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大陸續爭取台灣民心, 扁“壓力鍋”達臨界點

(2006-08-22 16:28:11) 下一个
大陸續爭取台灣民心扁“壓力鍋”達臨界點 2006-02-12 01:01:08 轉寄 列印 中新網2月12日電台灣聯合報今天報道說,中共中央台辦近期將與國民黨及台灣金融業者討論開放業者登陸。就大陸來說,按世貿組織規定,大陸金融服務業開放的時間是今年底,面對入世後開放市場的承諾,以及對台商“同等優先”原則,由國共談判、兩岸民間協商先給台灣金融業允諾,爭取台灣另一階層民心,扁政府的“壓力鍋”將達臨界點。 報道說,去年國民黨副主席江丙坤率團,兩次與中共中央台辦進行磋商,分別達成十二項初步成果及十項共同意見,大陸方面主動落實的有:解決台灣農產品銷售大陸問題,十五項水果零關稅銷往大陸;恢複對台漁工勞務輸出;兩岸縣市、鄉鎮對口交流;實施台灣學生與大陸學生同等收費標准,並設置獎學金;公布台胞往來大陸便利措施;國家開發銀行給台資企業貸等。 十二項初步成果中的“鼓勵和推動兩岸金融、保險、咻敗⑨t療等服務業的合作”,將是今年大陸方面要落實的對台工作。 目前台灣有七家銀行獲准在大陸設立辦事處,但僅能搜集信息,無法營業,大陸金融市場這塊大餅對台灣銀行業者而言,是看得到,卻吃不到。台灣業者求變通,隨著香港與大陸簽署“更緊密經貿關系協議”(CEPA),部分業者早已迂回進軍香江,繞進大陸市場。 除銀行業外,目前台灣十多家証券公司,包括群益証券、元大京華、寶來証券、倍利証券、統一証券、建華証券、日盛証券等已在大陸設立代表處,保險業的情況也類似。對台灣金融業者而言,在大陸深耕多年,如何經營當地市場,是最迫切的問題。 兩岸政治糾葛導致官方關系冰凍,但民間金融往來需求卻如“井噴”。僅從二○○四年的統計來看,台灣以個人與公司名義匯入大陸的金額達兩百多億美元,還未加計自香港、美國匯去的金額,足見民間需求殷盛。即使有境外金融中心提供的服務,但對多數民眾與業者而言,仍是不便。 台灣金融業者要在大陸市場搶得商機,今年底是最後機會。大陸年底將開放金融市場,屆時,外資銀行與當地銀行可以經營相同的人民幣業務。此外,大陸將開放的金融業商機還包括:單個外資參股中資銀行的比率自百分之十五提高到百分之二十;降低外資銀行分行營哔Y金和數量的要求;允許外資銀行從事衍生品業務;允許外資銀行從事保險公司外匯資金境外哂玫耐泄軜I務等。 這麼大的餅,業者誰不想咬上一口!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