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 博客访问:
正文

五月:料酒适量

(2005-03-10 13:06:49) 下一个

料酒适量


 


五月


 


朋友新婚,努力当贤妻,每天在家照着菜谱、炮制温馨二人大餐。某日学得一道“酱瓜蒸鳕鱼”,颇获好评。一听有此美味,素好美食的我赶紧抢过她的中式菜谱,认真学习。猜怎么着?结果我读到了一堆“料酒适量”、“香油数滴”、“精盐若干”和“胡椒粉少许”。可这“适量”,“数滴”,“若干”,“少许”……,究竟是多少呢?


 


佩服友人的惊人悟性之余,不由想到了美国人的食谱。以烤一盘蛋糕为例,11/4杯水,3个白色大鸡蛋,1/3杯油……,用以调和买来的蛋糕混合剂(cake mix),还有炉火要开到华氏350度,烤盘若是8''圆盘,则烤40分钟;若是9''圆盘,则烤35分钟;若是13''X9''长盘,则烤40分钟;若是2430个的杯盘(cupcakes),则每个注入一半米浆,再集体烘烤25分钟……如此这般,不厌其细,害人想偷懒说学不会都难了。难怪美国人动不动就开上一连串的快餐连锁店,你想,用量、做法,甚至店堂布置、管理模式都是定量规定了的,那开上一串怎见得比只开一家难呢?倒是中餐馆的老板们,若不幸自己不懂厨艺,那遇到大厨临时跳槽什么的,就该跳脚了。毕竟,这“料酒适量”、“精盐若干”……不假以时日,却不是那么容易琢磨透的。


 


近日读小学一年级的女儿,正在大玩写作游戏(Writing Game)。这游戏是要打分的。有开头,得1分。有结尾,得1分。每表达一个新的想法,得1分。每用一个描述性词语,得1分。每次数到一个大写字母,得1分。每个句号、逗号、问号、感叹号,各得1分……。女儿写了一个她在雪天玩乐的故事,起先按计分规则一算,得了45分。她很不满意。于是就开始改文章了。开头、结尾那2分已经到手了,不必管。这“描述性词语”嘛,有了!“雪”前面加个“白色的”,多了1分,“雪人”前面加上“大大的”、“好看的”、“白白的”,哈!3分!至于“问号”,唔,把开头“今天下雪了”改成“怎么今天下雪了呢?”,又多1分。对了,干脆顺势再接两句“太好了!我最喜欢下雪了!”,瞧,这下既增加了新想法,连“感叹号”也多出俩来……。七加八改的,女儿最后一算,这回共得了78分,简直进步神速呀!而且老师还特意关照过,爱改几稿都没关系,把每次的改动都留着,带回学校让老师过目。


 


还别说,女儿改过的文章真就比先前那个长多了,而且也生动不少。想不到美国的小学生就是这样开始学习写作技巧的。这个1分、那个2分的,都说美国人崇尚定量经济,大到GDP值,小到某只股票的投资回报率,都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地用确切数字来定量分析,没想到连写作也能玩定量啊。这对于习惯了中式写作教学的我而言,还真是个新鲜事儿。都说中国古代的八股文害人,也许在训练基本写作技巧方面,也还有可取之处呢。


 


曾有国内朋友报怨,花了大钱去听名作家亲临指导的写作班,听的时候挺有趣的,听完却仍是一片茫然,对于究竟要如何去表达名作家一再提点的所谓“真情实感”,颇感困惑。我在想,那些名作家倒不一定有意藏私,而是如今这中式写作,跟做中国菜似的,“料酒”如何个“适量”法,没有诸多实践、没有一定的领悟能力,只怕要提高也难了。做得出美味佳肴的名作家,却不一定说得清这“适量”到底是几钱几分吧。


 

反观美式写作,大量写作技巧的专著,对于如何设定人物、如何框架结构、如何设置悬念增加气氛……,都一一提供了比较具体可行的指导。至于各大学的写作课程,也都在尽量切实明确地助学生过把作家瘾。也许,在“观公孙大娘舞剑”式的顿悟之外,中文写作教学,也可试着加些“料酒三钱两分”的定量说明?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