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原创】文革中的林彪和周恩来--二月逆流的台前幕后(中)

(2005-02-15 15:47:39) 下一个

【原创】文革中的林彪和周恩来--二月逆流的台前幕后()

 

一月二十二日,老毛接见军委碰头会扩大会议高级将领。 由于造反派冲击军事机关的事件层出不穷,与会人员造反派的行为十分愤慨,情绪激昂。

 

南京军区司令员许世友说:戴高帽子,对地富反坏可以戴,对我们几十年的老干部这样做,我们想不通。我们犯了什么错误?”

 

第二炮兵政委李天焕说:我们现在根本不能工作,要求主席允许我们工作,有错误我们检讨。

 

毛泽东对他们说:要支持造反派。他们人数少,也要坚决支持。  我们的基本方针,要站在革命左派方面。过去不介人,其实是假的。他也批评了造反派:军队里对廖汉生、刘志坚、苏振华搞喷气式,一斗就四五个小时,污辱人格,体罚,这个方式不文明。造反派造反有理嘛,搞喷气式干什么?” “决不能过分,过分了就不得人心。  犯了错误就一棍子打死,都不用,那还得了?哪个不犯错误?我也犯。  他又说:对群众我们不能泼冷水,但要说服。  张体学、江渭清(他们原来分别是湖北省省长、江苏省委第一书记。——引者注)这些人过去总是做了一些工作的,犯了错误,要给他们改的时间,错了就批。现在动不动就戴高帽子、搞喷气式是不好的。   还是按照延安整风的办法:惩前毖后,治病救人。对青年人要进行教育。这些人不知天高地厚。他们以为一冲就行了,一冲不行就两冲。你们那些苦处,把它当作经验来对待。  [8 毛泽东同军委碰头会扩大会议人员谈话记录,1967122日。]

 

在这样子的背景下,二十三日,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中央文革小组发出经毛泽东批示照发的《关于人民解放军坚决支持革命左派群众的决定》。用老毛的话讲就是:那个时候,党政都不行了,只有解放军出来,担负这个任务。” [9毛泽东同杨成武、汪东兴、郑维山谈话记录,1967714日。] 。但是这必然要造成大量军人参政的后果,在政府的各层机关单位,到处到是解放军。而这些人真的有很少人知道管理的。最要命的是在这个决定中并没有指出什么样子的群众是左派,此举带来了严重的后果,直接就导致了类似以后7-20事件的发生,更远的就是九大时的独有的军人特色。

 

要使军队能执行这个《决定》,前提仍是军队本身必须保持稳定。 一月二十四日,徐帅找到林彪,说到军队许多高干被随便抓去,任意抄家,变相体罚,还有的自杀,有些机关已处于瘫痪状态,有的处于半瘫痪状态,此次来京开会的干部,心情都很紧张。” [10 林彪给毛泽东的信,原件,1967125日。] 二十五日,徐又写信给林彪说:军队是无产阶级专政、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支柱,一面要大力支援地方的真左派,一面又要进行内部的阶级斗争,因之必须要稳当点才好办事。否则,军队不易控制,指挥失灵,副作用即会更大多了。”[11徐向前给林彪的信,手稿,1967125日。]

 

林彪是军人,稳定军队的利益是符合自己最大的利益。而且林彪当时是作为老毛在军队中的代言人的面貌出现的。在这个时候,利用此机会,能够联合众多老帅,也是个良机。于是当天,林彪同徐向前、陈伯达、聂荣臻、叶剑英、杨成武共同商议后,拟出九条规定,当天送给毛泽东[12 毛传]。二十八日,文件作为《中央军委命令》发布。

 

这时的老毛也看出了老帅们同中央文革之间的严厉冲突, 但此时老毛的手中在这种天下大乱的日子里,没有别的牌可打,只有军队了。于是,老毛为了平息军方将领的不满,利用陶铸被打倒一事,敲打了下江青,借此缓和下矛盾。当然,后来因为老帅们错估了老毛批中央文革的决心,终又败北,这是后话了。

 

1967210日,老毛召集的常委扩大会议: 参加的常委有:主席、林彪、总理、陈伯达、康生、富春,还有叶帅、江青、王力。老毛开骂陈伯达:你这个陈伯达,你是一个常委打倒一个常委。过去你专门在我和少奇之间进行投机。我和你相处这么多年,不牵涉到你个人,你从来不找我!开骂江青:你这个江青,眼高手低,志大才疏,你眼里只有一个人。打倒陶铸,别人都没有事,就是你们两个人干的。我查了记录,别人要不就是没有到,要不就是没说话。陈伯达讲了话,江青插了话。

 

老毛责令,中央文革反醒。 中央文革 1967214日召开了没有外人参加的小组会议,批评陈伯达、江青,但是是关起门来打狗,还是肉包子喂狗就不得而知了。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