斗,“爱拼才会赢”。也有相当部分人不持大义、不讲诚信、不择手段、不问是非,这部分人数量有限但从不沉默,而“沉默的大多数”却往往默不作声。
 
      总之,我们认识台湾,不能浮于表面;看待台湾,不能过于天真;我们理解台湾,不能没有原则。这一经验,也奉送给到台湾去的游客。  

      (本文作者郑剑为北京学者)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