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 博客访问:
正文

德国美女为国学大师季羡林是终生不嫁,还是嫁不出去,or 不嫁反而自由? (图)

(2009-07-11 03:50:07) 下一个



德国美女为了国学大师季羡林是终生不嫁,还是嫁不出去,or 德国女人欢喜不嫁,反而自由?

德国美女为了国学大师季羡林竟然终生不嫁

--------------------------------------------------------------------------------

peter





  不管是花花公子,还是情圣;也不管是达官显贵,还是平民百姓,人的一生终归是离不开“爱情”的缠绕。到老的那一天,我们总是期盼有一个人能和我们“白首不相离”,总是期盼有一段温暖的爱情故事能够温暖我们已经苍老的人生。


  中国国学大师、北京大学教授季羡林先生,有着一段让自己一生都充满快乐和温暖的爱情故事,在德国,有一位美丽的姑娘等了他六十年。

  1935年到1945年十年间,季羡林先生留学德国,在哥廷根大学演习梵文、吐火罗文等古代语言。他所租住的房子与校友田德望在同一条街上。一天中午,季羡林受田德望之邀,去了田德望的房东迈耶家,碰见了迈耶家的大女儿伊姆加德。当时的伊姆加德23 岁,是个有点俏皮有点羞涩的美丽姑娘。

  当时两人不过简单问好,并无多的交流。这种状态持续近两年,直到1937年,季羡林开始写博士论文时,两人关系有了大的突破。由于博士论文必须打印成稿才能交给教授,季羡林为此头疼不已,一是因为季羡林不会打字,二是即使学会打字也没钱买打字机。

  正当季羡林一筹莫展的时候,伊姆加德主动找上门来了。伊姆加德告诉季羡林,她父亲的工厂有一部淘汰的打字机,而伊姆加德自己正好想练习打字,她愿意帮季羡林。季羡林喜出望外,但高兴过后,不得不考虑报酬的问题,季羡林问伊姆加德是否会收很高的报酬,并申明自己是穷学生。

  伊姆加德却回答说:“我要的报酬,是让你陪我走遍哥廷根的每个角落。”

  就这样,两人默契地开始了交往。每当伊姆加德打印完一篇论文,季羡林就带她逛哥廷根的一个地方。

  多年后,季羡林再描写哥廷根的风景,总是美不胜收,这也许与伊姆加德有关。“素以风景秀丽闻名全德。东面山林密布,一年四季,绿草如茵。即使冬天下了雪,绿草埋在白雪下,依然翠绿如春……苍蝇、蚊子成了稀有动物。跳蚤、臭虫更是闻所未闻。街道洁净得邪性,你躺在马路上打滚,决不会沾上任何一点尘土……”。

  哥廷根真的有这么的美吗?至今我都认为季老先生定是爱屋及乌了。他和伊姆加德有着多少的美好的回忆,也许只有他和伊姆加德,以及哥廷根的一景一物最为清楚。

  几十前,季羡林和伊姆加德的脚步踏遍了哥廷根的大街小巷。在宁静的清晨,他们一起享受过晨露的清凉;有着和煦阳光的午后,他们一起在德国市政厅广场的抱鹅女郎铜像下,看过鸽子的调皮;在黄昏在午夜,他们散步他们看一盏盏灯渐渐在夜的怀里安睡……

  整整四年,数百万字的论文完成了,哥廷根的每寸土地他们也熟知了,感情自然也一点点地升温了。

  可是生活总是喜欢开玩笑,在悲喜交加的时光轮转里,总有很多事不断发生着。尽管有着爱情的温暖,但身在异乡终归为异客。作为海外游子,季羡林想家,时常有一种“天涯地角有穷时,只有相思无尽处”的感觉,思念祖国想念家人,思乡之情日夕索绕,“我怅望灰天,在泪光里,幻出母亲的面影”。

  不论人还是植物,要好好生存,定离不开它的根。季羡林终归是要回到中国的,他的根在中国。

  当回国日期终于定下来时,季羡林却不知道如何告诉伊姆加德。相见时难别亦难,直到凌晨三点,伊姆加德才把论文打完。季羡林轻声说:“伊姆加德,你累了吧?让我来帮你揉揉肩……”

  有了爱,心便会柔软无比,会有很多的不舍与心疼。季羡林按在伊姆加德双肩上的手颤抖了,“我要离开了,我的祖国需要我……”

  总说长痛不如短痛,可不管是哪种痛,都是痛了,季羡林感觉到了伊姆加德肩膀剧烈地抖动,听她哭着央求:“留在这里好吗?我也需要你!”

  只有真正经历过有缘无分的情感的人,才明了此刻季羡林心中的难过,“这里只是我的第二故乡,我要回到祖国去……伊姆加德小姐,一定有一个比我更好且更爱你的男子,他愿意永远陪伴在你的身边,呵护你的一生的。”季羡林说这话时是1945年10 月2日,他一辈子都不会忘记的一个时间。

  多年以后,季羡林的脑海里也时常浮现这样一个温馨的画面:

  穿着玫瑰红的棉布长裙的伊姆加德,端坐在矮矮的长凳上,修长的腰肢挺直着,金黄的长发挽在脑后。她的眼神澄澈而欢快,边打字边时而听他读出那些被涂改得快看不清字母的词……

  一直很欣赏在爱情面前,即使是哭了也能挤出一丝微笑的女子,伊姆加德就是这样,她没有再哭求季羡林的留下,而是擦干眼泪挤出微笑,在论文稿末打上:“一路平安!但请不要忘记。”

  是的,季羡林始终没有忘记她,但因为不能许给伊姆加德一辈子的爱,想想还是不去打搅她好,于是便断了音信,但只是怎么也想不到这个傻姑娘却等他一等等了六十年。

  香港电视台一位女导演2000年为了拍摄季羡林的传记片,专程却哥廷根打听伊姆加德的下落,发现伊姆加德依然健在,还守着那个房间,那台银灰色的老式打字机,说:“瞧,一切都没有改变,我一直在等他回来。我的手指依然勤快灵活呢,我甚至还能打字!”

**************************************

季羡林(1911年8月6日-2009年7月11日),字希逋,又字齊奘[2],生於山東省臨清市,中國語言學家、文學翻譯家,梵文、巴利文專家。北京大學終身教授、輔仁大學教授。

1934年畢業於清華大學西洋文學系,研習莎士比亞、歌德、塞萬提斯等西洋文學名家;翌年赴德國哥廷根大學學習梵文、巴利文、吐火羅文,結識留學生章用、田德望等,遭逢第二次世界大戰,獲哲學博士學位。1946年回國,在北京大學東方語言系任教授。1956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文化大革命初期,曾參加一造反派組織,繼而遭受迫害。1973年開始翻譯印度史詩《羅摩衍那》,1977年完成全譯本。

他自評:「梵學、佛學、吐火羅文研究並舉,中國文學、比較文學、文藝理論研究齊飛。」2009年7月11日於北京301醫院病逝,享年98歲。[3]

1923年,考入濟南正誼中學[4]。
1930年,考入清華大學西洋系,師從吳宓、葉公超,學東西詩比較、英文、梵文;選修陳寅恪的佛經翻譯文學、朱光潛的文藝心理學、俞平伯的唐宋詩詞、朱自清的陶淵明詩[4]。
1934年獲得清華大學文學學士學位,任山東濟南中學高中語文教師。
1935年,被德國哥廷根大學錄取,從梵文權威恩斯特·瓦爾德施米特(Ernst Waldschmidt)學梵文、巴利文和佛學[4]。
1937年,開始兼任哥廷根大學漢學系講師[4];
1941年,獲博士學位。從西克(Emil Sieg)學吐火羅語、《十王子傳》、《大疏》、《梨俱吠陀》。
1946年,回國,任教於北京大學,兼任東方語言文學系主任[2];
1956年,被任為中國科學院哲學社會科學部委員[2];
1973年-1977年 翻譯完成《羅摩衍那》。
1978年復出,續任北京大學東方語言文學系主任,並被任命為北京大學副校長、北京大學南亞研究所所長[2]。
1984年任北京大學南亞東南亞研究所所長[4]。
1999年,應聖嚴法師之邀,赴台訪問,並祭拜胡適墓園,撰寫《站在胡適之先生墓前》一文[5]。
2003年起,因病入住北京三○一醫院。
2008年1月,季羡林獲「印度公民榮譽獎」[6]。
2009年7月11日,病逝於北京三○一醫院,享年97歲[7]。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