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虎的家

一个伸懒腰的地方。
正文

我的professional guidance.doc

(2006-11-05 12:44:31) 下一个

精算这一行读书考试加工作,我也作了快5 年了。最近开始考最后的一门大试,考完了就算fellow, 功德圆满了。但是发现很不容易。总共16 门试,前面考技能,后面考综合素质。用中国道家的话来说,就是该练气了。作为精算师,你签了字的报告是保险公司以及以外的人做决策的重要依据。所以不光你的技能很重要,你的个性和人品也很重要。最后这一门要求知识贯穿法律,社会和经济。Notes 只有500 来业,但是background reading 却是贯穿10 年所有业界的paper. 但是考试还不是照搬paper, 考得是analysis, synthetic and critical judgment skill. 最近读的书, 主要跟原则有关系(professional principal. 我很有心得,觉得很多原则可以适用很多其他的地方,跟大家分享一下。

1. Judgment rule one ( 一条判断准则): Make best assessment base on the CURRENT and past information (根据现有的和过去的条件作尽可能最准确地判断。)
听上去很平常。是吧?但是这确实是很重要的一条准则。很多公司利用精算师预测未来的金融市场。但是未来是不可预测的。精算师所能提供的帮助是根据过去对未来作最好的测算。. 所以对我们来说,现在的和过去的信息是预测的根据。
如果预测的小概率事件发生了, 不幸公司丢得不少钱,当然会怪罪你。精算协会只要证明根据当时所有可能的information, 你的判断是合理的, 你就是对的。这是一个行业准则。现在英国的pension loophole 就是这样的。5年前股市上扬,投资会保率在10-20% , 精算师做的预测是8%,平均在将来40 年,是合理的。 现在股市下挫,很多人怪精算师,但是我们从行业准则来说, 没有不对。所以没有人因为这个被disqualify. 整个业界在等股市回升。

我个人觉得这也可以试一个生活准则。生活中有很多时候要做选择:出国,回国,学习那个行业,工作。只要在当时那个情况下你还会做同样的选择,那么就没有什么好后悔的。你又不可能预测未来,何必和自己过不去?我妈总是说,你要是不离开上海,大概第三套房子都买好了。可是回想当年,不出国我又怎么知道我想要得是什么?同样,很多再回国论坛的人说,如果我先在回国,就把我出国给否定了。这样想很可笑。出国与会国都是 based on the current and past information available, 自己觉得队就行,管别人想什么呢。Information 也是会随着时间变化而变化,你会有更多的信息,从而可能作更informed decision 或则 change decision. 总之, 自己回想,如果再不了解未来的前提下,你指要做了最informed 决定,就没有必要后悔了。

2. Principal and Stipulation (原则和条规)

几年前,在一次业内同行讨论会中,在讨论
Anderson 倒闭的教训中,被问及为什么安德信德会计师会犯错误。一位英国的毛头小伙子说因为美国没有相应的约束professional 的法规。引起了大家哄堂大笑。

美国的会计法规严而且密。讨论的结果使因为美国的会计遵循了条规(stipulation),但是没有遵循原则(principal), 那就是要truly reflect the movement in the account and enable the shareholder make informed decision

英国的法律时英美法(civil law in contrast common law 大陆法。之间谁好谁坏有百年的文献不是我所能讨论的。英美法 based on principal,所以用jury common sense reasonableness, fairness. 法无定法,完全看当时当地的情况来判断。他的principal 就是你不可能同时站在同一条河里。过去的案例时reference 来把握这个公平的度,但是也不能overriding 现行案例。

在这种思维下,英国人不拘泥路老经验,相信没有一个老师说根据我的经验一定是这样的。他们跟注重教你Principal. 和我们中国教育不同,没有老师断言什么,而是要你自己去判断,以形成你完整的人格。所以刚来时会觉得英国学习没有教什么,但是很多principal 是要反复验证的。从长远看英国的教育注重素质,用中国的话是练气。 所以在国际上的地位很高。

基于英国这种 on principal 得思维,每移民到一个新的国家,他们就会根据 common sense 建立自己的制度,所以他们的制度是最符合当时当地的国家。如果时过境迁,人的 common sense principal 会跟着变动。

英国自己的法令变化也是很及时地,记得原来那个公司就在西敏是对面,每每有跟我们有关的法令的讨论,老板就会叫我带个本子去听。如有新法,我们公司是在第一个咨询的名列中,全公司,包括年轻人都会受到email 问意见。然后由一个总回答。一般一个政策出台,一定会有1 到两年的 consultation period. 以保证没有大 loser. (或者 loser 接受现实)

虽然我对英国诸多不满,nhs拉, 火车拉,但是不得不承认,他们人懒,但系统效率高,没有太多的人力浪费。他们的科学知识积累效率也很高,即使有人失败,也会做为教材说此路不通,而不至于被某些精英们称为 loser.

我个人觉得生活 based on principal and common sense 是更鼓励新思维得,有新想法的年轻人不会受到压制,因为老主宗这么说。记得我爸妈总说他们的老经验对我们有用,我不厌其烦他们的唠叨。现在找到理论根据了。他们的生活和我一点也不一样,各人情况个人对待。哈哈。

无莫同学说我是精英,言过其实,我只是一个普通的professional.
一个社会的发展不是靠几个精英推动的,靠的是每一个社会成员各司其职,各尽其才。 所以舆论的宽松很重要,否则还没说什么就被几个精英给拍死了,大家都不敢说话了。精英为了保持精英的名号,不得不加倍工作,最后给累死了。相信这不是大家想要的社会。我想要得是一个大家能持续贡献,又不许牺牲自己太多的环境。百家争鸣的时候我国最昌盛,希望能在实现那个时候的样子。




3. Common sense
这个在精算很重要。 如果你用很繁复的算法得出的结论违背 common sense 的话,要以common sense 为准。当然从业时间越长,数据分析越多,越对行业了解,common sense 越准确。 一个精算师成才时间很长,710年, 越老越靠 common sense hunch , 都是base on long term accumulation.

个人觉得,越是知识分子,越容易丢失 common sense. 所以应以为戒。赫赫。


4. Intergrity

这个是老生常谈了。我不想多说了, 只想告诉大家一件事情。
上次从美国来的老头,我严阵以待的那个,上个礼拜被炒了。这个老头在精算届鼎鼎有名。如果有学精算的一定知道 B-F method 吧?他就是那个F. 他纵横精算届30余年,在55 岁的高龄被fire (注意,不是redundant), 是因为在金融在保险中翻了船,被Eliot Spiltzer 捉住了。(Eliot Spiltzer 是金融界有名的包公,Anderson, Enron 就是他掀翻的。后面又掀了几个在金融界赫赫有名的公司,但是行外新闻报道不多,如国有公司被他盯上,第二天股票会应声而跌。哈哈有一点夸张。)

当时他来的时候我们知道他在被查,但是根据他在精算界的声誉, 加上这个决定是当时公司高程一起做的,应该没事,他也显得很轻松。但是没有用。
后来我们精算在一起讨论了一下,结论就是,就算你的顶头上司教你做什么,如果违反职业原则(principal)也要拒绝。就算丢工作也不怕,组织(institute of actuaries)会给你提供工作的。赫赫。

[ 打印 ]
阅读 ()评论 (2)
评论
中等美女 回复 悄悄话 是在伦敦工作吗?我也是。谢谢分享!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