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破解西夏后裔失踪之谜

(2006-08-22 20:51:13) 下一个
公元1038年,党项族在中国西部建立大夏国,史称西夏,西夏立国190年,传10代帝王,先后与宋、辽、金鼎足而立。1227年西夏国被成吉思汗的蒙古铁骑所灭,其典籍、文书付之一炬,文物、古迹毁坏殆尽。在中国二十四史里,辽有《辽史》,宋有《宋史》,唯独没有西夏史,为后人留下了不尽的难解之谜。西夏灭亡后,其后裔也神秘失踪,至今,中外学者已进行了长达数百年的探寻。     自1882年英国学者巴卜尔首次在其《中国西部旅行及考察》一书中,披露了西夏民族失踪的假说之后,经过中国几代学者100多年的研究考证,西夏遗民终于走进了人们的视野。中国著名西夏学专家李范文教授经过20多年的调查考证,逐渐解开了困扰史学界多年的西夏国灭亡后党项族人失踪之谜。 证实西夏后裔去向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西夏灭亡后,党项人后裔被称为唐兀人,属色目人,在元朝有较高的民族地位,不少人在政治、经济、军事、文化领域发挥了重要作用。西夏后裔历经元、明而逐渐销声匿迹,不为人知。中国西夏学者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起,先后到四川、西藏、青海、甘肃、内蒙古、鄂尔多斯高原以及南宋都城杭州等地调查考证,并结合文物考古实证,证实西夏后裔党项族人主要有五个去向:一是逐渐汉化、二是逐渐藏化、三是蒙化、四是回化、五是迁入中亚,部分西夏党项族人进入尼泊尔。 西夏亡国后,部分西夏后裔流亡到山西、河北、河南、山东、四川、西藏等地区,变成了汉民,其中河北、河南、安徽等地较多。   汉化融入中华民族     在北京的居庸关、河北的保定地区也发现有西夏文碑,说明部分西夏后裔进入汉族地区并逐渐汉化,在河西一带、江浙地区均有记载证明有西夏后裔存在。此外,在陕北米脂、横山等地居住着许多拓姓居民,他们有可能是西夏党项拓跋氏的后裔。     专家分析,西夏灭亡后,仍有相当一部分党项人留在故地。元代过后,原来属于西夏的部分地区开始大量迁入汉人、蒙古人、回鹘人,他们与西夏遗民和睦相处、繁衍生息。随着岁月的流逝,西夏后裔与汉地居民经过姓氏、语言、通婚、风俗、崇儒等多方面融合,这些党项人连同其独特的民族文化一起被淹没在了历史的长河之中。   蒙回藏化迁入内地     据西夏文献记载,西夏的先人党项人被称作弥药人,成吉思汗率领的蒙古大军灭西夏后,蒙古统治者除多次把西夏遗民迁往内地外,还有部分西夏人投降或被俘虏,成为蒙古人的一部分。经调查考证,西夏国曾在鄂尔多斯高原驻?军民,西夏灭亡后,这一地区被蒙古军占领,居住于此的原西夏国民仍被称作「木讷」即「弥药」,证明他们是西夏人的后裔。另外,部分西夏人跟随蒙古军队信奉了伊斯兰教,逐步回化。元朝至正年间,世祖忽必烈将成吉思汗西征时俘获的大批信奉伊斯兰教的中亚士兵和工匠安置在河西,留在河西的党项人,有一部分则融合于回民族中。   木雅人祖先源西夏     西夏灭亡后,部分党项人在经过数千里跋涉,在今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的木雅地区定居下来,建立了一个小政权,至今在当地的藏族居民中还有不少传说,他们把这个小政权的首领叫「西吴王」,实际上也就是「西夏王」的称号。如今,四川省木雅人依然保留了自己特有的语言和习俗,他们的语言被称作「木雅语」或「道孚语」,与古代的党项族语即西夏语,在发音和基本词汇上比较接近,而更有意思的是,「道孚」就是古音「大夏」,说明部分党项族人在西夏亡国后返回原籍,与藏民相居,并逐渐藏化了。   木雅人是党项人后裔     藏语的「木雅」一词,源自宋元时代汉文文献中的「木讷」、「母纳」、「密纳克」等,原是指西夏国都兴庆府地,西夏遗民南来后把这     目前中国很多省份都有西夏后裔居住,可以说西夏后裔已融入华夏各族之中。特别是近年在古城西安发现的西夏王朝末帝后人李培业和他珍藏的9部皇族家谱及安徽发现的两部互相印证的西夏后裔家谱,证明西夏后裔传承至今,并已成为汉族的成员,为中华民族的形成和发展提供了典型例证。   (此文出自[2005-05-05]“香港文汇报”,作者为香港文汇报”驻宁夏记者 王尚勇、郎宏伟)胡若飞摘 中国学者破解西夏王朝语言来源之谜   据新华社银川4月13日专电 在新一轮的西夏文献出版计划中,即将出版的西夏学专家李范文等著的《西夏语与木雅(弥药)语比较研究》格外引人关注,该书将进一步破解西夏语言来源之谜。   知名西夏学学者李范文几十年来一直从事西夏语与木雅(弥药)语比较研究,他认为,木雅语与古代的党项族语——即西夏语在发音和基本词汇上比较接近,比较研究西夏语与木雅语之间的关系将进一步破解西夏语言之谜。据西夏文献记载,西夏的先人党项人被称作弥药人,早先在现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的康定、道孚、丹巴等县定居。如今,这里的木雅人保留了自己的语言和习俗,与其他民族有一定区别,他们的语言被称作“木雅语”或“道孚语”。李范文教授考察后认为,部分党项族人在西夏亡国后返回原籍,与藏民相居,并逐渐藏化了。在木雅地区,至今仍保留西夏时代许多遗迹和古俗,与周围的藏族文化有明显差异。当地不少老百姓在外讲藏语,在家讲木雅语。
[ 打印 ]
[ 编辑 ]
[ 删除 ]
阅读 ()评论 (1)
评论
jennylee 回复 悄悄话 破解一下外星人的谜吧.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