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大臭臭 (热门博主)
  • 博客访问:
正文

跟外国人打交道很费劲

(2012-09-10 11:14:23) 下一个

     留学,这两个字,曾经在我的脑海里一闪而过,因为那时爸爸刚从国外回来,所以他开玩笑地说:“要是你能出国留学就好了。”不瞒大家说,当时我认真考虑过爸爸说的话,但很快就被自己给否决掉了。心想:留学,好像跟我关系不大。

     万万没想到,离上次话题十年后我真的出国留学了,并和老公同甘共苦地打拼属于我们自己的天地。

     由于来到了一个非英语国家,我立马变成了一个“盲人”。当时感觉自己就像傻瓜像残疾人一样,自信心不知飞到哪里去了,留下的只有暗地里叫苦连天的份。一切得从零开始,特别是语言学习,为此,付出了不少心血与脑汁。

     在没有任何基础学一种全新的语言,就像让我去登世界屋脊西玛拉雅雪山一样难上加难,这是我的自身感受。但当时我没有别的更好的选择,只有硬着头皮死记硬背,然后操着中国式的外语勉强跟别人交流。

     现在想来非常可笑,主要是笑自己像个初生的牛犊,不怕别人笑话,不怕别人给的冷眼,不怕别人把自己当白痴,不怕别人伸长脖子竖起耳朵费劲地猜想你讲的内容,总之,没脸没皮地天不怕地不怕,敢把不成句的语言往外送。

     一般我们中国人说话做事都比较谦虚谨慎,可是西人不一样,他们要是有点什么都会炫耀出来。比如,我的一个中国朋友,他在公司都工作好几年了,同事们才知道他有博士学位,而我的一位西人同事,上夜大竟然说得全公司人人都知道。

     外国人和中国人的思维方式不一样,为人处事社交也不一样。他们做事要看心情,要是心情不好,那张脸就会一直黑在那里;每当心情好的时候,那个热情劲头会把你吓一跳。

     跟西人打交道总的感觉就是费劲。就拿请客举例,西人朋友们通常会比约定的时间晚来一些,而我们中国人早早就到请客的主人家了。

     每次请西人朋友来家作客,我都是早早就开始做准备工作了,经常是我的菜都做好了,还不见客西人们的身影。这时,我就会胡乱猜想客人们是不是把约会的事情或者时间给忘了?后来,慢慢才领悟到他们一般都要晚来一些时间。

     曾记得刚开始去西人朋友家作客,我们是按照中国人的习惯,稍微提前一些时间去主人家,想跟他们坐下来先聊一聊的,可结果让我们看到了主人们惊恐的表情,看到了他们手忙脚乱地迎接我们的到来,让我感觉到了主人们内心的忙乱,所以,后来我们尽量做到宁愿迟到也不提早。

     还有语言上交流不畅快,我总感到和西人们没有多少共同语言及话题。因为许多西人对中国不了解,他们都是带着某种程度上的好奇心,向你打听中国的事情,甚至有些人还带着偏见。不过现在情况好多了。

     最早以前每次聚会,都有西人朋友问我们:“喜不喜欢我们这里?你们还要呆多久?还想不想回中国去?”他们非常关心我们是留下来,还是回自己的国家去。所以,后来知道我们都有工作,就不再问了。

     说实话,我有不少中国朋友,感觉生活在西方国家不舒服。他们自己认为,工作勤勤恳恳,可总得不到西人上司的赏识与提拔,得不到重用,再加上有些西人同事总是疙疙瘩瘩的,因而他们最终选择了海归。

     举个例子,我有一个学医的中国朋友,他在教授手下做了博士学位,又做了几年的得力助手,后来发现他根本没有机会接触病人。照此下去,他认为自己永无出头之日,所以他选择了一个好时机海归了。现在,他经过近十年的努力,成为了中国有名的医学专家、教授、院士。

     海归朋友们认为,他们海归这条路走对了。事实上也是,许多海归朋友们如今的地位和生活,都是双丰收。他们再也不用担心说话的问题,不用担心失业的问题,更不用担心文化差异的问题,因为他们大多数自己都是老板是教授了,又生活在本土,真是好不自在。用他们的话来说,骂人都能骂得爽快一些。

     刚来西方国家时,我感觉西人们不是很友好。虽然他们嘴上不说,但行动上多少都有排斥异己的行为(也许美国好一些),说难听一点,就是歧视我们外国人。随着时间的流失,现在情况大不相同了,西人们见惯了外国人,也学会了与我们这些外国人相处,但是,文化差异还是存在的。

     又比如,有不少西人对中国人的一个习惯非常不理解,就是每当做错事情时,中国人喜欢用笑脸或笑声来掩饰自己,我也一样。为此,在工作中,我曾经遭受过老板愤怒地质问:“笑什么笑,你做错的事情很好笑吗?”言下之意是,你犯了错误还笑得出来?!

     不在本土生活,多少都会因文化差异而受到冲击。既然留学后选择了移民,那就要学会取长补短,取西人之长补自己之短,尽量给自己工作生活少带来一些文化冲突。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