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大臭臭 (热门博主)
  • 博客访问:
正文

外国语文老师怎样看待学生作文

(2012-12-17 11:49:40) 下一个

莫言写的《虚伪的教育》这篇文章,我在他得诺奖之前就看过,并且非常认同他文章里所说的许多中国语文教育制度的陈旧观念和保守思想。

前两天我又在一网友的博客里见到了莫言写的这篇文章,重新读了一遍,发现,虽然莫言知道中国学校语文教育存在很多问题,但他没有勇气和能力去做改变,连一点建设性的提议都没有。

说实话,连莫言这么有名的大作家都对此无能为力,又如何让语文老师们对语文写作进行改革呢?!这个任务是不是应该交给管教育的工作者去完成,不得而知。

记得几年前,我女儿还是四年级小学生时,我看过她写的一篇作文。她是用两种动物对话的形式,来表达自己想说的主题内容。

用我本人眼光来评判女儿写的作文,我认为她写的过于虚幻,不切合实际。可是,她的语文老师看过后,没有作出任何评价,连语法错误都没有修改,而只修改了几个错别字,当时我心里很纳闷,也很不舒服。

不久孩子班级活动,让我有机会跟她的语文老师也是班主任进行了一次闲谈。当我问及孩子写的作文好与不好时,这位外国语文老师说,孩子们无论用什么样的方式写出来的东西,都是最真实最可爱的。

她说,她不想用自己的想法去“破坏”(即修改)孩子天真美好的想象力。至于语法错误,不要急于去纠正,因孩子还小,他们基本上都是模仿别人说出来的话而写,有语法错误是必然的,以后他们会自我修正。

哦,原来如此,外国老师对待学生作文有这样的独特见解,我还是第一次见识。原以为她对孩子写的作文不提意见,不修改语法错误是一种不负责任的表现,因而感觉心里不舒服,没想到她是另眼看待学生作文。

这位老师还跟我提及了从中国来的小交换生们(小学生们),她对中国的小学生们印象非常深刻,说他们写出来的作文都像是一个模子里出来的一样,没有错别字,语法基本正确。

拿他们写的作文跟当地孩子们的作文一比较,就能看出,前者缺乏生活气息,缺乏想象力,文章比较干巴巴,许多语言太书面化(公式化),即失去了孩子们应有的特色。

不过,孩子的班主任还是大大地赞扬了中国的小学教育,她说,中国孩子明显比德国孩子学的知识多,这让她非常有感触。她说,以前的德国教育制度跟中国差不多,不像现在的学校,老师教的少,学生学的少,家长们还成天叫喊孩子们太累了。

回想自己小学时写的作文,大部份都是假(不真实)大(说大话,吹牛)空(喊口号,表决心)文章,所以,那时候我最害怕写作文,因为自己本身思想觉悟就不高,喊不出来什么口号来,只有照着报纸抄写。自改革开放以后,人们才能写属于自己本色的文章。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