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家,我的日子

岁月载着记忆,说慢也慢,说快也快
个人资料
  • 博客访问:
正文

全家团聚

(2006-12-11 11:13:22) 下一个
宝宝终于回到了我的身边 - 在我们离别了22个月以后。是爷爷奶奶送过来的,因为老公早她三个月先来了。
在机场见到我,她显得有些迟疑,并没有象我想像的那样扑到我的怀里,毕竟近两年了,在她心里,妈妈肯定已经变成一个既亲近又陌生的概念了,不过很快,她就拉着妈妈和妹妹的手说笑起来。回到家已经很晚了,还兴奋地和妹妹又跑又跳的,直到楼下的住户提抗议,一看钟,哟,都半夜啦!急忙把她们往床上赶。因为时差,宝宝晚上睡不着,我就陪她聊天,她给我讲她在国内的事,讲她看过的书里面的故事,讲她梦见妈妈,讲她做梦是因为“脑子里的神经小细胞不休息”,等等,等等。她告诉我,她在国内上学前班,是爷爷所在大学的附属幼儿园,小朋友都喜欢围着她,听她给他们讲好多好多的故事,我好奇地问:“你哪儿来那么多故事啊?” “我每天都看书,然后给他们讲。” 她说她最喜欢的书是童话故事,“十万个为什么”和“365夜故事”,这次都带来了。英语老师让她领读,以为她从美国回来的,发音准,我听了觉得蛮好笑的,因为她在美国从未上过一天学,跟我在家讲中文,一些简单的英语是从儿童电视节目上学的,并不会读书啊,回到国内,摇身一变,成了小老师了,好可爱哦。聪明懂事的宝宝,也很讨老师喜欢,六一儿童节晚会,老师让她做节目主持人,晚会录像也在校内电视互联网播出,宝宝成了校园内家喻户晓的小名人啦!爷爷带她出去散步,总会有人说:“哟,原来六一儿童节晚会的主持人就是你孙女呀?” 爷爷的心里呀,别提多高兴了。他们还将录像带录制了一份,带来给我们。后来带宝宝回国,她总忘不了去看望当年的老师们。
在母亲不在身边的六百多个日日夜夜里,宝宝跟着爸爸,也得到了爷爷奶奶外公外婆阿姨舅舅舅妈们无微不至的关爱,但所有这些能代替母爱吗?这段缺乏母爱的日子,究竟对她幼小心灵的伤害有多深?我无法找到答案,但那天早上,当宝宝含泪向我讲述着她昨晚的一个梦时,我的心碎了。“我梦见你和爸爸带着妹妹坐火车走了,把我留在站台上,不要我了。”“宝宝,不会的,爸爸妈妈都很爱你,不会不要你的”,搂着她,我已泣不成声。 
   贝贝有姐姐作伴,不再缠着妈妈跟她玩儿了。家里每天都充满了嬉戏打闹的欢笑声,这才象个家嘛。不过,还是要经常提醒她们:“轻点儿,楼下有意见。”正说呢,听到敲门声,开门一看,楼下的老爷爷给我家爷爷奶奶送磁带来了,贝贝不加思索地问道:“妈妈,这就是楼下的意见吗?”“什么?楼下的意见?这是人,不是意见。”是贝贝听不懂中文,还是我没表达清楚?“什么是意见?”“意见就是.......” 我还真被她给问住了。“楼下有意见”这句话,哪个中国人听不懂呢?可仔细一琢磨,好像语法还真是有点问题啵!?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