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两岸知识分子六十年流转 重开学术交流大门 (图)

(2006-08-22 16:28:43) 下一个

北大学术成就卓越,自然吸引台湾学者。(资料图片)   据台湾媒体报道,最近北京大学重金挖走台湾的台大、政大教授,引起台湾学术界紧张。台湾“中研院”“院士”管中闵、朱敬一均认为,由于去的学者只是单兵,尚无法发挥磁吸效应;但未来如果大陆挖角的是大学校长或研究院院长层级的学者,一个牵一个的“肉粽效应”就可能发生。“如果有社会地位的知名大学者被挖角到大陆去,那可能反映出该学者已觉得在台湾无从发挥了。”管中闵认为,在经济领域,现阶段还处于要素流动阶段,可能因为薪水因素而赴大陆,因此影响性还不大。但在其他领域,已有台湾出身的大学者决定赴大陆的例子。 [阅读全文] 两岸知识分子六十年流转 重开学术交流大门 2006-07-12 19:41:43 转寄 列印   1948年到1949年,在整个中国知识界存在着两个去向的问题:是留在大陆,还是东渡台湾?政治力量的决战阶段,国共两党的历史和纷争无情地影响了整个中国知识分子的选择。包括梅贻琦、傅斯年、钱穆、罗家伦等当时中国最有名的知识分子,都选择了东渡台湾。而像胡适这样既不愿意留在大陆、又不愿意前往台湾的学者,所做出前往美利坚大陆上度过余生的选择,是不是一种中庸而又无奈的举动?   这种选择正确与否,作为晚辈,在历史语境还没有彻底变化的情况下,自然无法评说。因为在整个20世纪上半叶,中国知识分子的命运已经不可避免地与政治联系在一起了。但是最近的一则新闻,则让我们注意到知识分子的西渡和回归。最近有台湾教授已决定赴大陆高校专任教授。台湾政治大学金融系教授霍德明6月28日晚在北京时,証实他已赴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担任全职;台湾大学经济系教授朱家祥也向台大辞职,近期将赴北大专任教授。   其实台湾知识分子回归大陆不算什么新闻,因为在90年代初,就有不少台湾高校的着名教授频繁到大陆讲学或者授课。而台湾学生赴大陆的高校求学也逐渐转热。在去年宋楚瑜赴清华大学演讲的时候,一位清华的台生就向他提出了台湾学生大陆学历认証的问题,足见两岸学术互动已是大势所趋。   事实上,霍德明、朱家祥们与60年前的前辈有着本质的区别,甚至和20世纪80年代两个篮球渡海峡的北大教授林毅夫都不尽相同。如果说梅贻琦、傅斯年等人在当时政治情势下的选择是历史的玩笑,而胡适远行美国则是中国知识分子的孱弱,那么今天的台湾学者们,则更可以说是知识分子的自然迁徙。这种迁徙,与政治风气有关,也与社会发展有关。   知识分子是整个社会最脆弱、也最敏感的一个群体。他们就像我们中学时学到的变形虫一样,能够感觉社会政治每一点细微的盐分刺激。因为他们实在是离政治太近,也太敏锐了。因此在社会转型期,知识分子的选择就成为衡量社会变化去向的一个重要尺度。在两岸过去的近60年中,知识分子的流转都是必然的事实。   不过知识分子的流转,也是一种无奈和虚弱的选择。在社会转型的大时代,选择离开者往往愿意“躲进小楼成一统”。这种“小楼心态”也在台湾遭遇过学术研究的困境。就父辈长期了解的古文献与考古来说,上世纪四十年代末可谓是全体精英搬到台湾,但是古文献和考古的资源毕竟在大陆。在过去的半个多世纪里,竹简、甲骨文、三星堆等文物文献频繁出土和再解读。大陆年轻学者迅速成长,很大程度上与丰富的研究资源不可分离。而台湾学者感嘆说,台湾空有精英,缺少的正是这样富足的资源。   大陆有资源、有内容、有活力,甚至其自身都是社会学者们值得研究的巨大对象。这是台湾不少知识分子在大陆参观后的真实体会。在大陆蓬勃的学术空气中,更多的台湾知识分子看到了可以突破的契机。当然,台湾岛内社会目前的现状也让许多知识分子感到不满,在这种情况下,他们更愿意选择大陆作为新的发展空间。   在20世纪中,中国知识分子曾经有过三次巨大的流转浪潮,每一次都与政治变革有关。20世纪初,中国年轻知识分子从海外归来,形成巨大的现代化浪潮可被视为第一次;抗日战争中,许多学术精英远涉山水抵达西南,组建西南联大则可被视为第二次;国共交战后期,大量知识分子东渡台湾,则可被视为第三次。今天不少台湾学者西渡大陆,重新开启两岸学术交流的大门,尽管还不是一次巨大的流转浪潮,但却是一次重要的合作契机。(胡一渊[台北])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