滚滚红尘

晨起梳妆撩窗帘,手挽髻鬟明镜前。红尘琐事日复日,偶得白发空哀叹。无才堪补天,遗恨青梗前。幸得滋绛珠,换来泪洗面。
正文

渭城曲之读后感

(2004-11-24 13:10:52) 下一个
机场久侯,颇觉无聊,开卷展读所携之《唐诗三百首》。信手翻致王维七言乐府诗部分,
渭城曲跃然眼前。按说也不是第一次读这首诗了,可今日有闲得以细细玩读,感触
犹多。虽然思绪杂乱,毕竟是忙里偷闲之所得,故不得不匆匆记下一并寄与老友斧正。
      渭城朝雨浥轻尘,
      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
      西出阳关无故人。

 ??中学时老师曾提起,此一送别名曲又名《送元二使安西》,且恩师学识渊博,史

地皆精,细释曰古时赴安西(新疆,迪化)必经阳关(即今甘肃敦煌),无疑把当时
地理知识贫乏且无缘周游列国的我佩服得五体投地。
 
   首二句点明送别的时令(朝雨)、地点(渭城客舍)、景物(青青柳色),为送
别创造了一个愁郁的环境气氛,甚为逼真;后二句用频频地劝酒(更尽)和依依的
离情(无故人)来写惜别之情。
 
??此诗后被编入乐府广为传诵,成为一首饯别的名曲,又名《阳关曲》,或名
《阳关三叠》。后白居易《对酒五首》之一中有:相逢且莫推辞醉,听唱《阳
关》第四声句,且注明第四声即劝君更尽一杯酒’”
 
??所谓《阳关三叠》,是因为咏唱之时,首句不叠,其他三句都要再唱,又有
人认为仅有末句重叠三唱。如按白乐天所说的第四声,则应是首句不叠,其
他三句重叠,不然,劝君一句怎能为第四声
 
  与杜诗之爱玩弄深涩词藻不同,王维诗用词浅显易懂而意境颇深,信口道来犹
如身临其境,有绕梁三日至感受。又有人评其为有下里巴人且用词粗俗之嫌,望
读者见仁见智,以体会作者之用心并明其精髓为要旨。为能更明了王维之风格,
又列其《秋夜曲》如下以作参考:
        桂魄初生秋露微,
        轻罗已薄未更衣。
        银筝夜久殷勤弄,
        心怯空房不忍归。
 
  桂魄是月亮的别称。罗者,衣裳也,故有李清照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
之句。
  
  这首虽是写宫怨的诗,但其风格几乎与前首完全一样,前两句写景(秋夜
微凉,景物凄清),而后两句则写情(寂寞难寝,所以殷勤弄筝)。所谓
怯空房,其实是无人临幸的委婉说辞而已,语极委婉,情极细腻,把儿女羞
涩的情感掩蔽得严严实实,一经点破,怨情即跃然眼前,岂是一般粗心读者所
能理会?
 
:润湿的意思。
渭城:古时咸阳,又可能为今西安,西安城外今有渭南市为证。
阳关:今嘉峪关,亦说是敦煌待考。

 

草于20041020日,新加坡樟宜机场

[ 打印 ]
阅读 ()评论 (1)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