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正文

巡逻在雪域高原无人区的中国军人 zt

(2007-08-25 14:48:37) 下一个
巡逻在雪域高原无人区的中国军人

2007年08月25日 新华网


  新华网拉萨8月25日电 (记者颜昊 全晓书 王逸涛) 夜晚,阴云笼罩着西藏错那县上空。在边境巡逻集结地营区的卫星电话亭里,罗宏少校和战友们轮流打电话给家人报平安。他们要马上开始三昼夜的边境无人区大巡逻。

  这片连老鹰都不愿意多盘旋一会儿的无人区位于喜玛拉雅山南麓,氧气含量不足内地的40%,5级大风随时可遇,最低气温会降到零下30多度。

  罗宏指挥的是巡逻第一分队,也就是先遣队,必须把沿途的重要情报及时通知大部队,务必在凌晨6点之前走完30多公里的山路到达宿营点。23点30分,他们赶在大部队前半小时出发。

  担任开路先锋和侦察任务的第一分队成员11个人,全部是军官或士官。能被抽调执行这次边境巡逻,负重近40公斤、在海拔4200米的地方徒步执行任务,他们谁也不想落在别人的后面。

  一副绑腿、一根拐杖和一件塑料薄膜做的简易雨披,是他们行军中必不可少的工具,同时每人还带了一瓶西藏军区总医院研制的新型抗高原反应药物红景天胶囊。

  “报告,前方100米的木桥塌陷!”侦察员常松从队伍的最前方跑回来说。30多公里的路程,他们要穿越两个海拔超过5000米的山口,趟过3条冰河,没有道路可循,也没有星斗指引。

  “赶快向‘老鹰’报告,通知工兵准备!”罗宏命令一直保持无线电静默的通讯员开始工作。尽管是仲夏时节,但缺乏植被的无人区夜晚温度已经降到10摄氏度以下。汗水流过脖子,经风一吹,罗宏不禁打了个寒颤。11人挽起裤腿,脱掉军靴趟过娘曲江的这条小支流。

  凌晨5点55分,侦察小分队到达指定宿营点。二级士官郑洋溢松了口气,把步枪、帐篷、炊具等一股脑儿摊在地上,遭到分队长的训斥:“注意警戒!两人一组、一小时一班岗!”

  上午10点,郑洋溢一边望着一顶顶大部队的帐篷,一边收拾装备并清除小分队遗留的一些饭渣和垃圾。白天,他们和大部队都要进行侦察。晚上11点,小分队继续前进,他们计划在6个小时以内到达边境附近一片开阔的草场,为大部队展开巡逻扫清障碍。

  又是30公里,这次连一块平坦的地面都很难找,几乎全是70到80度的悬崖峭壁,这些先遣队员不仅要保证自己的安全,还要为后续巡逻部队拴好绳索、做好路标。

  一级士官刘士强前几天感冒还没有痊愈,是瞒着自己的连长参加巡逻的。连续昼夜行军加上攀爬绝壁,体力消耗很快。一不留神脚下一滑,身体向下滑动了好几米,身上的装备大部分砸在了跟在他下面的罗宏身上。

  “挺住!别往下看!”罗宏把刘士强的装备背在自己身上,奋力拉住不停在空中打晃儿的绳子。已经爬上峭壁的战友们也死命地拉住另一头。

  寂静的高原山谷中,除了蛐蛐儿的叫声,就听见这条系着11名解放军的尼龙绳吱嘎作响。淅淅沥沥的小雨开始下起来,不一会儿就是黄豆大小的雨点。

  这段30公里的雨雪路,花了快9个小时才走完。先遣队员们搭起简易帐篷,将携带的熟食加热;又烧了点热水,换上干燥的衣服和袜子。他们知道在这样的环境下执行任务,首先要保证的是自身的生存。

  接下来,他们和大部队一起准备翻越此次巡逻途中海拔高达5000多米的山口。像刀子一样的寒风和强烈的高原反应,让这群长期驻守高原的军人都难以忍受。

  在风雨夹杂着冰雹肆虐下的山口,一些第一次参加巡逻的战士被一面用石块垒起来的石墙所吸引。

  “听说这是上个世纪60年代初戍边的前辈们砌起来的,已经40多年了。”副连长扎西边巴对我们说,“每次巡逻到这里,我们都要往上面放一块石头,我想它应该是守卫祖国领土和行使主权的一种见证吧。”

  几十年来,翻过这个山口的军人究竟有多少,恐怕谁也说不清了。但铭记着一个又一个无名英雄的石墙可以证明,每一次巡逻,驻守高原的边防战士们都风雪无阻地到过这里。

  沿着山口往下,一马平川。巡逻部队踏着无数前辈的足迹,准时到达预定目标。再经过十几个小时的跋涉,边境巡逻的所有成员安全返回集结地。

  西藏军区参谋长张兵告诉记者,随着国防现代化的发展,驻守西藏的解放军也正在改变传统的以人力为主的巡逻控边方式,边境巡逻使用更多的新装备、部署更合理的线路,将使人力得到合理分配,大大提高边境管控的效率。
[ 打印 ]
[ 编辑 ]
[ 删除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