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china has really solide background, will be hoter, hoter, and ho

(2007-01-20 12:45:04) 下一个
美国为何对中国反卫星武器如此担忧?

1月11日,中国成功试射了一枚地面导弹,摧毁了一颗已被废弃的气象卫星;1月16日,美国《航空周刊》(Aviation Week)率先披露了这条新闻;1月18日,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发言人对此发表评论,称几个国家已对中国的试验表示严重关注;1月19日,美国参众两院军事委员会分别举行秘密会议,讨论中国新太空武器的破坏力。

1月19日,几乎所有美国主流媒体都对中国成功试射反卫星武器进行了报导。纽约时报的文章说,中国摧毁卫星的试验,表明北京决心在军事太空活动中扮演一个重要角色,但同时也让华盛顿和其它一些国家感到担心,因为到目前为止,只有美国和前苏联进行过类似的试验,可最近一次距离现在已有20多年。

纽约时报说,一些武器控制专家认为,中国的反卫星试验是一步危险的举动,它可能会引发新一轮反卫星武器竞赛。不过,也有一些专家怀疑北京的试验,可能只是中方的一种外交努力而已,旨在促使布什政府就武器禁运进行谈判。

中国寻求说服其他国家就禁止空间武器举行谈判,可华盛顿一直拒绝进行此方面谈判,认为举行这样的谈判没有必要,而且美国在空间行动的自由有可能会受到限制。美国总统布什去年10月份宣布的一项新空间政策,强调了美国的行动自由以及防止出现空间敌对行动的决心。

一直追踪火箭发射和太空活动的哈佛大学天文学家麦克杜维尔(Jonathan McDowell)指出,中国进行的反卫星试验,是过去20年中我们所看到的在太空武器竞赛中第一次真正的升级,它宣告一段长时间的抑制期已经结束。

华盛顿邮报当天当版发表题为《中国反卫星试验遭到抨击》的文章称,中国高风险的试验,正展示其有能力瞄准该地区的已被美国间谍卫星和导弹防御系统覆盖的太空。但中国的试验招致国际社会的广泛批评和谴责,并认为北京的举动是其推动军事现代化,增加其高科技战争能力的一个关键组成部分。

华盛顿邮报说,北京的反卫星试验意味着中国的军事能力,已在太空领域取得重要进展。文章引述《航空周刊》的报导说,中国不断增长的太空军事能力是布什政府去年重新修订美国国家太空政策的主要原因。这是过去十年来,美国首次对国家太空政策进行调整。

消息来源向《航空周刊》透露说,中国1999年发射的风云-1C型环极轨道气象卫星被中国西昌宇航中心附近发射的一种反卫星武器击中。这颗卫星当时的位置离地球表面530英里的高度,卫星地平角距4度的位置。中国的反卫星装置位于中国四川省西昌西部。西昌是中国航空发射的主要基地。

消息来源表示,这次中国进行反卫星试验的时间是北京时间1月11号晨4时28分。美国空军防御支持项目的地球同步卫星轨道上的导弹预警卫星侦测到了从中国西昌发射的卫星攻击装置,美国空军太空指挥部监视到风云-1C号中国气象卫星在试验前和试验后的轨道变化。

《航空周刊》指出,尽管中国的这次试验只是一次显示军事能力的“政策武器”,但是,这次试验显示出中国有能力威胁美国、日本、俄罗斯、以色列和欧洲的一些图像侦查卫星。台湾目前也运行一颗小型图像卫星,清晰率可以分辨出10英尺大小的物体,这种能力使得台湾能够知道有多少导弹从中国大陆对准台湾。台湾过去曾经从以色列那里租借过图像间谍卫星的服务。

美国《时代》周刊网站1月19日发表的文章,对中国反卫星试验在西方世界所引发的紧张、担心和抗议等一系列举动进行了分析。文章称,现在又到了试射反卫星导弹的春天了,中国的这场詹姆斯.邦德式的发射演习,已把好几百米宽的金属拉圾云留在了太空。其中一些碎片可能会对途经的卫星构成威胁,而且这个问题可能会影响未来的数百年。

布什政府前亚洲事务顾问格林(Mike Green)表示,中国这种厚颜无耻的试验“有点太可怕了”,它表明中国人民解放军已有相当大的增加其能力的余地,甚至不惜重大的外交代价。

《时代》周刊指出,中国试射反卫星导弹在西方国家尤其是在美国所引起的大惊小怪的原因,其实非常简单:这个试验潜在性地标志着中国的太空军事能力向前迈出了一大步,同时也中止了在未来的任何台湾冲突中美国所具有的巨大技术优势。


当西方情报机构长期以来一直关注中国可能正在发展反卫星系统之际,成功地摧毁一枚高轨道的旧卫星,标志出一个重要的里程碑。五角大楼在2006年夏天向国会递交的中国军事报告中,曾这样写道:“目前,中国只能用发射弹道导弹或装有核武器的太空车,来摧毁或瘫痪美国的卫星”。但现在来看,所有这一切都已经改变了。

美国军事专家指出,不少人对中国反卫星试验更大的担心还是在战略方面。导弹在地面500多英里上空击中目标,其范围涵盖许多国家的通讯和间谍卫星。中国的这项试验令人担忧和紧张,主要原因是中国的航天研究可能有军事目的。

安全问题研究公司《全球安全.ORG》的太空与导弹高级分析员查尔斯.维克说,这次发射显示,美国应该更加留意太空的军事用途。他说:“中国一方面在发出信号,另一方面也在向我们发出警告。对于这个严重的信号美国并不是没有意识到。这个行动已经在太空留下很多碎片,问题非常严重,会影响到很多卫星,那些碎片要到几十年以后才会消失。”

在中国进行反卫星武器试验后,布什政府已向中国表示关注和担忧。不过美国媒体认为,布什政府的抗议太含蓄。就理论上来看,美国的间谍卫星和中国所摧毁的气象卫星在差不多的高度,所以中国也可以瞄准美国间谍及通讯卫星。

有报导指出,白宫方面有所保留,主要是因为布什政府本身即排斥签署一项禁止太空武器测试的全球协定。美国的研究机构国防资讯中心的主任泰瑞莎.锡金斯指出,多年来俄罗斯及中国都希望能促使全球签定禁止发展太空武器的协定。中国也许有意运用冷战时代的手法,借此展示其实力来迫使对手谈判。

加拿大《汉和》杂志总编辑、军事评论员平可夫在接受台湾中央社记者电话访问时指出,中国以导弹击落气象卫星具有多重深远的军事和政治涵意及影响,而中国其中一个目的,肯定是要警告美国和日本不要介入台海局势。


平可夫说,从军事和政治角度看,这次事件的意义重大,其中包括:中国在发展太空武器方面已真正迈向更高境界,而且是从实战用途加以发展,并在实践上取得进展;这次事件绝对会刺激美国,因为美国一直把太空视为他们的后院,无人敢挑战;而既然中国已有真正的动作,美国未来可能会进一步研究太空战争的军事技术,而且主要针对中国─过去只针对前苏联。

平可夫还指出,这次事件可能会促成美国、俄罗斯和中国坐下来谈判太空的发展。到目前为止,各大国间关于如何和平利用太空只停留在理念阶段,只有意愿,没有国际法的约束。平可夫认为,这次事件固然可能导致大国间的太空军事竞赛,但也有可能促成大国间谈判把太空非军事化,最后签订条约。

平可夫对中央社指出,这次事件说明中国的军事杀手锏愈来愈多,使中国的军事实力提升到更高层次。目前,全球只有美国有这种实力,即使英国和法国都做不到;俄罗斯有这种技术和潜力,但没有钱。至于印度,未来可能做得到,但目前与中国差距仍大,两国的宇宙发展已进入“不同档次”。

此外,平可夫还认为,中国这次以导弹击落卫星,固然是中国朝着大国方向发展的必然趋势,但也有针对台海局势向美、日发出警示的味道。平可夫说,作为大国,中国越来越注意“第六代战争”。所谓的“第六代战争”,是指未来的战争将从击毁敌人在外太空的卫星开始。

平可夫说:“连同上次高调宣传歼十战机,中国大有就台海局势向美、日警示的味道,告诉美、日他有更多的手段,希望藉此警告美日今年内不要介入台海局势。” 平可夫说:“我想,针对台海局势,它(中国)可能还会有更多的动作。”平可夫表示,中国的太空发展和美国还是有很大差距,但美国肯定会扩大利用这次事件。

《时代》周刊指出,中国试验反卫星武器又让人想起了20多年前美国与前苏联所展开的武器竞赛,但现在中国也加入了这个行列,掌握或拥有了摧毁绝大多数美国卫星的能力,尽管其能力是有限的,但足以让华盛顿目瞪口呆。

一些美国军事专家称,中国试射的新武器是想告诉世界,特别是想告诉美国,它的反卫星武器能力只是其军事现代化的一系列行动的一部分。同时,它也是北京向华盛顿传递的一个信息,就是在未来可能发生的台海冲突中,中国已有能力应对美国的军事干预。

布什政府前亚洲事务顾问格林称,实际上台海之间的紧张局势一直都在不断上升,中国始终都在靠近台海一带进行着重大的军事部署。格林指出,中国的反卫星试验可能会推动恢复新的外交讨论,但现在还不清楚美国和西方国家所表达出的这样的担忧和关注,将会对北京的决策者产生哪些影响。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