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正文

我的大學(二)飲食起居

(2015-12-31 06:16:45) 下一个

 
 

 

大學生定量三十二斤的伙食,比起一般成人的二十七斤來要好多了,可副食的花樣品種少得出奇。我們實行BH製(包伙),而不是眼下時新的AA製,在姚家院買來的也不是飯菜票,而是編上號的伙食眷,一天三張不吃作废,只難爲了家在重慶的同學。用餐時,八人一桌,一洗臉盆的米飯,分成八瓣兒,就像吃皮沙。排隊領餐,人人拿着碗朝前蠕動,伙食團的人拿個大勺,往你碗裏一叩,得,那場景跟监狱裏的犯人沒什麽两樣。

 

改善伙食的時候要仰仗民主湖裏養的非洲鯽魚,學生澡堂邊的民主湖裏肥碩的魚兒得澡堂餘熱之便,茁壯成長不亞於原產地非洲大陸,學校打魚的時候就是大家打牙祭的日子。魚兒喝了澡堂的排泄物格外鮮嫩,吃到魚兒的學生倍感幸運,這樣的食物鏈,那時並無人異意。

 

天府之國的生活條件再差也是有限的,沒多久學校又新建了學生四、五、六食堂,還有教工食堂供人們選擇。競爭機製直接導致了伙食的改善,飯菜票也可以各食堂通用,菜飯做得好的食堂生意興隆,手藝差的廚師壓力極大。家境較好的同學,周末還可以去新建的“民主湖餐廳”小炒,到這時,對於在重大讀書的學子來説,吃,已不是問題。

 

進入重慶大學電機係就讀,原本不是我的初衷,報名時填的是無綫電係計算機專業,後來才知道電機係是重大最好的專業。記得時任係主任的江澤佳教授,對這批新生是相當的重視,我們的課程都由當時爲數不多的正、副教授執教,這令文革最後的兩屆工農兵學員十分羡慕,也是促使其努力的一種動力。那些留校任教的大都成了有名無實的輔導員,說有名無實指的是他們工作的難度。七七級這屆學生年齡跨度從十幾嵗到三十幾嵗,橫跨數屆高中,一九六九年至一九七七年,九屆高中畢業生擠過獨木橋,坐在重大校園學習,學員的年齡與輔導員相差無幾、甚至更大。聰明的輔導員們早已想法參加各種短訓班,自己深造去了,留下我們這幫驕傲的七七級自由自在。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