纯属个人视角

除了血压高,什么Q都不高
个人资料
正文

美国国运走到尽头?

(2007-02-14 14:31:47) 下一个
美国国运走到尽头?民族灭亡的“轻松”一面

亚洲时报Spengler撰文/“花花公子”玩伴女郎出身的女星安娜.尼科尔.史密斯(Anna Nicole Smith)上周突然暴死,不禁让人想起死亡有其幽默的一面。据报,史密斯以玛丽莲.梦露(Marilyn Monroe)二世自诩,而两人之死还真是大同小异。这又不禁让人想起了马克思对拿破仑三世的嘲讽:“历史重复自己,但第一次是悲剧,而第二次则是闹剧。”(chinesenewsnet.com)

Monty Python(译者按:在六、七十年代享负盛名的英国电视制作团队)的《布赖恩的一生》(Life of Brian)高呼:“永远要看死亡的光明之面。”这样的玩笑尽管低级趣味,我们还是放声大笑,而且完全有理由这麽做。我们之所以愿意拿个体(不只是“梦露二世”这类人)的死亡来逗趣,是因为我们知道个体的死亡并不是世界末日。(chinesenewsnet.com)

相信永恒者不只是宗教教徒,甚至像共产党人这类最彻底之无神论者,也希望自己永驻感恩戴德的无产阶级心中。即便我们相信天堂中没有我们灵魂的容身之地,并相信我们也不会复活,但我们仍会相信,我们自身的某些东西,会以后代、记忆和事迹的形式流传千古。只要这个地球上有我们的族类,这样的东西就会永远延续下去。我们自身中永恒的部分会超越死亡,这种信念给我们莫大的安慰。(chinesenewsnet.com)

可悲的是,记忆所体现的永恒希望是不可靠的,而且经常是徒劳的。此类永恒有赖於我们族类的生存,也就是我们文化的延续。当然,如果你真的相信超自然的来世,你永远都不会失望。但同一族群中的最后一人,不会有这种欣慰之情。(chinesenewsnet.com)

这类评论适用於所有时代的所有民族,而使我们这个时代显得独特的,是一个令人不安的事实──即世界上大多数现存的文化,正在快速走向灭绝。一种不可名状的绝望是,不少文化已走上了灭绝之路,他们很快就会丧失自己的语言以及铭记他们的族类。世界现存的6700种语言中,预计有90%熬不到本世纪末。令人悲哀的是,由於大多数工业化国家的人口普遍下降,再过一两个世纪,有些曾一度傲视这个星球的文化也会消失。(chinesenewsnet.com)

拿个体的死亡来逗趣很容易。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如《哈姆雷特》(Hamlet)中的波隆尼尔(Polonius)、《块肉馀生记》(David Copperfield)中的法金(Fagin)、《威尼斯之死》(Death in Venice)中的奥森巴赫(von Aschenbach)、赛莱斯蒂娜(La Celestina)中的全体演员等等。包法利(Emma Bovary)夫人之死於毒药,在我看来即使不滑稽,也起码有点荒唐。(chinesenewsnet.com)

然而,很少有文学作品以轻松的姿态,来对待整个民族的灭绝。事实上,我只想到了一个,那就是斯威夫特(Jonathan Swift)的《一个小小的建议》(A Modest Proposal)。书中的这个“建议”,是把饥饿的爱尔兰儿童卖给英国人作食物,以解决爱尔兰的饥荒问题。身为爱尔兰人的斯威夫特藉此书拷问英国读者的良知。(chinesenewsnet.com)

当然,纳粹很喜欢灭绝犹太人的想法。犹太人很想继续生存下去,但这个民族究竟做过什麽罪大恶极的事情,以至於有人动邪念竟要消灭它?对这样一个民族的谋杀,实在不能作为发明笑话的素材,有的话也是极其拙劣的。(chinesenewsnet.com)

当前只有一个真正有关民族灭绝的笑话在流传。它跟《星球大战》(Star Trek)中来自某个国家的人有关。这个人指责演员威廉.夏纳(William Shatner)说:“在你的演出中有俄国人、中国人和非洲人等,为什麽从来就没有一个人物来自我的民族?”夏纳回答说:“你一定要知道,《星球大战》是以未来为背景的。”这个笑话所指的是哪个民族即将灭亡,留待读者来判断。(chinesenewsnet.com)

当今的民族灭亡浪潮,是完全不同的,因为那些不久将在地球上绝迹的民族之所以会灭亡,是因为他们不想再生存下去,而不是因为其他民族要灭绝他们。我之前曾多次说明这一点,在这_?N不再重复这一论据了。看到有些民族故意灭绝自己的整个文化,不能不感到震惊。这一点就足以说明上面的论断了。(chinesenewsnet.com)

用佛洛伊德(Sigmund Freud)的话来说,这种自我灭绝简直是“unheimlich”。这个词通常被翻译成“不可思议的”(uncanny),不过更好的表达也许是“简直离奇到令人厌恶的程度”。对我们来说,感觉有人践踏了我们的坟墓是一回事,而我们祖先的坟墓也被铲除了,却完全是另一回事。(chinesenewsnet.com)

为了对抗这种令人恐惧的幽灵(Unheimlichkeit),我们是否可以考虑来点斯威夫特式的幽默,以减轻民族灭亡的痛苦?这也许并非没有益处。如果“死亡之光明的一面”这类事关个体的笑话,尚且令人反感,那麽我就不得不承认,跟民族灭亡有关的笑话,是绝对不能接受的。然而,这并不能抑制我们听到笑话时放声大笑的冲动。在结束本文之前,给读者一首跟正在消失的民族有关的打油诗:(chinesenewsnet.com)

十个小日本人,外出去吃饭(chinesenewsnet.com)

一人吃河豚,只有九人还[注1](chinesenewsnet.com)

九个小德国人,随腓特烈大帝去打仗(chinesenewsnet.com)

一人听命令,只有八人还[注2](chinesenewsnet.com)

八个小英国人,正吃德文郡冰淇淋(chinesenewsnet.com)

一人患动脉梗塞,只有七人还[注3](chinesenewsnet.com)

七个小俄罗斯女孩,出国去浑(chinesenewsnet.com)

一人去温哥华,只有六人还[注4](chinesenewsnet.com)

六个小爱尔兰人,高唱“圣人永生”(chinesenewsnet.com)

一人唱“圣乔治”,只有五人还[注5](chinesenewsnet.com)

五个小法国人,从圣心教堂探身往外看(chinesenewsnet.com)

一人前倾过度,只有4人还[注6](chinesenewsnet.com)

四个小波斯人,期待“马赫迪”降临(chinesenewsnet.com)

一人等得不耐烦,只有三人还.(chinesenewsnet.com)

三个小荷兰人,名字分别叫红、白和蓝[注7](chinesenewsnet.com)

蓝接受安乐死,只有两人还[注8](chinesenewsnet.com)

两个小西班牙人,正在晒太阳(chinesenewsnet.com)

两人开始了一场内战,只有一人还[注9](chinesenewsnet.com)

最后一个是意大利人,医生不能复制他(chinesenewsnet.com)

他最后难免一死。世上再无人(chinesenewsnet.com)

如果这个打油诗冒犯了谁,我会毫不犹豫地说,我是纯心有意为之。但我要指出的是,我并不偏爱哪个国家。日本人的病态、德国人的奴性、英国人的食物、俄国人的肉欲、爱尔兰人的怨毒、法国人的浮夸、波斯人的弥赛亚主义、荷兰人的麻木和西班牙人的内斗,我都一视同仁来看待。如果我还遗漏了其他一些有可能灭亡的文化,那是因为这种文学形式[注10]只准许我列出10个例子。请你们记住,这不是世界末日──这只是你们的终结。最后希望你们好好享受今天。(chinesenewsnet.com)

注释:(chinesenewsnet.com)

1.河豚在日本很受欢迎,是官方唯一禁止向天皇进贡的美食。据统计日本每年消费2万吨河豚,每年都有100-200人因吃河豚中毒而死(chinesenewsnet.com)

2.普鲁士的腓特烈大帝1757年6月18日对科林战役溃败的部队说:“你们这群狗,你们还想永远生存下去?”(chinesenewsnet.com)

3乔治.奥威尔(George Orwell)说,“大家都这麽说,甚至在英国人自己看来,英国烹调在世界上都是最差的。”(chinesenewsnet.com)

4.据统计,犯罪组织每年从俄罗斯及其他前苏联加盟共和国走私大量妇女,每年藉此估计高达70亿美元。(chinesenewsnet.com)

5.圣乔治是英格兰的圣者,因此为爱尔兰人所厌恶。(chinesenewsnet.com)

6.圣心大教堂俯瞰巴黎,建於1870年法国在普法战争中遭受惨败之后,是法国受伤的民族尊严和浮夸的象徵。(chinesenewsnet.com)

7.红、白和蓝是荷兰国旗的三种颜色。(chinesenewsnet.com)

8.荷兰是世界上唯一承认安乐死的国家。(chinesenewsnet.com)

9.在1936-39年的内战中,西班牙总共有36.5万人死亡,还不包括获胜者在胜利后处决的10万人。(chinesenewsnet.com)

10.文中打油诗的风格来自於《十个小印第安人》(Ten Little Indians)
[ 打印 ]
阅读 ()评论 (1)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