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情岁月

作为四十岁的女人,作为过来人,作为妻子,我想说说过于女人的事情关于女人的心理关于女人的性格和女人的所有事情,希望我的博客让女人更
正文

出类拔萃之辈 中国女强人吴仪

(2007-05-24 22:49:03) 下一个
出类拔萃之辈 中国女强人吴仪

    2007-05-24 14:10:38

万维读者网记者捷夫编译报道: 在“第二轮中美战略经济对话”期间,媒体记者的闪光灯所追逐最多的无疑是两个谈判中的主要对手吴仪和保尔森。近日,印度经济时报(Economic Times)专文评论中国首席谈判代表吴仪女士,为人们介绍了美国政客对她的一些印象。以下是这一长篇文章的概要译文。

中美间的新一轮战略经济对话即将结束,美国人再一次领略了与吴仪谈判的棘手和艰难。“她毫不畏缩”,美国前商业部长米凯•肯托尔(MickeyKantor)说。“她完全是一个强硬的谈判专家”,1989-1991年美国驻北京大使李杰明(JamesLilley)评论道,“她也是一位有吸引力的漂亮女士”。

 


无论在中国还是在国外,认识吴仪的人都说她才智非凡、坚定不移并且具有迷人的魅力,最近中国政界的变化更使她权力达到巅峰。经过长年在中国贸易领域中担任要职和在中国入世中立下汗马功劳,上个月吴仪全面接管了包括央行在内的中国金融系统。

1993-2001年作为美国政府贸易代表与吴仪交手多年的查琳•巴尔舍夫斯基(Charlene Barshefsky)的评价是,“在中国的领导人中间,她拥有与众不同的性格。她极为难缠和坚定,但同时也还通情达理;更重要的是她既了解中国又了解美国”。

参加“华盛顿对话”的中国代表团十余名中国政府高级官员中,包括中国商业部长薄熙来;而他们的美国对手是以美国财长、61岁的保尔森为代表的美国经济、金融和贸易方面的官员和专家,包括美联储主席本•伯南克(Ben S. Bernanke)。(Creaders.NET 记者专稿  转载请注明出处)

在艰苦的谈判中,吴仪经常又显示出其情感的一面。巴尔舍夫斯基回忆说,1995年当中国入世谈判进入到一个关键时段,中美间的交锋变得越来越尖锐。有一次激烈的争执连续进行了24小时,当中美代表会间休息时,吴仪送给巴尔舍夫斯基一条中国手工丝巾。“那个礼物令我感动不已”,“小小的举动又显示出吴仪这个‘女强人’的细腻和温柔”。

[中国国家元首特别谈判代表吴仪到达华盛顿。图片来源:javno.com]

吴仪这位中国大陆政治权力最大的女士曾担任采油工程师26年,长年居住和工作在至今仍是贫困省份的甘肃。1988年,她出任北京的六个副市长之一,开始了她向中共最高领导层进军的仕途第一步。1991年,她被任命为对外经济贸易部长,其后逐步变成了一名出色的国际谈判专家。如今,她官拜国务院第一副总理,在中共党内又是中央政治局委员。

2003年的一次突发事件为吴仪创造了一条迅速晋升的捷径,SARS在大陆的流行使她成为中国当时四个副总理之一。在这场灾难中丢官的人包括卫生部长和北京市长。临危受命的吴仪接掌卫生部,立即表示同意世界卫生组织(WHO)的代表接触中国SARS病人、视察医院并调阅病例档案。吴仪听从了WHO的建议,对SARS病患者施行强制隔离,关闭了被污染的学校、电影院和公共设施。

[“吴仪总是面带微笑,可在这微笑中能让人感到她的坚强神经和一个工程师般的思维”。图片来源: 华盛顿邮报]

WHO驻北京的官员回忆说,“吴仪雷厉风行,完成这一切仅用了几天时间”。“当我向她解释疾病未能得到控制的根本原因在于中国政府的不当措施时,她思想非常开放和兼容,表示乐于接受我们的意见” 。(Creaders.NET 记者专稿  转载请注明出处)

吴仪的性格是,若该做的事还没做好,就一定会急着将它完成。身高一米六的吴女士终生未嫁,目前与她的侄女同住在北京故宫附近的一处住宅中。她最爱读的文学作品是俄国小说,最大的休闲是钓鱼。

在一次讲话中,吴仪说她将“战斗不止”。美国前商业部长唐•伊文思(DonEvens)也是美国政界中与她打交道最多的一个政府官员。他对吴仪的看法是,“她总是面带微笑,可在这微笑中能让人感到她的坚强神经和一个工程师般的思维”。”(Creaders.NET 记者专稿  转载请注明出处)


[ 打印 ]
阅读 ()评论 (2)
评论
雨打梧桐 回复 悄悄话 境外“热钱”再度围攻中国楼市
新华网 2007-05-24 22:54:19
5月18日傍晚,央行一气宣佈了三条政策:扩大人民币汇率浮动区间至5%。分别提高存贷款基準利率0.27%和0.18%;从6月5日起提高存款準备金率0.5个百分点至11.5%。

  
Click here to find out more!
新华网报道,其中最为重要的政策则当数扩大人民币汇率浮动区间。随后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在该政策影响下,连续出现大幅上涨,轻鬆创出历史新高。

  在人民币强劲升值的大背景下,境外热钱正开始新一轮地流入我国房地产市场。

  海外热钱再度涌动

  近一时期,经过“限外政策”的影响,北京、上海的一些高档项目一度出现滞销的局面,但境外个人投资者在国内买房步伐的减缓,并没有影响境外大机构和大企业进入国内楼市的步伐。

  国际好莱坞影业巨头米高梅5月中旬与上海天鸿置业正式签约,投资12亿元在“长风生态商务区”2A地块建设大型室内商业综合项目“米高梅世界”。这是海外娱乐业首次在国内开发商业地产项目。据瞭解,米高梅公司的方案是在长风2A地块打造一个建筑面积7万平方米的室内娱乐商业中心,该项目将主题购物、餐饮和体验式互动影视娱乐设施集为一体,通过内外部环境的设计,将模拟出一个东方的“好莱坞”。这一项目将在今年底正式开工,2010年夏天正式建成。

  上海房地产界的人士向记者表示,5月24日,一场名为“Cityscape”的国际地产投资与开发博览会,将首次在上海举办。该博览会原来在中东大城市阿联酋的迪拜举办,据悉此次有70%~80%为国外参展商,其中多数又是中东石油财团,属于国家或家族直接投资者,而不是通常的投资银行或投资基金,这些境外资金大多对上海的楼市表示了很大的投资兴趣。这次博览会很有可能成为中东石油资本大规模进入上海房地产业的一个契机。

  近期,还有市场传言表示,摩根士丹利已经收购了上海东海广场包括二期、三期在内的整街坊项目,接下了14年六度转手的“上海第一烂尾楼”,涉及金额约为19.6亿元。

  上海市统计局近日发佈的数据显示,一季度,外商来沪直接投资1000万美元的大项目有56个,合同金额26.23亿美元。而实到项目,一季度,外商来户直接投资1000万美元以上大的项目有45个,实到资金9.93亿美元,占全市实到外资的49.3%。

  其中,规模居前三位的项目中就有两个房地产公司项目,分别是上海耀达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4924万美元,上海则鹏置业有限公司4014.1万美元。

  近日,李嘉诚旗下的和记黄埔和长江实业两家地产公司(以下简称长和系)联合发佈公告,以24.53亿元在重庆市投得一处100万平方米的住宅及商业用地。

  房价成为关注焦点

  在境外热钱再度涌入的同时,这些热钱是否会引发房价的新一轮上涨,成为各界关注的焦点。

  国内某大型房地产企业针对外资投入房地产问题,曾经专门做过一轮调查。该企业的有关人士向记者表示,从该企业的调查来看,外资涌入房地产的行为,与房价上涨没有直接关係。现在的外资实际上还是主要集中在开发领域,实际上增加了市场的供应量。就购买的环节来看,上海、北京的限外令还是有一定效果的,一些境外个人的购买行为还是受到了影响。

  该人士表示,北京市统计局和国家统计局北京调查总队最新统计显示,截至2006年12月底,北京市共有外资房地产开发企业344家,比上年同期增加34家,增长9.9%;房地产开发项目共计254个。2006年,外资房地产开发企业完成投资为266.7亿元,占北京市房地产开发投资的 15.5%。目前,港澳台商房地产开发企业是北京市外资房地产开发投资的主体,达到204家,占59.3%,外资房地产开发企业在北京市的开发投资建设项目平均规模相对较大,建设项目和建设区域主要在三环以内。就外资所开发的项目而言,价格确实相对较高,但这是项目性质决定的,换个国内的开发商做,估计价格一样高。

  但也有人士对此有不同认识,上海房地产业的一位人士向记者表示,一些境外开发商开发的项目,价格高得离谱,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汤臣一品”,这种严重超越市场平均水平的价格,对市场价格体系造成了紊乱效果。

  主管部门高度警惕

  如上所述,市场对外资热钱进入楼市存在两种态度,由此导致的反应也自然不同。认为境外热钱对房价没太大影响的人士,自然觉得没必要限制外资;而认为外资影响房价的人士,自然要求对热钱进行限制。

  一季度,我国新增外汇储备1357亿美元,而同期贸易顺差仅为464亿美元、外商直接投资(FDI)159亿美元,差额达734亿美元,占新增外汇储备的一半以上。而且,3月份我国新增外汇储备447亿美元,而同期贸易顺差仅为68.7亿美元,差额进一步扩大。国家外汇局近日在对沿海10省市的外汇资金流入和结汇的专项检查中,主管部门发现,贸易和投资项下确实存在资金异常流入现象。

  市场人士分析,热钱在贸易项下主要通过假出口进入,还有高报出口价格多收汇;在投资项下,主要通过返程投资进行,即拿钱出去再换汇进来。

  外汇局局长胡晓炼近日表示,要进一步调整“宽进严出”的管理政策,对资金流出入实行均衡管理,当前重点是加强对资金流入和结汇的管理。要积极建立监管协调机制,发挥合力,实现资源共享和协同监管。

  5月22日,国家统计局综合司在统计局网站发佈报告指出,实施加强和改进外汇管理,加强对“非贸易顺差”外资流入的监管,防止投机性“热钱”的非法流入等措施以控制流动性。 (肖宾)
雨打梧桐 回复 悄悄话 吴仪给了美国当头一棒 美国记者很惊讶
大公报 2007-05-24 08:51:21

  第二次中美战略经济对话今日终于粉墨登场。对于会议成果,美方事前曾充满期待。但中国副总理吴仪在开幕式中的讲话,如同给美国当头一棒。

  
Click here to find out more!
大公报报道,在此次会议召开前,美方对会议成果充满期望,并利用舆论、国会和行政手段,三管齐下对华施压。财长保尔森从三月份开始,就多次表达了对此次中美两国经济领域高层对话的期待。从三月底开始,美方在经济和政治领域加大了对中国的压力,一方面公开表达对人民币汇率改革进程缓慢的不满,另一方面向中国出口的铜版纸征收临时反补贴税,并径自就知识产权问题向WTO起诉中国,意图增加在两国高层博弈中的筹码。与此同时,国会的反对声音也开始加大,甚至要立法逼迫人民币升值。

  而中国近期扩大人民币汇率的浮动空间,并派采购团在美签订了二百多亿美元的采购合同,令美方误以为是施压发挥了效果,企图得寸进尺,希望得到更多。据消息透露,吴仪昨天抵达华盛顿后,在与保尔森共晋晚餐时,双方就开始了一场激烈的争论。而这场争论从昨晚延续到今日上午的开幕式。保尔森在讲话中继续用美国民众和国会对中国的不满向中国施压,要求中方正视由此而在美国国内产生的贸易保护主义和新的反华情绪。

  吴仪也毫不相让,与保尔森针锋相对。吴仪警告美国勿将国内问题的责任推卸给其他国家,应从国内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勿将经济问题政治化,并呼吁以协商对话机制来解决两国之间面临的问题,不要动辄施压,这样只会令问题更加复杂化,无益于问题的解决。有美国记者表示,他听完吴仪的讲话后感到很惊讶,吴仪的强硬无异于给美国当局当头一棒,从一开始就为此次会议定了性。因此,在今天的中美经贸交锋中,吴仪先胜一筹。

  但美中两国代表团在会议新闻发布中的不同表现,却让中国代表团失分。会议开始前,与会议有关的信息,全部由美国财政部发放。今天上午,会议正式开始前十五分钟,美国代表团就向记者发放了保尔森讲话的全文,开幕式结束后,美方就开始发放美方代表团成员的发言提纲。美方还预先公布将举行两场新闻简报会,后来还主动增加到三场。由于今日会议闭门召开,因此美方为记者提供的服务,是记者了解和报道会议的最直接渠道。

  反观中国代表团,与美方的表现正好相反,似乎对媒体讳莫如深。事实上,为了平衡对中美两国的报道,参加此次会议报道的绝大多数中外记者也希望中方能召开新闻简报会或为媒体提供一些与中国代表团有关的书面新闻资料。但无论怎么问,中国代表团永远都是三缄其口,异常低调,一个字也未发放过。有本地同行向记者表示,吴仪讲得很好,可是中方好像不愿意宣传,否则为何不在讲话结束后给记者们发个书面稿呢?中方自己不主动宣传自己,又怎能怪境外媒体不客观公正和平衡报道呢?
登录后才可评论.